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悟性时光 > 祖师大德为何重视《地藏经》_祖师大德开示语录

悟性时光

祖师大德为何重视《地藏经》

《地藏经》的弘扬中,古代明朝的蕅益大师弘扬最为得力,也弘扬地藏占察经,后来莲池大师更是在九华山居住,自称为地藏学子,南山孤臣。而在近代,修行律宗的弘一法师也修地藏法门,还制作了占察轮,编辑地藏感应录,弘一也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他有张照片,和宋代地藏菩萨造型很相似。印光大师也普劝修净土的,也要念地藏经,也念普门品。现代弘扬地藏经的,就是梦参老和尚,他一辈子讲最多次的,《华严经》,还有《地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这就三部经。也告诉我们切莫轻视地藏经,尤其在末法时代,地藏经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度六道众生中,像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度化的都是善道的众生,善根深厚。虽然观音菩萨在地狱中也有示现面然大士,但毕竟没有发救度地狱众生的愿力。而唯独地藏菩萨,有发愿要救度地狱饿鬼众生的愿力。所以坚牢地神才会如此赞叹地藏菩萨,和娑婆世界有大因缘。

要明白,我们是娑婆世界众生,而地藏菩萨与我们有大因缘,靠的最近,也是我们衣食父母。要想满足世间的愿望,靠地藏菩萨是最有用的。想要修行,要学佛,不容易,要衣食丰足,有福报才能学佛。经常为生计奔波,或者如果生病了,家宅不安,或者盲聋喑哑,都无法学佛。修道是要有基础的,最起码的要身安。而地藏菩萨能加持我们身安。

学佛也要有福报,真的修道者更要大福报,开悟的人都是九朝天子命,七代状元才,你说这福报。那现在在减劫阶段,众生福报越来越小,色身也越来越小,修道的基础都没有办法保证。又谈何修道。

在九华山天台,有个拜经台,金乔觉拜经留下了巨大的脚印,是常人的两倍多。这是唐朝时,那后来人根劣了,身材也跟着小了。以后人的身材会越来愈小。佛在灭法经中说,人寿到十岁时,身高不足一米。可见众生的可怜,要想保住做人的福报,都难啊。

那人的寿命,身材为什么会变小,是因为恶业感召。人被恶业迷惑。地藏经中,佛叮嘱四天王要劝告众生,不要让恶业迷惑众生,现在杀生业重,导致疾病重重,这也是恶业。所以地藏菩萨就示现,要告诉众生不要造恶业。示现一个人在迷途中,劝告他们,不要入歧途。可见地藏菩萨的悲心。

以前九华山有个修道人,闭关每天就念七部地藏经来度脱恶道众生。地藏菩萨教化人天众生,不要造恶。教化地狱饿鬼众生,能出离地狱火坑。祖师大德创的一切蒙山施食,焰口等都是为了度化鬼道众生。也见到祖师大德对恶道众生的悲心。所以大家要多念地藏经,回向给一切孤魂野鬼,行大乘佛弟子度化众生的悲心和愿力。

悟性时光

相关文章

随喜是何意,随喜有何功德呢?

随喜是何意,随喜有何功德呢?

随喜是何意,随喜有何功德呢?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具体来讲,随事就是随顺事相,随理就是随顺理性;理就是实相的..

随缘有真缘,随喜有真心

随缘有真缘,随喜有真心

随缘有真缘,随喜有真心既然是岁月,就免不了炎凉荣枯;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爱恨情仇;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人生的长度,长不过春夏秋冬;人生的广度,越不过南北西东;人生的无常,无非也就是悲欢离合。..

夫人孕期诵读佛法 妊娠月满诞佛弟子

夫人孕期诵读佛法妊娠月满诞佛弟子佛陀降生无忧树下昔有比丘,精进守法,少即持戒而不毁犯。所诵读皆为佛法甚深经典,凡听到比丘诵经声者,莫不欢喜。有一个小儿,年七岁,在城外放牛。他远远听见比丘诵经声,便觉得..

太虚法师:中国信愿行净土与日本教行信证真宗

太虚法师:中国信愿行净土与日本教行信证真宗中国信愿行净土与日本教行信证真宗中国信愿行净土与日本教行信证真宗──十四年冬在世界佛教居士林讲──中国佛教,自宋代后,谈修行者,不外禅、净。明清以来,莲池诸师..

好人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

好人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好人,还是需要坏人?这世界上好人多,还是坏人多?你要做好人,那就是珍稀保护动物,哪里会饿死?做好人,你的思想言行都有无量的加持。有人说:“师父,我们佛教徒是少数,这..

好文悦读:静坐是最难的修行!

好文悦读:静坐是最难的修行!转载自作者:看完后憋不住唐代王昌龄的《宿裴氏山庄》——“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喜欢“静坐”这两字,有一种任外界人潮拥挤,自觅一段清幽时光,沉淀自己,静待花开的意境。静是..

如何修福

如何修福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些需要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也是谈修福。我们作为学佛的人,福如果修不到,就很难去修道。有句话叫“培福载道”,福..

如何参「念佛是谁」

有道友问:如何参;念佛是谁?这是话头!你问念佛是谁?参啊!到底是谁?谁在念?嘴巴在念,嘴巴还在,气没有了。这人死了,他怎么不念,气也不出了?是心在念?心在念,只是意念,意想也可以。但是是哪个心?是颠倒..

如何听经才能将烦恼伏住?

如何听经才能将烦恼伏住?1佛法是至善美满的教育,如何才能契入?一定要常读经、常听经。古人万里从师,像世尊的学生终身不离开老师,即使学习成功了也不离开,就是给后学做榜样。2凡夫无始劫来,烦恼习气很重,三天..

如何去行孝也是一门学问!

如何去行孝也是一门学问!从我们生下来,父母就精心呵护着我们成长,辛勤地养育我们成人。无论刮风下雨,日晒雨淋,父母都为我们吃再大再多的苦,也不会让我们受苦。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学习怎样感恩父母,..

如何防止名利的伤害

在前面的历事练心、积集资粮以后,菩萨经过几年执事的历练,慢慢的他内心的堪能性强,福报也增加了,他开始去做弘扬正法的菩萨正业。弘扬正法是法布施,这个时候菩萨要告诉自己:「不希异熟而行施故」。弘扬正法是很..

如何通过学佛改变命运?

如何通过学佛改变命运?很多人经常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能富贵,回答一定是布施。但这个回答其实并不完整。富贵的人,是有富贵的心才能富贵,不是单纯的因为布施,但布施是让我们有富贵的心。因果不是做交易,如果布施..

如何避免有钱就变坏

现在有种说法:人一有钱就变坏。有不少人会问我:如何面对财富累积过程中人思想的转变,如何避免有钱之后变坏呢?无始以来直至今,我们一直在播种贪、嗔、痴等负面的种子,播下了恶的潜能。一个人,没有足够财富的时..

鬼神上了门,要多管齐下请走

鬼神上了门,要多管齐下请走有道友说,她家有个孩子十四岁了,近两年来经常犯病,而且越来越严重,孩子每次病好的时候,就说看见去世的爷爷了,见到爷爷穿着很破烂的衣服,拉着她的手说,我没有钱花。孩子的爷爷换过..

鬼影幢幢跳来窜去 一心念佛灾厄解脱

鬼影幢幢跳来窜去一心念佛灾厄解脱鬼影幢幢跳来窜去一心念佛灾厄解脱浙江·王介培我今年(时为1990年)七十岁了,回忆在四十多年前曾请杭州著名星相学者,如城头巷的普天球、猫儿桥姚祥林算过命,都说我寿限是五十一..

进退之间的选择

进退之间的选择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

鬼不能害

鬼不能害从前,有一位信佛教的人。他虽然接受了佛门的三皈五戒,皈依了佛门,但由于才智不足,研读佛经领悟甚浅,始终没有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这位信士渐渐上了岁数,眼睛昏花,行动迟缓,他不愿与众贤士居住在一起,..

髡残:不画僧佛乃有禅佛意,真禅画大成者也!

髡残:不画僧佛乃有禅佛意,真禅画大成者也!清髡残山水画册之一上海博物馆藏石涛、朱耷是明朝宗室后裔,髡残、渐江是明末遗民,虽然出身有异,但是深深的遗民情怀始终是他们比较明显的人生标记。清髡残山水画册之二..

如果你也在迷信佛教,请醒一醒,学佛需要的是正信!

如果你也在迷信佛教,请醒一醒,学佛需要的是正信!多数人都迷信了佛教,看一看,你是不是也迷信了它?佛教,很多人都在迷信它?这种迷信的行为,对我们自身,绝无好处。六祖慧能曾说过: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可现代..

进退之间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