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谈佛说禅悟人生 > 居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持戒_在家居士工作怎样持戒

谈佛说禅悟人生

问:堪布您好,我听说您特别重视持戒,而我平时的工作中很难不应酬,这样还能作您的弟子吗?

希阿荣博堪布答:我是一介凡夫,本没有作上师的功德,只因为我很幸运地有一位伟大的上师,他慈悲无私地授予我珍贵的法教,并鼓励我把自己的所学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从佛法中受益。

戒、定、慧三无漏学涵盖了佛法实修的全部内容,其中戒是基础。佛陀示现灭度时,告诉弟子们:;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并不是我特别强调持戒,而是后世佛弟子都应该谨记佛陀的遗训,老实持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好好持戒的话,即使没能显发智慧、证悟空性,至少可以保证远离恶业、积植德行。

你提出的问题可能主要涉及的是居士戒:工作中要应酬恐怕,难持酒戒、杀戒;有时在工作环境中不免打妄语,难持妄语戒;银钱物资往来,难以严格持守不予取戒等等。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看:

首先,佛弟子应该持守的最基本的戒律是皈依戒,这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只要不舍弃三宝,就没有失毁皈依戒。你看看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守住这条底线。做到了你就还是佛弟子,其他的戒律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有选择地受持。比如,你认为自己基本能做到杜绝不予取的行为,那么你可以选择受持不予取戒。如果实在是觉得有困难,也不必强求,先等一等,也许明年后年情况变了,说不定就可以受这条戒。不受不予取戒,你也可以选择受其他戒,比如杀戒、邪淫戒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可受一条戒,可同时受多条戒。守持戒律的时间范围也可酌情选择,比如选择守一天、若干天,或者一年、几年、终身。戒不是约束而是保护,使我们免受恶业和烦恼的侵害,所以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尽量按照戒律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其次,居士戒中的杀、盗、淫、妄、酒五戒,杀戒指的是不杀人,淫戒指的是不邪淫,妄语戒指的是不说大妄语,即没有开悟而说自己开悟了等等。对一般人而言,这些戒律守持起来并不是特别难。当然,杀动物、说一般的妄语等,虽然不至于破居士戒,但这些行为本身是有过失的,会招致恶的果报,给自他带来伤害和痛苦,应该尽量避免。

第三,现在人们的观念也在慢慢改变,生意上、工作中的好伙伴、好同事,不一定非要是酒肉朋友,喝酒吃肉或许能成一时的事,但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你的办事能力、人品,你要是一个值得信赖、认真做事、肯替别人着想的人,能帮助对方达成愿望、获得利益,这样人家才愿意跟你长期合作共事,哪怕一时无法合作,也会把你当朋友。世间做事说到底是做人,做人好自然左右逢源、成事不难。至于那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凡事酒肉开道否则就跟你翻脸的;朋友,少几个也不是坏事。人生的路既长且宽,失之东隅,焉知不会收之桑榆?

第四,居士五戒,换一个角度看,可说是做人处世、修养人格之道。不杀,即仁慈;不予取戒,即不义之财不取;不邪淫,是尊重婚姻、爱护家庭;不妄语,是诚信;酒戒,戒的是包括酒在内的所有会扰乱神智、让人行为颠倒、言语失常的东西,做人要有自制力、有威仪,若常常酒后失态,斯文扫地、洋相百出,叫人如何敬重你?

我知道大家在社会上生存,工作、生活方方面面要顾虑的事很多,守持戒律的障碍很大,但是惟其难守,守戒的功德才更大。佛陀曾说,末法时期一天守持一条清净戒律的功德,比佛陀在世时守持二百五十多条比丘戒的功德还大。佛经中还讲过,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不如在末法时期一天守持清净戒律的功德。

一个认真持戒的人,人天护法常卫其左右,遣除恶缘,令不受侵害,所以凭自己能力所及尽量持戒,不用担心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损恼。

谈佛说禅悟人生

相关文章

近代果报见闻录:慧德胜过福德

近代果报见闻录:慧德胜过福德

近代果报见闻录:慧德胜过福德清朝顺治年间,北京的顺义县有一家姓贡的大户,家有田地百顷,驴马成群,中年生下一个儿子,乳名叫庆有。给贡大户家种田的佃户长工叫李大,这一年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李福。待贡庆有长..

近代果报见闻录:冷灰

近代果报见闻录:冷灰云南省沾益县,有赵通者,幼年父母遗有厚产,及至二十六岁父母相继去世,自己克勤克俭守住祖业。但其妻钱氏则不然,好修饰好吃好穿,这还不算,并且好赌如命。后生二子一女,长子赵文智,次子文..

近代果报见闻录:子受父德报之巧

近代果报见闻录:子受父德报之巧前清咸丰年间,有冯张二位学台,都在翰林院任职。有一年,奉旨往湖南主考,冯年长,是老翰林,很有道德,奉旨为正主考。常训属员,要多种善因,莫种恶因,历言因果不爽之理,并常举出..

近50年以来的三次重大佛教考古发现(图)

近50年以来的三次重大佛教考古发现(图)2012年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的邺城遗址抢救发掘一处埋藏坑,共发掘出2895块佛教造像,如果拼合后加以恢复的话,应该有1000多尊佛像,其..

这个偷拍新西兰奶牛的纪录片彻底震惊了世界

这个偷拍新西兰奶牛的纪录片彻底震惊了世界在奶荒遍野,奶牛不堪重负地今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妈妈们在选购奶粉时,目标一般都会锁定在澳洲和新西兰吧?我们知道新西兰有着整颗星球上最好的奶源,最天然无污染的牧场..

这个世界上没有对与错,只有因和果

这个世界上没有对与错,只有因和果看虚云和尚一生,就知道为什么出家人可以做人天师表。云公一生不仅是难行苦行,比如说三步一拜五台山历时三年,而且也是受尽了磨难。修行人的苦受的要比一般人多。云公一生重兴了多..

这个世界中唯一一个可以开启觉醒的地方

这个世界中唯一一个可以开启觉醒的地方这个世界被称之为灵界,这里的所有的人类都缺失着一半的前世灵魂,只有将前世的灵魂与其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拥有天地给予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被称为觉醒。人族,是这个世界比较..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一定要放下,一定要舍弃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一定要放下,一定要舍弃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假的,所以一定要放下,一定要舍弃你要去责怪他,换句话说,自己吃亏了。为什么?我心不清净。我们抱着一个宗旨:各人修各人的,大家欢喜,这样就..

这个世上没有恶缘

这个世上没有恶缘佛门也有流传很多话,但不一定是对的。比如说,人的缘分有善缘和恶缘,有讨债和还债。有的人夫妻关系不好,就说对方是恶缘。孩子不听话,还花父母钱不眨眼,就说儿女是来讨债。这个讲法,是太自私的..

宣化上人:做好这五点,一生无论什么事情,一切护法善神都会来拥护

宣化上人:做好这五点,一生无论什么事情,一切护法善神都会来拥护人只要老老实实修行一切的问题都会解决的如果你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说什么话都会灵的。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每个人应迴光返照..

魏晋至唐宋文言小说中的佛道因素

魏晋至唐宋文言小说中的佛道因素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因素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尤以佛道二教为甚。魏晋六朝时期的佛道徒们不约而同注意到了小说的发展及其有效的传播作用,纷纷撰写小说以“自神其教..

宣化上人:发脾气是缺德的表现

宣化上人:发脾气是缺德的表现缺德就要发脾气你的罪障消灭,善业才能全。你罪障不消灭,善业也不能全。这都是对持法。罪业是什么?是在外边,你对人发脾气,瞪眼睛,这都是有罪业。凡是人有脾气,都是有罪业。没有罪..

魏德东教授:爱与敬畏是灾难给人类有价值的启示

魏德东教授:爱与敬畏是灾难给人类有价值的启示魏德东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9.0级大地震,又引发了海啸与核电站爆炸,诸灾相遇,创伤倍增,震惊世界。每每灾难降临,无不打动宗教信仰者的心怀。在一般科学意义..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名由来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名由来什么叫“消”,也就是把文义解释清楚。消释名题——解释这部经的名字,这名字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也就是以地藏菩萨的名号作这部经的名字。地藏菩萨是个“人”。本愿是属于法。这部经在七..

宣化上人:守住天真,就容易开五眼六通

宣化上人:守住天真,就容易开五眼六通你们若打坐,就能看见佛,和佛沟通。佛说什么话你也听得见。天津有一班人,看我的《开示录》、《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注解,他们都得到利益,开了五眼六通。佛说话..

宣化上人:若把人身失掉了百千万劫再也不能恢复

宣化上人:若把人身失掉了百千万劫再也不能恢复今天谈谈在佛教里忏悔的道理。诸佛菩萨不见众生过,众生有过当没有过,佛是不管的。可是自己所造的罪业,当时间成熟了,你自己便要受果报。众生觉悟的少,迷眛的多;明..

宣化上人: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

宣化上人: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于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

宣化上人:阿罗汉的神通_2

宣化上人:阿罗汉的神通_1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不需要再学了,这叫无学位;初果到三果,都叫有学位。四果阿罗汉又叫证..

宣化上人:这样才是老实念佛

宣化上人:这样才是老实念佛我们很不幸生在这个魔强法弱、去佛甚远的末法时代,可是在不幸之中又幸遇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既省钱,又不费精神,很容易而且方便,因为念佛就能成佛。为什么念佛会成佛呢?这是因为藉著阿..

宣化上人:这是修行必须要做的一个功课

宣化上人:这是修行必须要做的一个功课修行必先锻炼身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今天出的题目是:“修行必先习太极锻炼身心。”锻炼身心,能得心应手,练得身体软如棉,硬如钢。把这个功夫用好了,可以说是刀枪不入,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