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谈佛说禅悟人生 > 居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如何持戒_在家居士工作怎样持戒

谈佛说禅悟人生

问:堪布您好,我听说您特别重视持戒,而我平时的工作中很难不应酬,这样还能作您的弟子吗?

希阿荣博堪布答:我是一介凡夫,本没有作上师的功德,只因为我很幸运地有一位伟大的上师,他慈悲无私地授予我珍贵的法教,并鼓励我把自己的所学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从佛法中受益。

戒、定、慧三无漏学涵盖了佛法实修的全部内容,其中戒是基础。佛陀示现灭度时,告诉弟子们:;佛灭度后,以戒为师。并不是我特别强调持戒,而是后世佛弟子都应该谨记佛陀的遗训,老实持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好好持戒的话,即使没能显发智慧、证悟空性,至少可以保证远离恶业、积植德行。

你提出的问题可能主要涉及的是居士戒:工作中要应酬恐怕,难持酒戒、杀戒;有时在工作环境中不免打妄语,难持妄语戒;银钱物资往来,难以严格持守不予取戒等等。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看:

首先,佛弟子应该持守的最基本的戒律是皈依戒,这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只要不舍弃三宝,就没有失毁皈依戒。你看看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守住这条底线。做到了你就还是佛弟子,其他的戒律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有选择地受持。比如,你认为自己基本能做到杜绝不予取的行为,那么你可以选择受持不予取戒。如果实在是觉得有困难,也不必强求,先等一等,也许明年后年情况变了,说不定就可以受这条戒。不受不予取戒,你也可以选择受其他戒,比如杀戒、邪淫戒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可受一条戒,可同时受多条戒。守持戒律的时间范围也可酌情选择,比如选择守一天、若干天,或者一年、几年、终身。戒不是约束而是保护,使我们免受恶业和烦恼的侵害,所以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尽量按照戒律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其次,居士戒中的杀、盗、淫、妄、酒五戒,杀戒指的是不杀人,淫戒指的是不邪淫,妄语戒指的是不说大妄语,即没有开悟而说自己开悟了等等。对一般人而言,这些戒律守持起来并不是特别难。当然,杀动物、说一般的妄语等,虽然不至于破居士戒,但这些行为本身是有过失的,会招致恶的果报,给自他带来伤害和痛苦,应该尽量避免。

第三,现在人们的观念也在慢慢改变,生意上、工作中的好伙伴、好同事,不一定非要是酒肉朋友,喝酒吃肉或许能成一时的事,但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你的办事能力、人品,你要是一个值得信赖、认真做事、肯替别人着想的人,能帮助对方达成愿望、获得利益,这样人家才愿意跟你长期合作共事,哪怕一时无法合作,也会把你当朋友。世间做事说到底是做人,做人好自然左右逢源、成事不难。至于那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凡事酒肉开道否则就跟你翻脸的;朋友,少几个也不是坏事。人生的路既长且宽,失之东隅,焉知不会收之桑榆?

第四,居士五戒,换一个角度看,可说是做人处世、修养人格之道。不杀,即仁慈;不予取戒,即不义之财不取;不邪淫,是尊重婚姻、爱护家庭;不妄语,是诚信;酒戒,戒的是包括酒在内的所有会扰乱神智、让人行为颠倒、言语失常的东西,做人要有自制力、有威仪,若常常酒后失态,斯文扫地、洋相百出,叫人如何敬重你?

我知道大家在社会上生存,工作、生活方方面面要顾虑的事很多,守持戒律的障碍很大,但是惟其难守,守戒的功德才更大。佛陀曾说,末法时期一天守持一条清净戒律的功德,比佛陀在世时守持二百五十多条比丘戒的功德还大。佛经中还讲过,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不如在末法时期一天守持清净戒律的功德。

一个认真持戒的人,人天护法常卫其左右,遣除恶缘,令不受侵害,所以凭自己能力所及尽量持戒,不用担心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损恼。

谈佛说禅悟人生

相关文章

鲜花献给辅导员

鲜花献给辅导员

鲜花献给辅导员文│智孝我已经习惯了,班级共修时你早早地来到现场;我已经习惯了,共修还没开始,你早已网络连线,等待着异地师兄们的加入;我已经习惯了,你准时播放《慈经》和导师带领的皈依共修的录音……我一直..

过生日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过生日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日,生日实质上算是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纪念日,纪念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现在过生日,许多人就是大家一起聚餐,吃生日蛋糕,做点游戏,然后去唱会歌之..

学会用佛法智慧认识与女儿之间的关系

学会用佛法智慧认识与女儿之间的关系我是一个很不合格的母亲。从女儿上幼儿园至小学四年级,孩子爸爸管学习,奶奶管吃喝,爷爷管接送,我这个妈就没有正儿八经地问过她的事,每天早出晚归,与女儿见面的时间都很短。..

过度购买只会浪费福报

过度购买只会浪费福报一个人能穿多少双鞋?你只有一双脚,就算每天上午一双鞋,下午一双鞋,在这一天中剩下的鞋子就全变成了摆设。你一天能穿多少件衣服?如果让你一天换几次,你自己不感到累赘疲惫吗?就算是春夏秋冬..

过度购买只会浪费你的福报

过度购买只会浪费你的福报一个人能穿多少双鞋?你只有一双脚,就算每天上午一双鞋,下午一双鞋,在这一天中剩下的鞋子就全变成了摆设。你一天能穿多少件衣服?如果让你一天换几次,你自己不感到累赘疲惫吗?就算是春夏..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了,我现在豆种得很多,瓜会不会变成豆?不会!瓜还是结瓜,豆还是结豆。这就说明功过不能抵销..

学佛人,必受“菩萨戒”的四条理由,你不可不知!

学佛人,必受“菩萨戒”的四条理由,你不可不知!菩萨戒,即为大乘菩萨所受持的戒律,《佛说十来偈》中有言:“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受持菩萨戒,只要不犯重大过失,就可一直保留佛弟子的身份,直到修成正果,成为..

鲁本斯,佛兰德斯的儿子(图)

鲁本斯,佛兰德斯的儿子(图)鲁本斯油画三联画《下十字架》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展”让观者有机会直面西方艺术史上巴洛克时期的重要绘画作品。形成于1581年前后..

鱼儿的泣诉

昨天师父对我说,“你去跟鱼儿聊聊吧,听听它们的心声。”我拖到今天才去,昨天听到狗狗一点点的心声,已经十分难过,我想了很久,是去跟即将被吃掉的鱼塘的鱼交流、还是去跟失去自由的观赏鱼交流、还是跟家园被工业..

鲁智深十个字中蕴含无尽悲凉不舍遗憾 却只换来凡夫俗子哄堂大笑

鲁智深十个字中蕴含无尽悲凉不舍遗憾却只换来凡夫俗子哄堂大笑花和尚鲁智深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大侠,但这第一大侠有时候似乎表现得有点没心没肺。只要有酒,只要那人不是太坏,鲁智深跟谁都是笑呵呵的,连大相国..

魔非外来,乃习气种子现前

魔非外来,乃习气种子现前魔非外来,乃习气种子现前苏树华追逐动相,此是人欲。住着静相,亦是人欲。初用功时,以静治动,这是个对治法,而非究竟义。若以静为是,以动为非,以为如此静下去,便能静成一个圣人,便能..

魔考

魔考的观念,不是出于佛教,而是出于一般被称为斋教的民间信仰。佛教所说的魔,分为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和天魔。除了天魔之外,都是属于身心和环境的冲突与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要得天魔的扰乱,必须是大修行人;除..

鳖谋猴肝失挚友

鳖谋猴肝失挚友昔时,释迦牟尼佛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随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众比丘聚会共相议论:暴志比丘尼为了实践远大的志业而舍家、修行学道,归命三宝。既归命三宝,应当以佛为父,以法..

学菩萨的大慈大悲

学菩萨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大宏誓愿,让我生起敬仰与向往之心,同时还夹杂着好奇与疑惑,观音菩萨为什么会有千手千眼?这千手千眼因何因缘而如此的殊胜?我要怎样发愿才能与菩萨一致?如何在心地上像菩萨一样,即..

鲜红的血影——堕胎妇女身边妇产科上方的婴灵群

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之下,我从三次元的世界,接触到奇妙的四次元,那时候,我被自己的视觉所惊讶,观念完全是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有一个发现,是不得不说的,当我在街上走的时候,我发现现代妇女漂亮的衣饰之外,还透..

青蛙托尔斯泰的飞行训练

青蛙托尔斯泰的飞行训练从前,有一个名叫张梦金的人,他养了一只青蛙叫托尔斯泰。张梦金在一家跨国公司里上班,虽然生活无忧,但是他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暴富起来。一天,张梦金灵机一动,对托尔斯泰说:我们就..

完美和缺憾——佚名

人们在追求完美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暴露着更多的自身缺憾;在弥补这些缺憾的同时,却又发现离完美愈来愈远了。这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也并非什么经典对白,而是一个人在历经了无数次对完美的追求又无数次发现新缺憾的过..

安详的行仪

安详的行仪近期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佛门礼仪》和《居士入寺礼仪》。之前出入寺庙,跟着别的信众依葫芦画瓢地学过“合十、礼佛、上香”几个动作,除此之外,我对别的佛门礼仪一无所知。在学习《佛门礼仪》视频的过程中..

高振农教授:《俱舍论》导读

高振农教授:《俱舍论》导读高振农佛教说一切有部论典。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印度世亲着,玄奘译,30卷。相传世亲早年尚未信仰大乘佛教时,先在说一切有部出家,后又接受当时新的佛教学说。在克什米尔和犍陀罗,..

高慢心的过失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高慢的老参!问题是:我们本来是没有资粮才学佛,每天忏悔业障、拜八十八佛,积集资粮、布施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