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近现代往生纪实 > 对念佛的体会_念佛的心得体会

近现代往生纪实

对念佛的体会

念佛首先要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心存恭敬、带有感恩的心、思念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要有时刻想念慈父阿弥陀佛和回西方极乐世界老家的心,这样就能够与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相应。比如你拿上一面镜子去照,马上就映到镜子里来了,而慈父阿弥陀佛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他老人家时时念着我们,佛光时时照耀着我们、时时在我们身边护着我们。所以你口里念着,心里想着马上就和慈父阿弥陀佛相应了。

你念佛虽然能够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没有真信、切愿也不能够相应。比如:我们家里的电线断了,我们接不住电线、灯是不会亮的。但是,人人都会说,我们是真信、切愿,今生一定到西方极乐老家去。可是大家好好想一想,从早到晚我们有几个念头是想念慈父阿弥陀佛?有几个念头是要去西方老家?嘴上能念不等于真信,心里常想那才是真信。所以说没有真信、切愿是不行的。首先念佛要从心里知道自已在干什么、想去什么地方,你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否则很难得到。阿弥陀佛!

摘自净土修行必读第二集

近现代往生纪实

相关文章

如何看待玄学与佛学的关系

如何看待玄学与佛学的关系

问:本人学习玄学,涉及到风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学和佛学的关系?济群法师答:我对周易并不了解,但从佛教角度来说,并没有对风水、看相等一概否定,只是反对出家人为人看相或勘测风水,尤其是以..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士,那个人是菩萨再来,现在有这么多的佛菩萨在世间为什么还称为末法呢?请法师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是不是你你经常听到这个那个什么再来啊,..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生活和修行的意义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生活和修行的意义

问: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行者应该如何追求福德和功德?静波法师答:福德,福就是你要结缘,你要付出;德,功德,功德就是智慧。《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两足尊就是福慧双修。修福,你就..

随喜时拿钱多少与功德大小有关系吗?

随喜时拿钱多少与功德大小有关系吗?达真堪布答:随喜的时候,心一定要纯净。随喜不是收费用,不是让你捐款,是让你种福田,给自己做功德。如果没有条件,或者不方便,就不要勉强,可以一分钱也不拿,心里随喜就行。..

随时随地要祈祷和持咒

随时随地要祈祷和持咒作为一个佛弟子,要保持随时随地的持咒。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以前有个修行人去山上闭关,修行勇猛精进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因此引起了魔的注意,魔想:“再这样继续下去魔就会少了一个眷属,所以..

如此拮据,尚保清廉

如此拮据,尚保清廉南北朝时,孟信担任赵平郡的太守。后来,他退休以后,生活贫穷,衣食匮乏,只剩一头老牛。他哥哥的儿子把那头牛卖掉,准备换一些薪材和稻米。双方已经写好契约,而且银货两讫了。恰巧孟信从外面回..

如果想要得到,就必须先要学会付出

如果想要得到,就必须先要学会付出有一个出家人在沙漠里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的时候,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

妙缘净居士:《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的殊胜功德!

妙缘净居士:《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的殊胜功德!摘自《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经文原文:一:佛复告梵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受持此经典者。魔若魔天不能沮坏。何以故。诸佛世尊威神所护。若有善男子..

妙祥法师:爱护亲族之五,人前人后一样,不做欺骗的行为

妙祥法师:爱护亲族之五,人前人后一样,不做欺骗的行为第五个,不欺,就是不欺骗,没有欺骗的行为。这个很容易明白,但是我们做起来也是很难的,人前人后他就不一样。你看人前可能他没有什么欺骗,因为你都看到了,..

妙祥法师:我们想获福,应该供奉父母,使物质无乏

妙祥法师:我们想获福,应该供奉父母,使物质无乏供养父母,这个供布施一般地给点东西就可以了,必须挑最好的,甚至是最干净的,以恭敬心奉上,这才可以。使他们不缺乏衣食,不少衣、不少食,而且应该是有恭敬心,也..

妙祥法师:能想到别人的难处,福报就这么来的

妙祥法师:能想到别人的难处,福报就这么来的在世间为什么我们的福报不足?这也是其中之一,我们见病人就远离了——他家有病人了,咱远离吧,别去看了,他万一跟我借钱怎么办?他万一有点什么事找我怎么办?或是有要我..

娑婆大梦,日日黄梁,若真的喜欢,就别抗拒遗憾

娑婆大梦,日日黄梁,若真的喜欢,就别抗拒遗憾如果想读懂大冰这个人,我们需要大概了解一下大冰。大冰是一个背包客,就是我们现在的人说有诗有远方的那种生活的人。他的书里藏着一个江湖。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却又都活..

始随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长沙景岑禅师到山上散步,回来时寺院管理人问他去了那里,长沙说:“到山上散步去了。”院主又追问:“去那里?”长沙答:“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好似整个时空都任他徜徉,这种心境真令人..

孝顺婆母,儿孙成才

孝顺婆母儿孙成才重庆市,某处,有一贤孝之家,婆母及儿媳孙子共有四人,家庭和睦,儿媳贤孝。婆母高龄已87岁,身体逐趋衰弱,行动迟缓,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媳妇关照,如夏天沐浴与之抹洗;冬季严寒备其暖器;每..

学佛多年为何不能入佛境界

我们学佛,说老实话,终极的目标,是希望契入佛境界。我们学佛学了很多年,为什么不能入佛境界?就是放不下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总是免不了起心动念。眼见也好,耳闻也好,鼻嗅、舌尝、身触,一接触..

宏圆法师:《金刚经》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破除执着

宏圆法师:《金刚经》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破除执着五重玄义的第四个是力用,用就是作用或者受用的意思。受持读诵《金刚经》有什么作用,或者说我们受持这部经会得到什么益处,这就叫力用,本经是以破执为用。佛说一切众..

宋朝孝感神明的顾忻

宋朝孝感神明的顾忻顾忻宋朝秦兴人,在他十岁时,不幸父亲就去世了。从此母子两人相依为命,顾忻事奉母亲,非常孝顺,可是母亲体弱多病,顾忻忧心忡忡,想尽办法挽救母亲,于是自己发心,戒除荤肉五辛之类食物,一概..

宏圆法师:供养华香、幡、盖各得的十种功德

宏圆法师:供养华香、幡、盖各得的十种功德【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这是在塔庙的佛像前用物品来供养。《业报差别经》中讲,供养华、香、幡、盖各得十种功德,我们来看看。“若有众生,..

宏圆法师:以造塔的善因,人身报尽做帝释

宏圆法师:以造塔的善因,人身报尽做帝释忉利天是欲界的第二重天,我们上面的第一重天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再往上到了须弥山的山顶,就是忉利天,通俗的叫做三十三天。经常听经的同修们都知道,这..

宏圆法师:忏悔业障,能使我们的心恢复清净

宏圆法师:忏悔业障,能使我们的心恢复清净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忏悔业障,这里主要侧重于所忏悔的恶业来说的。业障大家都有,只是轻重的不同,人在修学的过程中,所造的恶业就会给我们带来各种不同的障碍。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