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寓言故事 > 小国夫人的福报因缘_2_小夫人惊艳了全球

佛教寓言故事

小国夫人的福报因缘_1

小国夫人的福报因缘

人与众生的差别就在于人有礼义廉耻;当佛陀住世时,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次佛陀带着僧团游化诸国,经过一个很小的国家,这个小国家的国王很景仰佛陀,听到佛陀要经过他的国度,认为机会难得就赶紧在边境上迎接,当他见到佛陀时非常恭敬,很虔诚地邀请佛陀入宫接受供养,佛陀慈悲地答应他,然后带着弟子们浩浩荡荡地进皇宫去。   宫内的人很慎重地准备了斋饭,佛陀和弟子们就在那里接受了丰盛的供养。那时国王很高兴地将他的夫人请了出来,夫人也很虔诚地顶礼佛陀,但是比丘们看了国王的夫人,每个人心中都很纳闷。   圆满供养之后,佛陀为他们说法,然后国王和夫人又很虔诚地送佛陀一行出门。佛陀带着弟子们离开皇宫后,途中有一棵大树,大家就在大树下休息,众人围绕着佛陀席地而坐。此时,佛陀问弟子们:「刚才接受国王供养,他的夫人出来施礼时,我看到你们有疑惑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比丘之中就有人回答说:「我们心里很疑惑的是:虽然那个国家很小,国王也只是一个小国王,但他也是一国之主啊!为什么娶了一位那么肥又那么邋遢的女人作为王妃呢?真是让人觉得困惑。」   佛陀听了微微一笑说:「你们知道吗?人生最重要的是知『廉耻』,国王跟他夫人的姻缘就是出自一个知『耻』。」  比丘们听了很疑惑,佛陀又说:「你们认真听我说,当那位夫人还很年轻时,有一天她出门去,在途中忽然内急,必须找个地点方便;当地人习惯于随处便溺,可是她很胖,要蹲下去很不方便,所以她就找了一处较高的地方蹲下来方便。」   突然听到国王出来巡视,要打从那儿过,她一时急了就用身上披的布将全身裹起来。国王经过正好看到她这般模样,心想:这女孩很懂得自爱,所以知道将她的身体包得很好,像这样的女孩就是知廉耻的人,如果将她娶回家必定会以身教帮我料理天下事。   因此国王就问身边的侍者:「是否有人知道这女孩住哪里?」侍者就去调查,然后告诉国王:这女孩是某某人的女儿。国王回宫后就派人去提亲,然后把她选进宫里。佛陀说:「就是这么简单的因缘,只是出于一个知耻的举动而已。」   胖女孩知道廉耻,所以用整块布把全身遮盖起来;而小国王抱着尊重廉耻的心,觉得她知廉耻、懂得自爱,只是凭着这种直觉就将她娶回来。但是女孩子进了皇宫之后,她的本性原就邋遢,人也越来越胖,所以当比丘们看到她时,才会觉得国王的夫人为什么那么胖?那么邋遢?佛陀说:「她就是因有这分知耻的心和动作,才得到可以进皇宫的福报。」   所谓「一念三千福」,心中如有一念善;一念的礼义廉耻,再加上小小的动作,往往就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人生的转变往往维系于时时刻刻的小动作,而这个动作说不定在因缘成熟时就会带来福分,因此我们要时时培养廉耻之心,廉耻就是清净无污染之心,有廉耻之心才不会受人耻笑。   总之,我们要先学做人,直到「零缺点」时,才能渐渐达到佛陀的境界,做人如果还有缺点,那要成佛就难了。有人可能会说:「要做到零缺点很难,那成佛不是也几乎不可能了吗?」不会的,有志者事竟成!像那位国王的夫人只是一个动作就可以得到那么好的福报,可见不能轻视一点点的动作,一点点的善心净念,因为它们都可以累积成大福缘。

佛教寓言故事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做功德很重要,储存功德更重要

嘎玛仁波切:做功德很重要,储存功德更重要

嘎玛仁波切:做功德很重要,储存功德更重要因为有了信仰,我们的生命才不会被白白浪费。人的身体就像在海洋里的船,你可以靠它渡彼岸,了脱生死轮回;也可以让它带着你在海洋里漂泊,继续轮回沉沦下去。能够让你从轮..

嘎玛仁波切:你的灵魂一直在等你不要说你从未为他想过

嘎玛仁波切:你的灵魂一直在等你不要说你从未为他想过

嘎玛仁波切:你的灵魂一直在等你不要说你从未为他想过文/嘎玛仁波切你看不见,有人能看见有些人认为佛菩萨的存在是个神话,因为他并不能看到摸到,所以无法确信。可你是谁呢?你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就有了灵魂,你的灵魂..

陈静瑜:目无斜视

陈静瑜:目无斜视“目无斜视”,在《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叫“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前面是你种的因,你去看那些不是圣的书,结果怎么样?把你的心志障蔽住了,你聪明的本性、灵性都坏掉了。是不..

噶玛仁波切:五种喻义思无常

噶玛仁波切:五种喻义思无常导语:无论你是不是信佛,常常思维无常,都将对你的人生带来非凡的意义。明白了外境与内境皆无常,就不会执着在眼前的烦恼与痛苦中,让身心持续煎熬。常思无常不是消极,恰恰是最大的积极..

四摄法无尽

四摄法无尽◎尔时无尽意菩萨语舍利弗言:「菩萨四摄亦不可尽。云何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利。◎云何布施?施有二种:财施、法施。云何爱语?于求财人及听法者柔和与语。云何利行?于求财人及听..

因果报应实录:朱某奇梦知因果

因果报应实录:朱某奇梦知因果清代有位被称为“朱解元”(注)的朱某,因为一只眼失明,所以当地一些人便叫他“朱瞎子”,后来还有人叫他“朱半仙”的。为什么有人叫他“朱半仙”呢?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这位朱某是..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杀生得伤残恶报真实事件!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杀生得伤残恶报真实事件!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杀生得伤残恶报真实事件!佛门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今天,我说一件自己杀生恶业,遭受恶报的事,以警示世人切记勿要..

因果就是这么厉害,教你看因果方法!

因果就是这么厉害,教你看因果方法!我们人,就好像虚空中一粒微尘一样。这粒微尘忽高忽低,在虚空里边飘飘荡荡,没有一定的主宰。它自己做不了主,随风飘荡,东风来了就向西跑,西风来了就向东跑,自己没有法子说:..

隋文帝杨坚中兴佛教

自从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极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谈到复兴佛教的功臣——隋文帝,他的出身和童年生活以及如何发愿弘扬佛法,值得向读者介绍的。文帝出世紫气满庭隋文帝杨..

随州大洪山风景区樵河古道的传奇与故事

随州大洪山风景区樵河古道的传奇与故事文:李旭斌图:惟我独俊洪山禅寺分上下两院,位于宝珠峰顶的上院史称“幽济寺”、“灵济寺”、“灵峰寺”现在称慈恩寺;位于山麓南面的下院史称“保寿禅院”、“万寿禅院”、“..

达真堪布:若是你能转为道用,能转变心态,这叫祛病、祛魔

达真堪布:若是你能转为道用,能转变心态,这叫祛病、祛魔“佛子”指具有菩提心的人,即便他遭受再大的痛苦与磨难,也绝不会生起嗔恨等恶念,反而会依靠这种外缘力使善法自然增上。他能转为道用啊,若有磨难,有人伤..

达真堪布:若是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只一味地享受这种禅悦(禅食)

达真堪布:若是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只一味地享受这种禅悦(禅食)因昔净善业,生居大莲藏,芬芳极清凉,闻食妙佛语,心润光泽生,光照白莲启,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若是对善法有希求心,就会修持清净的善业。所..

达真堪布:禅宗可以分为几种?

达真堪布:禅宗可以分为几种?禅宗可以分为几种?——达真堪布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

在人道祈证圆满觉悟

能够投胎到人道,拥有暇满人身,非常难能可贵。人体内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亿细胞生生死死,身为这些细胞的主人,我们的暇满人身是多么难得。为什么偏偏是我们能主宰这些细胞呢?这么大的福报,并不是一朝一夕累积起来的..

达真堪布:禅定的种类

达真堪布:禅定的种类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

在佛法中成佛的关键是什么?

在佛法中成佛的关键是什么?在佛法中成佛的关键是什么?(网络摘取)洛桑陀美上师开示宗喀巴大师一再强调,成佛方便要无错谬而且圆满。因为从一个众生到成佛的道路中包含着非常深奥的道理,不容易理解和表达。宗大师..

达真堪布:禅定的几种分类

达真堪布:禅定的几种分类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

达真堪布:磕大头拜佛的三个好处

达真堪布:磕大头拜佛的三个好处顶礼有身顶礼,语顶礼,意顶礼。身顶礼是用身体做礼拜。磕大头,磕小头,都属于是身顶礼。磕小头要五体投地;磕大头要全身着地。顶礼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能消除很多业障,能对治贪嗔痴..

达真堪布:磕大头的好处

达真堪布:磕大头的好处顶礼有身顶礼、语顶礼、意顶礼。身顶礼是用身体做礼拜。磕大头、磕小头都属于是身顶礼。磕小头要五体投地,磕大头要全身着地。顶礼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能消除很多业障。能对治贪嗔痴这些烦恼,..

达真堪布:眼睛没有错,外境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心

达真堪布:眼睛没有错,外境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心不要认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认为自己无足轻重。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佛法、大圆满法、上师的代言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