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禅宗公案 > 喝之妙用

禅宗公案

有一沙弥,很想学禅师们棒喝的妙用,苦无明师可问。一天,无相禅师光临到他们的道场,他就非常恭敬地请教无相禅师道:禅师!喝的法门如何学?

无相禅师告诉他道:你去向你的师父说正当恁么时作么生?不管你师父回答什么,你这时只要嘎的一声大喝就好。

无相禅师告诉沙弥的妙诀后,但是,恁么时三个字难以记忆,更难发音,沙弥便以硬麻薯来代替。练习了好久,沙弥自以为相当纯熟,就鼓起勇气走到法堂,站在师父面前,问道:师父!请问您,正当硬麻薯作么生?

师父听后,忍着笑,顺着他的话道:硬麻薯吗?煮了也好,烤了也好。

禅宗公案

于是乎,沙弥就发出嘎的一声叫,那叫声非常可爱,沙弥也非常得意,师父临机应变地说道:沙弥!你哽住喉咙了吗?

沙弥赶快应道,师父!没有,没有,没有哽住喉咙,因为那不是真的麻薯!

沙弥说后,所有在法堂里的大众,哄堂大笑!

所以临济喝,德山棒,棒喝被用为禅门机用的代表,很多人都在一棒或一喝下而开悟,而临济禅师与德山禅师,两人均被视为祖席的棒喝英雄。

喝这个字,本身的意义极为单纯,只是一种叱吒的叫声,所以无法用语言说明其领悟的境界。一声吆喝,石破天惊,适以表现不为任何东西所拘泥的悟境,禅者的大机大用,往往在此一喝之中。

所谓一喝,不是随便的一叫,这一喝的妙用,可以彻天彻地,可以粉碎迷妄的世界,直达佛心,而沙弥画虎不成,留为笑话。故禅不是鹦鹉学话,要真正从心中悟道。

禅宗公案

相关文章

来去自由

来去自由

澄远禅师曾在云门禅师处参学。他很聪慧伶俐,云门禅师喜欢他,就选他为自己的侍者。有一天,澄远走过云门禅师的禅房时,忽然听到一声:远侍者!他急忙走进禅房,云门问道:是甚麽?澄远感到很纳闷,思前想後,还猜不出老师用意..

杀子成担

杀子成担

有一个人,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有一天死去了,这个人想把死孩放在家中,却让自己和家人离开那所屋子。邻人对他说∶『您为什麽不把死了的儿子拿出去埋葬,却让活的人离开家庭呢?这个行为太笨拙了。』这个人听了以後,想..

杯茶禅语

一位学者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相待。他将茶水倒入杯中,茶满了但他还是继续倒。学者见此忙劝:师父,茶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曰:你就像这只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

根源会

文殊心道禅师是一位禅者,但他参究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多年,可是对心识的问题仍不能契会,于是就行脚参访。一日到太平佛监禅师的地方,想以赵州庭前树的公案,向佛监禅师请示,但自觉禅师预先知道他的意思,就刻意说:先师无..

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有一次仰山慧寂禅师问双峰禅师道:师弟近日可有什么见地?双峰:据我所知,实无一法可得!慧寂:你这样仍然停滞在尘境之上啊!双峰:我无一法可得,怎可又说我停滞在尘境上呢?慧寂:以为无法可得,其实就已有一法可得。双峰:我..

枯木倚寒

从前,有位老太婆建立一座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多年来,她常令一名妙龄少女嘘寒问暖,送水端饭。后来,有一天她决定试试和尚的修行怎么样了。她叫那个女子抱住和尚问道:这个时候感觉如何?"女子遵照老太婆指令去做,和..

松云禅师

父亲早逝,留下松云和母亲相依为命。松云出家了,仍然带着母亲。每到禅堂打坐,他总是带着母亲同行;每逢参访禅院时,他无法与其他僧人同住,就在寺旁搭一小屋,就近照顾母亲。他平时为人抄写经偈,藉此得些钱养活母亲。当他..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因缘(图文)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道场,圆满无上佛果。初成道时,佛陀思惟五浊恶世众生迷惑颠倒,难可教化,久住世间,实无益处,而欲入无余涅槃。当时,大梵天王知道佛陀的想法,即前往面见佛陀,恭敬礼拜..

枯木禅之色与心

一天我太太看《蔡志忠漫画;禅说》时问我:学佛者就应该不近女色,那个老太太为什么把和尚赶走,还把茅庵烧掉呢?我说: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是色与心的关系。莫说你不理解,即使是某些法师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义理呀。..

树的沉思·风的脚印·花的笑声·草的香气

1、说得出就开门禅师担任烧火僧人的时候,一天关上门,烧得满屋都是烟,大叫救火,救火!,马上僧众都聚集过来,禅师说:说得出我就开门!僧众都回答不出,南泉禅师这时候就把钥匙从窗口递给了禅师,禅师就打开了门。自悟的法门..

柏树子成佛

问: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曰:几时成佛?师曰:待虚空落地时。曰:虚空几时落地?师曰:待柏树子成佛时。禅僧问柏树子何时成佛,赵州说待虚空落地时,禅师所说的虚空落地之时,就是相对的、二元的意识泯灭之时,这时心..

梦中悟道

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波阳)荐福悟本禅师,大慧宗杲禅师之法嗣,江州(今江西九江)人。出家后,投礼江西云门大慧宗杲禅师座下,后又执侍宗杲禅师至泉南小溪。当时,宗杲禅师座下英俊毕集,受其印可者甚多。而悟本禅师虽是久参,..

棒喝教法

唐僖宗干符二年(公元八七五年),师(兴化存奖禅师)应邀到魏府的兴化寺弘法,就在此地,阐扬了临济的禅风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照用、八棒、四喝。在这当中,他总观机逗教,如果遇到因缘将熟的作家战将,便是单刀直入..

楚圆慈明

楚圆慈明(986--1039),宋代禅师。全州清湘人,俗姓李。少为书生,22岁回心向道,依湘山隐静寺出家。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闻汾阳道望,遂往参礼,尽得法要。后仗策游方,寻师访道,谒神鼎,神鼎大加赞赏,由是名声大振。历住石..

欲死去时如何?

待制潘良贵居士,何山佛灯守珣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义荣,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北宋徽宗靖康元年,因直言上谏,被同僚指为狂率,而遭贬。南宋高宗在位时,被召为左司谏,复以龙图阁身份知严州,后又为中书舍人、徽猷阁..

楼上磨刀

有一个人,给国王徵去作很苦的工作,一作作了很长的时间,弄得身体十分瘦弱,国王见他可怜,就赏赐给他一只死了的骆驼。他得了以後,就运到家里去剥皮;因为刀很钝,简直割不进去。於是他就在家里找磨刀石,终於在楼上找得了..

欲纵还堵

僧问明州翠永明令参禅师曰:坦然不滞锋时如何?令参禅师曰:大有人作此见解。僧曰:毕竟如何?师曰:坦然不滞锋。

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

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一次,法眼文益上堂说:"出家人要依随时令而行,冷即冷,热即热。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门上写门字从前,有一个老禅僧住在庵内,在门上写心字,在窗上也写心字,在墙上还是写上心字。文益禅..

正字与反字

小僧人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师父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比丘坐禅救母离恶道

明朝鬼末年时,鬼有一位出家比丘,大清早便望着山门发楞,他时而走到门口,时而徘徊在禅堂前,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原来比丘心中正想着:「在这里参禅打坐已经八年了,也该到各处参学,反正都是用功,增长一下见闻,也没什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