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禅宗公案 > 喝之妙用

禅宗公案

有一沙弥,很想学禅师们棒喝的妙用,苦无明师可问。一天,无相禅师光临到他们的道场,他就非常恭敬地请教无相禅师道:禅师!喝的法门如何学?

无相禅师告诉他道:你去向你的师父说正当恁么时作么生?不管你师父回答什么,你这时只要嘎的一声大喝就好。

无相禅师告诉沙弥的妙诀后,但是,恁么时三个字难以记忆,更难发音,沙弥便以硬麻薯来代替。练习了好久,沙弥自以为相当纯熟,就鼓起勇气走到法堂,站在师父面前,问道:师父!请问您,正当硬麻薯作么生?

师父听后,忍着笑,顺着他的话道:硬麻薯吗?煮了也好,烤了也好。

于是乎,沙弥就发出嘎的一声叫,那叫声非常可爱,沙弥也非常得意,师父临机应变地说道:沙弥!你哽住喉咙了吗?

沙弥赶快应道,师父!没有,没有,没有哽住喉咙,因为那不是真的麻薯!

沙弥说后,所有在法堂里的大众,哄堂大笑!

所以临济喝,德山棒,棒喝被用为禅门机用的代表,很多人都在一棒或一喝下而开悟,而临济禅师与德山禅师,两人均被视为祖席的棒喝英雄。

喝这个字,本身的意义极为单纯,只是一种叱吒的叫声,所以无法用语言说明其领悟的境界。一声吆喝,石破天惊,适以表现不为任何东西所拘泥的悟境,禅者的大机大用,往往在此一喝之中。

所谓一喝,不是随便的一叫,这一喝的妙用,可以彻天彻地,可以粉碎迷妄的世界,直达佛心,而沙弥画虎不成,留为笑话。故禅不是鹦鹉学话,要真正从心中悟道。

相关文章

四大皆空,你坐哪?

镇江有个金山寺,寺里有个镇山法宝。法宝就是苏东坡的玉带,玉带由一块块方玉用金线串起来的。这玉带怎么留在金山寺了呢?原来苏东坡和金山寺的方丈佛印禅师是要好的朋友。苏东坡的诗词作得很好,也是信佛修持者,自负功..

国家战士

有一次,一团野战军从事演习,有些军官认为把部队设在峨山禅师的寺院中最为隐密,并且要寺中负责三餐。峨山禅师吩咐典座说:用跟我们一样吃的东西,和他们结缘。因此,使这一团军队颇为愤怒,没有鱼肉,只有青菜萝卜,实在吃..

圆融诸法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份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

国师是宝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二十六岁时入河南党子谷,修行四十年,敕住南阳龙兴寺,玄宗、肃宗、代宗皆曾召请进入宫内说法。有一天,代宗召见一人,该人自号太白山人,不言真实姓名年龄乡里,代..

圆融之道

药山禅师向石头希迁禅师问道:我对佛法三藏十二分教,已略有所知,但对于南方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却始终不能了解,恳请禅师为我指点!石头希迁禅师说道:肯定的不对,否定的也不对,肯定的否定,否定的肯定也不对,恁..

圣谛第一义_2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第一个就是去看梁武帝。梁武帝是我们中国信佛的第一个皇帝,他是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丞相),名字叫萧衍,他度很多人出家为僧,建塔、造寺、塑像装金,自己还披袈裟上座讲《放光般若经..

圆悟克勤大师因艳诗悟道 开悟的奇特机缘(图文)

圆悟克勤大师是宋朝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僧人。他开悟的机缘尤为奇特,是从一首艳诗悟道的。克勤自幼禀赋聪异,一日能记千言,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一天偶然到妙寂寺游玩,看到案上的佛经,再三翻阅,爱不释手,从此出家为僧。..

在财富面前随缘安住

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不能贪图他人的财物,尤其是富人的财物。人家住别墅,自己也想住;人家开宝马,自己也想开。富人具足了很多拥有,那是他自己修来的福报,我们应该随喜,不应该嫉妒。自己也欲求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如法的..

生死到来时如何?

问:生死到来时如何?师曰: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曰:谁受供养?师曰:合取钵盂。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法真禅师的态度是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时最明智的做法。万不可把它理解为麻木和逃避。须知他这吃茶吃饭,有..

在前变障

通慧禅师年幼当沙弥时,师父要他去打水,碰巧有一卖鱼者经过,一条鱼不经意的跃入通慧打水的脸盆里,通慧就顺手将鱼击毙。后来通慧做了住持,有一天,就对他的弟子说:三十年前一段公案,今日应该了了。弟子就追问是什么事呢..

画饼成禅

唐开元年间,有一位四处游走、参禅问道,但又很是自负的云水僧,听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就想和其辩论禅法,论论高低。这很像武林江湖中的所谓高手,听说哪里有个练家子,就按耐不住,千方百计的想去比试一番,用来证明自己才..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的一个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表达他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这首诗意,已说明他的洒脱生活,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

生死的根本

明州瑞云清凉实庵松隐茂禅师,金陵古林清茂禅师之法嗣,俗姓郑,奉化人。松隐禅师自幼就喜欢坐禅,经常一坐就是通宵达旦,十六岁(亦说十八)依传法寺希颜禅师出家。出家后,松隐禅师奉命管理寺院日常柴米油盐等细事。时间久..

生死根本

松隐禅师礼谒南涧松禅师。在其座下,松隐禅师奋志用功,昼夜系念,未曾有须臾间断。一天晚上,月光透过松林照在房间的地上。松隐禅师睡不着,于是爬起来,沿着檐间经行。在月光下,他无意间听到附近泉水的声音,恍然有省。第..

生死自由

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关于三祖悟道的因缘,灯录中是..

生死由他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辞世示寂时,向大众说道:我近来气力不继,想大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门徒弟子们听后,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种种议论不一。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

生死自如

普化禅师在临济禅师座下,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信者用上好的袈裟给他,但他又不接受人们供养的法衣。有人把此事报告临济禅师,临济就买了一口棺材送他,普化非常欢喜的说道:我的衣服买回来了。普化立刻扛..

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有偈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有一学僧问道:学僧该向什么处去?景岑禅师以偈答道: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学僧又问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景岑..

生活禅话:心的呈现

过去有个专门制造假面具的人。有一天,有一位朋友拜访他,一见面就觉得他的脸好象变得较不和善,有一份说不出的冷漠感,于是就问他:你近来有什么不对的吗?你的脸色好象不大对,是不是工作太忙了,还是身体不舒服?没有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