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禅理故事 > 净土法门法师:人好恶从哪里来的?阿赖耶里含藏的种子

禅理故事

净土法门法师:人好恶从哪里来的?阿赖耶里含藏的种子

这个境界也是要到心清净时候才会现前,所谓是一低头,一举手,无不是道。宗门里面,禅宗里面常常用这种方法来测验修学的人是不是真的见性,用这些方法来测验。如果见了性的人,我们常讲,见一切众生皆是佛,他见性的时候,见一切众生都是佛。如果还觉得有一个人我很讨厌他,他决定没有见性,决定没有成佛。他要成菩萨,见一切众生都是菩萨,一定的道理。境随心转,外面境界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境界没有好丑、没有善恶。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讲的很多,说明事实真相,外面境界确实没有善恶、没有真妄、没有好丑,这些差别都是自己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你起心动念自然就谨慎,晓得外境都是中立的。我们面对,我们觉得好,是我们的善心所起现行,就是起作用与外境相感;觉得外面不好,是我们自己的恶心所起现行、起作用。外面境界哪有什么好不好?同样一个境界,甲看到好,乙看到不好,你就了解,境界里头没有好恶,看的人有好恶。人好恶从哪里来的?阿赖耶里含藏的种子,无量劫来习气种子起作用,自己做不了主宰。做的了主宰是自己有定功,不会随外面境界转,自己能做的了主宰。

凡是自己做不了主宰,就是没有功夫,还会被外头境界转。能够从这里提高警觉,这是觉悟,我们佛门讲开悟了,他常常警觉到自己。能把毛病、习气转过来,那就是修行的功夫,功夫是不随外境转,这是功夫。这两句是清凉大师所讲的,入了境界之后,所现的就是这样的现象。『触目』,你六根所接触的皆是道,道就是真性,就是诸法实相。

选自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二十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20

禅理故事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建立坚固的基础

宣化上人:建立坚固的基础

宣化上人:建立坚固的基础宣化上人:建立坚固的基础要知道帮助世界平安,先要从教育着手。万佛圣城教育的宗旨,是先要把“人格的基础打好”,令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人人皆知“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的道理。换句..

宣化上人:寄语作家:不要写害人的书,否则报应是逃不过去

宣化上人:寄语作家:不要写害人的书,否则报应是逃不过去

宣化上人:寄语作家:不要写害人的书,否则报应是逃不过去身为作家,著书立书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不能导人走入歧途。好像施耐庵写《水浒传》,看起来文词构想是很奇特的,所以很多人愿意看;看了之后都入迷了,也就..

宣化上人:在这个地方来用功,才能明白佛的境界

宣化上人:在这个地方来用功,才能明白佛的境界

宣化上人:在这个地方来用功,才能明白佛的境界少智不能知诸佛实境界久修清净业于此乃能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没有大智大慧,没有彻法底源的智慧,不能知晓诸佛实实在在的境界。在无始劫以来,就修清净的道业,也就是..

宣化上人:安放经书所应该知道的常识

宣化上人:安放经书所应该知道的常识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於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无论是哪一部,我们应该看着这一切经典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看着这一切经典比任何珍宝更重要。《金刚经..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五章 转重令轻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五章转重令轻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五章转重令轻宣化上人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宣化上人:作恶的人,恶果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

宣化上人:作恶的人,恶果终究会回到自己身上《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第七章.恶还本身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

宣化上人:什么是假的?

宣化上人:什么是假的?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来看。第一,看看他有没有淫欲心;第二,看他有没有贪欲心。这个贪是贪财,他若又贪财又骗色,这个就不是真的了。怎么贪..

宣化上人:人要是有这种心,就会犯戒

宣化上人:人要是有这种心,就会犯戒(宣化上人)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戒律根本只有一个,就是不自私。人要是有自私心,就会犯戒;若没有自私心,就不会犯戒。同理,人有自私心,就会犯..

宣化上人:什么是假的

宣化上人:什么是假的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来看。第一,看看他有没有淫欲心;第二,看他有没有贪欲心。这个贪是贪财,他若又贪财又骗色,这个就不是真的了。怎么贪..

宣化上人:修道人要护持道场,要遵守道场的规矩

宣化上人:修道人要护持道场,要遵守道场的规矩道场的规矩,就是有事情大家一起做,吃饭一起吃,做工一起做;可是还有例外,譬如真正会用功打坐的人,天天静坐,旁的事情可以少做一点,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在修行了..

宝贵的「一时」

时间长河源远流长,无始无终,随着日月轮转。为了计时方便,世间人将时间分为秒、分、时、日、月、年,凡夫因此计较、执着,局限于短暂的时期;圣人智慧开阔,含融天地万法,其觉悟之正法则能永恒存于无始无终的时空..

宣化上人-石头人来求法

宣化上人:石头人来求法石头人来求法石头人尚且来金山禅寺求法,何况我们是万物之灵,更应好好学法。今天讲一件真实的事。约在十年前,有个非黑非白的怪人,衣衫褴褛,十分邋遢,身长五尺多高,骨瘦如柴,面无表情。..

宣化上人-念经须不打妄想

宣化上人:念经须不打妄想念经须不打妄想要执持而诵念,不要间断,不要忘了。◎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六祖大师就是从《金刚经》上开悟的,所以他主张一切人也都念《金刚经》。要执持而诵念,不要间断,不要忘了..

实报都有九品,是不是?

实报都有九品,是不是?明证法师开示:我不是那样说,好比说我们这个世界,有佛,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有外道,有凡夫,还有什么,畜生对吧,我们眼睛都可以看到的,像那些菩萨,观音菩萨,做佛事我们请圣,他要..

陳大惠:能打开任何人心结的20句话

陳大惠:能打开任何人心结的20句话能打开任何人心结的20句话!陳大惠1、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要害怕过错而错过。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原谅你。3、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不知道转烦恼,不知道转念头,他就是读死书,反正拿着书念一遍就好了。还有一种人,他学佛因地开始就不真,他一开始见地就不对,就不真,所以他老是求神通、求感..

学佛学儒的两把钥匙

学佛学儒的两把钥匙四库、三藏,「藏」跟「库」意思是一样的;藏、库各有一把钥匙,就像保险柜的钥匙一样,你拿到这两把钥匙,这个宝藏你能得到,可以受用。拿不到这两把钥匙,这个仓库之门是锁着的,你得不到受用。..

善因善果,做到三件事,福报来找你

善因善果,做到三件事,福报来找你有的人虽然家财万贯,由于浪费奢侈,不懂节约,最后免不了穷困潦倒。周武王曾感叹:“像纣天子这般奢华,竭天下之财以穷己欲,安有不亡国者!”相反,有些人勤劳节俭,所以福报随之..

善因善果,做三件事,福报来找你!

善因善果,做三件事,福报来找你!有的人虽然家财万贯,由于浪费奢侈,不懂节约,最后免不了穷困潦倒。周武王曾感叹:“像纣天子这般奢华,竭天下之财以穷己欲,安有不亡国者!”相反,有些人勤劳节俭,所以福报随之..

四种学佛的信心

学佛的信心分为四种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清净信:我们偶尔步入佛殿里,或者听到念佛的声音,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特别欢喜,这就是清净信。有些居士来到这里,听到念诵《大自在祈祷文》、阿弥陀佛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