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创新教育的立足点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中,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社会对其要求,以及本身思维特点的差异,都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应各具不同的立足点。如何在这许多差异中找到最适合幼儿创新教育的立足点呢?
首先,打破传统教育中束缚幼儿思维的不利因素,针对幼儿的天性,支持鼓励幼儿萌芽式的创新精神。
其次,正确理解幼儿“创新”能力的特殊性,进行具有幼儿特色的创新教育。
另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人的心理能力有内隐、外显两种形态。外显创新能力,很容易从创新结构中体现出来,而内隐的创新能力则体现在幼儿的思维意识中,也就是教育者易忽略的地方。幼儿的一切生活游戏中都蕴含着创新能力的因素。因此,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寄予刻意设计的游戏本身或游戏结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它必须融于幼儿的生活实践。教育者要鼓励幼儿在一切活动中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刨根问底,鼓励其、激发其无穷的想象与联想,帮助其以自己现有知识经验去寻求获得新的知识,这才是其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正确途径。
二、幼儿园创新教育的误区
在创新教育研究的热潮中,有的幼儿园将创新教育走向了误区,有的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一些幼儿园开始投巨资建设科学宫,对教师开展科学培训,搞娃娃发明创造展览等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歌唱、舞蹈、绘画等活动,以为就是实施了创新教育,也有的将个性等同于创新能力。因此,在社会上、幼儿园里,特长班泛滥,美术班、钢琴班、武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等,不一而足。
应当看到,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乃至特长培养对儿童主体性、创造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无论如何,它们均不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根本与全部,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幼儿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自主活动、探索的兴趣与意识。
三、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一)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儿童创新能力
“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幼儿教育领域相对约束度较小,是冲击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最好的突破口。教学方法要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思维激励型,由被动倾听转变为主动探索型,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活动知识,从而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
(二)帮助儿童贮备大量知识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三)将创新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意识,是否有能力发掘出普通环节中潜在的创新教育内容,是否能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只要教师具备这些意识和素质,就能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如:儿童喜欢玩水,洗手时长时间冲洗,久久不愿离开,就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水会是什么样子?”儿童说出了水的许多种用途,设想了没有水的种种后果。这样,既激励了幼儿的发散思维,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又让儿童懂得了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
(四)游戏是幼儿创新教育的设计主线和最佳活动载体
儿童教育心理学早就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活动,它贯穿于整个学前儿童的生长和发展之中。文学巨匠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他甚至认为,艺术和游戏的产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也是最重要的标志。
哲学家马丁海德格也指出:“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游戏。”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最残酷的行为之一,在于我国学生自幼儿阶段起,就开始被成人逐步剥夺了游戏的权利和乐趣。既使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也没有“玩与不玩”的自由选择,游戏也成了课堂作业,成了枯燥的功课。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走出“成人化”的思维误区,将游戏真正还给幼儿,让他们充分游戏,快乐学习;使孩子们主要通过游戏来了解自然、探索社会、体验人生,同时在游戏里学习认知、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和合作,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教育的基本宗旨。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的那样:“要求一个孩子在游戏之外的某种基础上进行工作,无异于一个蠢人在春天摇晃苹果树而向往得到几个苹果;他不仅得不到苹果,还会使苹果花纷纷落地,本来渴望在秋天得到的果子也就无望了。”
(五)创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物质环境。我们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创新教育的因素。如:开设结构游戏区、讲述区、娃娃家、手工区、音乐区等活动区域。并可在活动区中投放大量半成品材料供幼儿操作,引导幼儿将各种联想加以具体化。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变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精神环境。对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来说,精神环境比物质环境更为重要。在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时,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优秀的个性品质,要注重激发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教师、家长都要多给儿童一些选择的自由,不要包办限制得太多。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为儿童创造宽松、自由、愉快的精神环境,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在新世纪中,教育对文明发展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只有在教育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的创新教育才会日益走向成熟。
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一个民族能否自主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能否站在世界历史的潮头,关键在于教育的能力和创新的水平,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将历史性地勇担其组织技术创新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