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_唯识的修行次第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正精进

处事不仅要精进,更要正精进,若只是精进而方向不正确,则会与道相违,导致不良的后果。例如社会上有些人熬夜赌博、打电玩、打麻将这都不是正精进。佛法中的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这就是精进的正确方向。

修行要有所成就,必须上半夜、中半夜、后半夜都不间断地用功,以这种精进心来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修六波罗蜜。除了现在精进,尽未来际都要发永不退转的大愿心,行菩萨行,才是真正的精进。如释迦牟尼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圆成佛的智慧福德,是最大的精进。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为螺髻仙人时,日夜精进不懈地禅坐,甚至雀巢于顶,草穿过膝,鸟雀在头顶发髻上筑巢生蛋,草长得高过膝盖,也不为所动。身心都放下,寂静不动,念念不空过,是正精进、大精进。所以佛有无量的定力,这是在平时精进用功所成就的。

又有一世,释迦牟尼佛生为大施太子,当时很精进地修布施,但是国库的宝物有限,无法救济所有的人。太子为解救大众而入海采宝,希望从龙宫取得龙王的如意珠,以便化现衣食财宝来布施众生。太子的诚心感动了海神,海神就从龙宫盗取如意珠,献给大施太子,龙王发现了,以神通取回如意珠。太子心想:没有如意珠,就无法救人,于是决定舀干海水,进龙宫向龙王要如意珠。太子一担一担的挑,可是海水怎么舀得干呢?但太子不畏艰难,仍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挑海水,挑到骨瘦如柴、精疲力竭,最后因于体力不支倒地。这时,四大天王深受太子为救度众生而不惜性命的精进心所感动,立刻协助太子,不一会儿海水就减去了大半。龙王为此心生恐怖,毕竟海水一旦枯竭,海里的众生将会灭亡殆尽,于是赶紧献出如意珠。大施太子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精进行。

事精进

精进分为事精进与理精进。一般修行人多半在事上精进,对于理较不明白。什么是事精进?如:拜佛,一天拜一千拜;念佛,念三万、五万、十万声;诵经,诵数十卷,或持咒几万遍,这都是在事上精进。在事上精进也要有恒心、毅力,才能达到目标;假如没有恒心、毅力,则念佛不久便觉得口干舌燥,诵经才几卷就不想诵了,这样的态度,是很难成道的。不仅修行要精进,世间上任何的百工技艺,也必须有恒心才能成就。有了恒心,再迟钝的人也会成功;反之,再聪明的人也难有成就,所以凡事都要精进不退。

佛法中,事精进的公案有很多,晒蜡师就是一例。民初有位出家众,在大殿里负责香灯职务,由于担心蜡烛发霉,就在六月的大太阳下晒蜡烛,岂知蜡烛被太阳一晒都化成了蜡油,后来大家称他为晒蜡师。有一回,佛学院招生,晒蜡师想开智慧,也要去读。虽然佛学院没有资格限制,但因他不识字,所以没被录取。可是晒蜡师意志很坚定,一直在那里磕头、礼拜,就是不肯离去,于是佛学院就收留了他。入了学院,他慢慢地认字,别人睡觉、休息的时候,他还在用功,因为有恒心、精进不懈,后来成为讲经说法的大法师,可说是佛学院中最有成就的一位。

修行必须精进,听经时不能打瞌睡、打妄想,否则无法成就道果;世间上成功的名人,也都是靠精进而有成就。所以,人生奋斗的过程,必须具备精进的条件。

事上的精进,一念接一念不断地活动、攀缘,心念仍在生灭当中。若以生灭心为本修因,将来所得到的就是生灭的果。因此事上的精进,还是与道相隔,故须进一步达到理精进。

理精进

理精进,就是以不生不灭心为本修因,将来能够证到不生不灭的果,证涅槃、成正觉。什么是不生不灭?人人本具的这念心就是。即心即佛,悟了,这念心就是佛。这念心人人都有,一生下来就知道痛、痒、哭、笑的这念心,并非父母所生,也不是想出来、修出来的,更不是任何人送的,而是本具的。虽然现在是凡夫,但只要心不起染污、不打妄想,当下菩提心即现前。所以,现在修不起心、不动念、不攀缘、不颠倒,这念心就是定,不要再另外修定;这念心时刻了了分明,就是慧,不要再另外去求个慧。因为有求就有得失,若有得、有失,就不是本具的。

本是根本,就是指大众本具的不生不灭心。为本修因,就是以本具的这念心为因地修行的根本。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时刻保持清楚明白,没有生、没有灭,这就是根本,不必另外去找。譬如参话头,在话头处提念、照念、参,话头处就是没有生、没有灭的地方,也就是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这就是本修因。

《圆觉经》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因地就是因地心,本就是本具佛性,以此为因地修行的根本。这念心始终保持不打妄想、不落昏沉、能作主,这就属于理上的精进。《楞严经》中,世尊明示舍妄去真的先决条件:以因同果,澄浊入涅槃;依根解结,脱缠获圆通。所以,因地心就是果地觉,依此而修就是理精进、大精进。

无功用行,事理一如

一念不生是大精进。因为念头若有生,则一定会灭,以生灭心为本修因,就属于方便的事精进。譬如念阿弥陀佛,起一句阿弥陀佛,后面再念句阿弥陀佛,则前句的阿弥陀佛就灭了,所以这念心始终在生灭当中,所念的佛号也成生灭。如果明白理上精进的道理,这念心就没有生灭了。悟了这个道理,就应从理上念佛,能念、所念当体即空,虽是当体即空,但这念心又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动,这就是念念佛住世。时时刻刻这念心都存在,如此念佛必然不可思议。念也是佛,不念也是佛;念是道,不念也是道,念与不念,心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这就是佛,这就是真精进。

修行要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以圆证不生灭心,为修行最高的目的。悟了此理,即称为入理圣人。理没有生灭,无形无相,若是修一切法门,都能从理上用功,所修的就是不生不灭的无相法门。不起心、不动念,时时保持这念心的存在,这时,不用功就是真用功。古人说:一切法无不从此流,一切法无不归还此法界。一切法无不归还理的法界,理就是当前这念心没有生灭,觉性始终存在。修了以后不执著修,念的当下没有能念、所念,始终一如,这就是无功用行。

无功用行,就是大功用、大精进。明白这个理,就可以契入无生;悟了此理,立即契入圣位。悟后起修,就能修一切善法而不执著一切善法,也就是修无修修,念无念念,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若未悟此理,则尚属事上精进,还是在生灭心当中。既属生灭,即感生灭果报;现在种因,果报是在未来,而非现在,所以始终是属于凡位。十法界中的佛法界,是一乘任运,万德庄严。一乘就是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除此以外没有第二个法门。佛陀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从凡夫开始起修,到最后证无上正等正觉,都不离开这念心,所以说:万里途程,不离初步。因果始终是一如的。

悟了不生不灭之理,就是见到自己本具的佛性。再依这念心起修,就是修无修修,也就是无功用行,此时随拈一法皆是佛法,事即理,理即事,事与理不二,事理一如。如果只知道理精进,而未落实事上的精进,也不容易悟理;所以须事理兼备,修行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理要悟,事要行,明白以后,依这念真心起修,时时不离这念心,这一生就能成就道果。

注:

惟觉老和尚(1928年-2016年),四川省营山县人。于1963年秋在基隆十方大觉寺,依灵泉长老座下披剃出家,字号知安,法名惟觉。在台北县万里乡山中,闭关茅棚十余年。后应大众恳请弘化利众,始出草寮,辟建灵泉寺。随着皈依的四众弟子人数骤增,为了安僧度众,乃创建中台禅寺,于2001年9月1日落成启用,以佛法五化──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弘扬佛法的方向;广传禅宗心法,积极推动禅修教育。创建灵泉寺、中台佛教学院、中台禅寺、普台国民小学、普台高级中学、中台山博物馆,以及中台禅寺海内外一百零八家分院精舍。

相关文章

照光法师:明心颂通解

释迦座下形象沙门照光愧撰序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之间,如今已是两仟零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呀!回想起十年前时,我还是一个二十多岁未懂世事的青年,现在已经三十有二了。回首往事犹在昨日一样,历历在目。..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沙门释成观撰注一切佛语心品之三【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四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沙门释成观撰注一切佛语心品之四【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目次 序言 自序

佛海枢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沙门释成观法师撰注佛语谛实决定不虚——金刚法宝赞目次《楞伽经义贯》第三版序言初版自序谢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一楞伽阿跋多罗宝..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十

卷十第三节想阴魔境一、想阴区宇相(定中初相)【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沙门释成观撰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释】楞伽:楞伽是山名,也是城名,以此城在楞伽山顶,故以山名为城名。楞伽为梵语,中文译为不可往、不可到、难入。因为此..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九

卷九B.色界天四禅天(A)初禅三天1.三天名义①梵众天【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注..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第二篇悟后依体起修第一章前方便:四种清净明诲【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

明证法师:地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她?

明证法师,地球只有一个,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应该倾全力保护它?明证法师开示:是,但是如果你全力都放在这上面,佛法的修学就完了,全力放在戒定慧上,保护环境的事情自然你就做了,因为我们坚决不吃,这就做了我们这一份,另..

明证法师:请问师父在念佛时同时提醒自己不要有妄念,它本身算不算妄念?..

请问师父在念佛时同时提醒自己不要有妄念,它本身算不算妄念?明证法师开示:这个就是你弄错了,如果这样肯定是妄念,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你要知道念佛的念也是妄念,你要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就坏了,所有的念只要能够起心动念..

热门推荐

两汉二十六帝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名字越生僻命越不好

先来看一下两汉皇帝的名字。西汉十三位皇帝: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刘婴(刘贺与吕后立的两位..

老年人罗圈腿是怎么回事?老人罗圈腿怎么治疗比较好?

老年人罗圈腿是怎么回事?老人罗圈腿怎么治疗比较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我国人均平均寿命明显提高,这也导致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性疾病也就越来越多见了。我想大家都见过很多“罗圈腿”的老人痛苦艰难的..

故事:尚书千金逃婚后,她一个乡下的农家女,被逼替嫁做王爷正妃

本故事已由作者:段小刀,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每天读点故事”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1叶桑桑从未幻想过,当了二十年平头百姓只会种田养桑的她,有一天竟也会坐进八抬大轿,嫁入高高..

天秤男迷恋白羊女的程度天秤男受不了白羊女什么

每个人因为性格不同,所以喜欢的人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天秤男性格温柔,情商高,社交能力特别强,不过当他们遇见白羊女时,总是会无法控制自己被对方所深深吸引住,想要和对方永远在一起,甚至有可能会达到痴迷的程度..

五行与汽车风水

汽车是我们日常代步的工具,所以其风水非常的重要,选购车子要慎重考虑。以上就是汽车风水禁忌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符合风水规则提高运势你无论是工作,跑业务都会特别顺利,而且出行安全,下面易学网为大..

莫言说:人一辈子生几个孩子,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母亲说,

命中注定与人为规划的博弈:解读生育观一、引言:生育观的多样性在人类社会中,生育观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话题。它涉及到文化、宗教、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每个人对于生育的看法和态度都不尽相同。在这样的背景下,..

风水的转变预示着运势的转变

风水和运势是密不可分的,气运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心理,情绪,行为,也同样是外在环境的体现。大家切不可以认为,风水就是改造,改造仅仅是人为的一种补救的措施,风水是自然形成的客观条件。现代人很少能..

今年农历八月了,有些桂花还没开,影响酿“桂花酒”了,啥预兆?

今年的农历八月,本应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然而不少地方的人们却发现,那熟悉而迷人的桂花香并未如期而至。街巷间少了那份清甜,家中酿桂花酒的习俗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不禁让人心生疑惑:桂花为何迟迟未开?..

墓地风水与骨灰盒摆放知识

自古汉代起,墓地风水便长盛不衰,古人称之为选阴宅。就是为已故之人选择一处吉祥安宁的墓地,为子孙后代积福纳财。现今,墓地风水更多地被认为是一门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科学,它使墓地与自然地气和平相处,..

《半熟男女》:女性的真实困境?我们终将活成喜欢的样子

壹.总是听别人说:我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拜托,请你告诉我:明明知道这是讨厌的,至少你可以稍微规避、稍微绕道。如果自己都觉得面目狰狞,那别人更加看你不起。所以,能够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才是关键。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