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B.色界天四禅天
(A)初禅三天
1.三天名义
①梵众天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注释】
所修心人:即修心之人。
不假禅那,无有智慧:假,藉,利用。禅那,禅定,或亦指首楞严定。智慧,指佛慧,真实之智慧。谓:若修行人,不修无漏的禅定,亦未得佛智。
但能执身,不行淫欲:以无智慧,故不能行慧观,观欲不净、无常、苦、空等,而令其心究竟离欲;因此他们只能以信解力、意志力、及持戒力制欲,执身不淫。
想念俱无:想,忆想。念,思念。已作而思之曰想;未作、欲作而思之曰念。
无留欲界:留,居留。谓来世不再居留于欲界。(但这只是暂时如是;因为尚未证圣道,未究竟出离欲界;故与阿那含之永离欲界不同。)
是人应念身为梵侣:这是译者省文,应言是人命终后,应念。梵侣,梵天之俦侣。亦即化生于色界初禅天中,为禅天中人。
梵众天:为梵天王之子民,天寿二十小劫,身长半由旬。
【义贯】
阿难,世间一切所有修心之人,若不假无漏禅那修习佛定,且无有真实智慧,而他们但能以信解及持戒力执身不行淫欲,甚至若行若坐四威仪中,欲想与欲念俱无,欲爱之染不生于心,故其人来世无复留居于欲界;是人命终之后,即应念化生于色界天上,身为梵天之俦侣。如是一类众生,名梵众天。
【诠论】
从色界初禅天以上的十八天,虽然都已离欲染,但尚有色质,貌如童子,身白银色,衣黄金色,但无男女之别,纯是化生,以其色身殊胜,故称为色界。
色界又称梵世,或梵天。梵者,净也,以离欲染而得清净。色界天不但离淫欲,连食欲及睡欲都已离,稍有饥饿或困倦,便以禅悦为食,入于禅定,出定时,即精神饱满,如欲界人吃饱、睡饱一般。因此,欲生禅天,须先离欲,不但离淫欲,且离五欲,才能超离欲界,生于色界。故经云:离欲得初禅。
②梵辅天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注释】
欲习既除:淫欲之习已经伏除。
离欲心现:离欲之净心显现。
爱乐随顺:爱乐随顺不违诸律仪,不再是强制执行。这是因为这类人,已有定力,已产生定共戒,故由其定力所持故,自然能持戒清净,因此不再有强行之苦,而有顺于定力而行,得顺行之乐。
梵辅天:辅辅臣,为梵天王之辅臣。天寿四十小劫,身长一由旬。
【义贯】
此类众生淫欲之习既已伏除,离欲之净心即得显现,于诸律仪,已能由定力所持故,爱乐随顺不违。是人于命终后,应时生于色界初禅天,而自然能行梵臣之德,辅佐梵王弘扬德化,如是一类众生名梵辅天。
③大梵天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注释】
加以明悟:明悟,即有智慧。谓不但具戒,且具智慧,有戒定慧。当然,其定力必然比前更胜。
大梵天:初禅天之王,天寿六十小劫,身长一由旬半。
【义贯】
此类众生身心妙圆,四威仪俱皆不缺,不但具清净禁戒,且加以明悟之智慧。是人于命终后,应时生于色界初禅天,自然能统御诸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众生名大梵天。
2.结语:伏漏、离欲界苦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注释】
三胜流:即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胜,殊胜,此为与下界比有二种殊胜:身胜及乐胜。流,辈,流趣。
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正修,依真本而修,即依性(如来藏性)起修。真三摩地,指如来正觉之三摩地。盖四禅八定乃属凡夫定,而如来正觉之三摩地是为佛定、无漏定。
诸漏不动:漏,烦恼。此指欲界的烦恼所不能动。
初禅:初禅于三界九地中,又称离生喜乐地,以初离欲界生死烦恼,得禅定之喜乐故。于三灾中,初禅天仍能为劫火所烧,即所谓火烧初禅。
【义贯】
阿难,此三种殊胜流趣之天人,已臻一切欲界之八苦恼所不能逼,虽仍非依真本而起正修得如来正觉之真三摩地,仍属凡夫定者(而非佛定),然于其持戒且修定之清净心中,为欲界诸漏所不能动,名为初禅天(离生喜乐地)。
【诠论】
四禅八定属凡夫定,但于正定中,亦有四禅八定之名。然而凡夫定中的四禅八定,与正定中的四禅八定,名同而义不同。有何不同?
一、方法不同,即所依不同。凡夫定为依有漏心识或其他世法起修,如依地、水、火、风等;而正定须依本性、净圆觉性而修,故二者不同。
二、目标不同:同样是达到初禅,乃至四禅,但求凡夫定者系以此为最终目标,以此为满足,亦即以现生能达初禅定,乃至四禅定,来世得生色界天,暂离欲界苦,以此为足,不知禅天仍在轮回之中。而正定者,系依本性而修;虽亦达初禅,乃至四禅之境界,但禅定对他们而言,只是手段,因他们要依此定力而进修首楞严三昧,得于佛定。
故两者目标迥然不同。是故应知,修正定者,虽亦得四禅四定,但只得其名,只达其境界,而不住于其中,不味著其境界,故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进修无漏。
(B)二禅三天
1.三天名义
①少光天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注释】
其次梵天:亦即高于初禅之梵天。
圆满梵行:梵,清净义,因二禅天人具足戒定慧,故称圆满。然而须知,其定慧并非如来无上的佛定、佛慧。又,与初禅三天相比,梵众天具戒,梵辅天具戒定,大梵天具戒慧;今二禅天具戒定慧,故称圆满梵行。
少光天:以其心光及身光尚劣,故称少光。天寿二大劫,身长二由旬。
【义贯】
阿难,其次高于初禅之梵天,乃统摄梵人,具戒定慧,圆满梵行,澄凝心水不动,因而寂静湛然而起用,全身生光,如是一类众生,名少光天。
②无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注释】
光光相然:光光,身光与心光。相然,辗转相燃相映照。以其定力转胜,故其光亦胜于前。
无量光天:天寿四大劫,身长四由旬。
【义贯】
此类众生由于定力转胜,其光亦胜,身光与心光辗转相然相映,照耀无尽,映照十方小千世界皆遍成琉璃;如是一类众生,名无量光天。
③光音天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注释】
吸持圆光:吸取执持圆满之光明。
成就教体:成就以光代音之梵行教体。
发化清净:发,宣发。化,梵行之教化。清净,以无着无染故清净。
光音天:天寿八大劫,身长八由旬。
【义贯】
此类众生吸取执持圆满之光明,成就其以光代音之梵行教体,宣发梵行之教化清净无着无染,应用无有穷尽;如是一类众生名光音天。
2.结语:离忧、伏粗漏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注释】
一切忧悬所不能逼:因为于初禅天中,刚离于欲界苦,恐怕还会坠落,故忧愁悬挂,其心隐隐不安,须时时以修有觉有观来对治。今既已至于二禅天,离欲界已远,因此害怕坠落的恐惧感已息,忧悬所不能逼,因而安心于定中入无觉无观之观行。
虽非正修真三摩地:虽是无觉无观,但也仍非如来之正觉三摩地,仍属有漏定。
粗漏已伏:粗,大也。初禅时只得漏心(烦恼心)不动,但尚未能制伏。今二禅天中,能以定力压伏前五识烦恼心,令不起现行,故称粗漏已伏。
二禅:于三界九地中,又称定生喜乐地,以其能以定力功德,发生喜乐。此天于三灾中,火灾不到,但有水灾,即所谓水漫二禅,以其心中具有喜水故。
【义贯】
阿难,此三种殊胜流趣之天人,一切初禅天人怖坠之忧虑悬挂所不能逼,虽非依寂常之真心正修真实三摩地,然其清净梵行心中,前五识现行之粗漏已以定力压伏不起,名为二禅天(定生喜乐地)。
(C)三禅三天
1.三天名义
①少净天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注释】
圆光成音:其圆满之光明成就音声。
披音露妙:披发音声,显露妙理。
发成精行:复依妙理发成精玄之行。
通寂灭乐:通,达到。谓:以定力初伏第六识,而达于禅定中轻安之心所发寂静之乐。然此寂灭乃相似寂灭,非可滥于本性寂体全显之真寂灭,两者系同名而异体。
少净天:天寿十六大劫,身长十六由旬。
【义贯】
阿难,如是天人,以其圆满之光明成就音声,而披发音声显露妙理,复依妙理而发成精玄之行,更以定力伏第六意识而通达相似寂灭之禅定乐,非真寂灭,如是一类众生名少净天。
②无量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注释】
净空现前:净空,净境亦空。谓此类天人,以定力转深,故得令其于少净天所证之净境,亦达于空。以净境亦空故,达无量净。
引发无际:无际,无边际。谓引发虚空与净境皆无边际。
无量净天:天寿三十二大劫,身长三十二由旬。
【义贯】
此类天人,以定力转深,故净境亦空之境界得以现前,因而引发空与净皆无边际,斯觉身心轻安,无累无碍,成就相似寂灭之乐;如是一类众生名无量净天。
③遍净天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注释】
胜托现前:胜,殊胜。讬,讬付、寄托之处,即安身立命之处所。谓此天之天人,自以为已达到究竟安身立命之处。
遍净天:以其所触之处皆成净妙,故称遍净天。天寿六十四大劫,身长六十四由旬。
【义贯】
此类天人定力又复转深,其依报之世界及正报之身心,一切圆满清净,净德成就,妙乐无穷(有漏世间之乐莫过于三禅乐),故彼天人乃自以为殊胜究竟托付身命之处已然现前,而归于此地之相似寂灭之乐。如是一类,众生,名遍净天。
2.结语:身心安稳、与喜乐俱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注释】
具大随顺:指此类天人对于其所修世间禅之相似寂灭,具大随顺;非是顺于真如涅槃法性。
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身心安隐,因为六识之现行已伏,不再有现行烦恼,故得安隐。隐,《玉篇》:安也。《辞海》:《晋书顾恺之传》: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安稳)亦作安稳。得无量乐,以三禅已离于二禅之喜支,唯有乐支(喜受较粗,乐受较细),其乐周遍,故曰得无量乐。
三禅:三禅天于三界九地中称为离喜妙乐地。此天于劫末,水火二灾皆不能至,然仍有风灾,故语曰:风吹三禅,以三禅犹未离风相之出入息故,风灾得至。
【义贯】
阿难,此三禅天中之三种殊胜流趣之天人,于世间禅之相似寂灭具大随顺,由于其六识之现行烦恼已伏,故身心安隐,且以离于二禅之喜支,故证得周遍无量之禅定乐,虽非真正依寂常真心而证得真实之三摩地,然于其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天,离喜妙乐地。
【诠论】
一般而言,学佛的目的在于离苦得乐;若得三禅之果报,则于世间有漏之乐即已达于极致,因为世间一切快乐中,无过于三禅者;这也是因为四禅系入于舍受,不苦不乐,因此,以世间人的眼光来看,便不得谓快乐或不快乐。至于四禅以上的四空处天,由于是无色界,因此更加与苦乐无涉。
纵观三界六趣之苦乐,欲界之地狱趣及饿鬼趣纯是受苦;人趣与畜生趣,苦乐参半;仙趣与六欲天,乐多苦少,然其乐之本质仍是五欲之乐。至于色界,初禅天已离于欲界苦,得离苦之喜乐;二禅天得定之喜乐;三禅天离于二禅较粗之喜受,而纯受乐受;四禅天则连乐受亦觉其相太粗、太扰动,故于乐受亦以定力而离之,入于舍受,证得不苦不乐受,住甚深禅定;虽然如是,但此四禅天之定依然属于世间禅,系有漏定,犹不能断生死烦恼,这点不可不知。
(D)四禅凡天
1﹒凡外四天
①福生天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尽,乐非常住,久必坏生。苦乐二心俱时顿舍,粗重相灭,净福性生;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注释】
不逼身心:谓以苦恼忧悬不起,故得以不逼恼身心。
苦因已尽:此指不求欲乐,六识驰求之心已止,故称为苦因已尽,然须知此非如圣道之已修断苦因。
乐非常住,久必坏生:乐,指三禅之乐。谓明了世间一切乐皆非常住,坏,变坏。谓乐久之后,必有坏相生,坏相生后,其乐必灭。
粗重相灭:粗重,指苦与乐。谓由于苦与乐于清净心中,仍为生灭之相,仍是一种负担,而今此粗重之相已灭。
净福性生:舍心不动之净福性乃得生起。
福生天:天寿一百二十五大劫,身长一百二十五由旬。
【义贯】
阿难,复次此类天人已达苦恼忧悬不逼身心之境界,其六识现行之苦因已尽,亦明了一切世间乐皆非常住,久后必有坏相生起。因此此天于苦乐二种心所俱时顿舍,故苦与乐之粗重相皆悉除灭,而舍心不动之净福性于焉生起;如是一类众生名福生天。
②福爱天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福无遮中得妙随顺,穷未来际;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注释】
舍心圆融:舍心,以舍定而住于舍受(不苦不乐)之心。圆融,圆满融洽。谓由于此类天人之舍定更深,功行纯熟,故能令其所修之舍定圆融于一心之中,无有擀格。
胜解清净:胜解,即理解殊胜且决定,谓了知舍定系决定且殊胜之行,如此之理解,决定不异,故称为胜解。清净,指能所双亡,故云清净。
福无遮中:无遮,无遮限。谓以舍心圆满融洽,故无遮限。
得妙随顺:得上妙之随顺,即于舍定得大自在,毫无遮障。
穷未来际:谓尽未来际,爱乐、随顺舍定。
福爱天:以此天之福,于有为界中最为可爱,故名。此天天寿二五0大劫,身长二五0由旬。
【义贯】
此类天人以其所修之舍定而住于舍受之心,已达于圆满融洽,决定舍定之胜解不动,任持舍定,能所双亡,达于清净,不为异缘所转,于其天福无有遮限中,证得上妙随顺舍定(而于舍定得大自在),于焉穷未来际爱乐随顺舍定。如是一类众生名福爱天。
③广果天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歧路:若于先心无量净光,福德圆明,修证而住;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注释】
从是天中:是天,此天,指福爱天。
二歧路:二分歧之路,一为直往道,即广果天,二为迂僻道,即无想天。直往道即仍依福爱天之妙随顺进修,得舍俱禅,定深而发光,故下文说无量净光。更于此光中,以四无量心熏禅福德,令增盛圆明,如此修证而住,称为广果天。
广果天:义为广大福德所感之果。此天之天寿五百大劫,身长五百由旬。又称舍念清净地。
【义贯】
阿难,从是福爱天中有二分歧之路生出:若于先前福爱天之妙随顺于舍定之心,进修而得无量净光,更于此定光中,进修四无量心,福德即更增盛圆明,即依如是修证而住;如是一类众生名广果天。
④无想天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注释】
圆穷舍道:圆穷,圆满穷究。舍道,误以舍为究竟涅槃之道。盖此类众生系外道人,乃以舍定为涅槃,故其在定中,未证谓证,自以为已证阿罗汉道,得涅槃,已出生死轮回。然出定之后,知实仍未出生死,于是便谤佛,言佛妄语,妄言阿罗汉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而实并无此事。以此毁谤三宝罪,其无想天报尽,即堕地狱。
身心俱灭:以舍定伏六识之现行令不起,故身心皆归泯灭之状。彼外道人以邪见故,因而自以为已证得阿罗汉涅槃道。
心虑灰凝:心虑,心果缘虑。灰凝,如死灰般凝然不动。
以生灭为因:生灭,指六识之起伏。谓既以依生灭之六识为本修因。
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如是因、如是果,故不能开发研明真如本有之不生灭性。
初半劫灭:初半劫,为生于此天的最初半劫。灭,指灭六识想。谓在最初半劫中,由于勤习舍定,最后得灭六识想,而达灰心泯智,是为无想定;接着便住于此定境中,如是经过了四百九十九劫。
后半劫生:后半劫,指无想天之天寿五百劫的最后半劫。生,其六识想,由于其五百劫之天寿将尽(还剩最后半劫),又复生起,于是从无想定出;出定之后,即发觉自己并未以其定力而断生死、入涅槃,而仍处轮回,因而心生怨恼而谤佛,如前说。
无想天:无想天与广果天系同在四禅天,唯广果天为世间禅(或凡夫禅),只贪求世间有漏果报而已,并无邪见。而无想天则为外道禅,由于此辈自以为得舍定即是证涅槃,未证言证,且因而谤三宝。故此二天虽同为修舍禅,亦同在一处,但种性不同(一为凡夫种性、一为外道种性),果报亦异,故分得两种天名。
【义贯】
此类外道众生若于先前福爱天心中,双厌苦乐,而精研舍定之心,相续不断,圆满穷究,误以舍定为究竟涅槃之道,而以舍定伏息六识之现行以致身心俱皆泯灭,心思缘虑有如藁木死灰般凝然不动,得无想定;于焉住于如是灰心泯智之无想定经五百劫。是人既以依生灭之六识为本修因,因而不能开发研明真如本有之不生灭性,是故此人生于此天的最初半劫以习舍定而灭六识想,得无想定,接着即住于此定中达四九九劫,然而于最后半劫之际,以天寿将尽故,报尽定销,故其六识想仍复生起而出定。如是一类众生,名无想天。
2.结语:苦乐不动,于有为法达纯熟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虽非无为,真不动地,有所得心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注释】
四胜流:指四禅之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以上为凡夫天),以及无想天(此为外道天)以此四天虽不究竟,然于世间之有漏果报中,亦属殊胜,故佛称之为四胜流。
一切世间诸苦乐境所不能动:谓此四禅之四天,皆已双舍世间之一切苦乐、入不苦不乐之舍定,故一切苦乐境界不能动乱其心。
有所得心:以此四天虽言修舍定,舍于苦乐,而入不苦不乐之舍定,然以佛究竟义言之,此舍定仍有不苦不乐之舍受可得,而舍受仍为心所有法的三受之一,仍是有所得,非全无心、心所法可得,是故佛言仍是有所得心。
【义贯】
阿难,于四禅天中的此四种定力与果报皆殊胜之流辈,已于下自欲界上至三禅的一切世间之诸苦乐境界所不能动乱;其所证境虽非不生不灭真境之无为真如真不动地,然于其所修舍定之有所得心(仍有舍受可证可得),其功用已臻纯熟能任运其舍定之功用而住于舍受之不动,是,名为四禅之四天。
(E)四禅五净居天(五不还天)
1.五净居之因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注释】
此中:此第四禅天之中。
五不还天:不还,梵语为阿那含,义为不还,指不再回到欲界受生,此为小乘三果圣人,于人间证得阿那含果,命终之后,即不再生于欲界,而讬生于此不还天,便在此天中证阿罗汉道,随即入涅槃。以不还天共有五处,故称五不还天,又称五净居天;以其为净业之圣人所居,故称净居。
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下界,指欲界。九品习气,为九品思惑,指贪嗔怪痴慢之种子习气。以此习气系摄现行烦恼,而经中省文不言。俱时灭尽,九品思惑断尽,故得证三果阿那含,为不还果,不须再来欲界受生。
苦乐双亡,下无卜居:下,下界。卜居,居处。因为苦乐双亡,于欲界中已经没有此圣人可居之处。
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舍心,住舍定之心,指四禅天。故于同样已达舍心的众同分之第四禅天中寄居,暂住于此处,以断剩余之七十二品思惑,而求证阿罗汉果;然后即于此天般涅槃。
【义贯】
阿难,此第四禅天中复有五种不还天,乃不还果(三果阿那含)圣者所暂居之处。此五天之天人已于下界(欲界)中九品思惑(贪嗔痴慢)之种子习气与现行俱时灭尽,而证三果圣位,达于苦乐双亡,心无欲界苦乐生灭,故其于下欲界已然无卜居之处,是故于第四禅舍心之众同分地中,暂时安立居处,以断余七十二品思惑,而证阿罗汉。
【诠论】
净居天之所以有五种之别,依《俱舍论》云:杂修静虑,有五品不同,故生五净居天。静虑即禅定之别名。又云:杂修者,初起无漏观,次起有漏观,后复起无漏观,间杂而修故。又释《五品》云:五品者,下、中、上、上胜、上极也。问:何故名为净居?答:三果圣人,于下界中九品思惑俱时灭尽,故名为净。净者所居之处,故名净居也。
2.净居五天
①无烦天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注释】
苦乐两灭:两灭,双亡。
斗心不交:斗心,忻厌之心,以忻厌两者相反相对故。按:忻厌即是爱憎也。交,交战。以内心无交战,故无重大烦恼,因此烦热寝息,初得清凉。
无烦天:此天之天寿一千大劫,身长一千由旬。
【义贯】
阿难,已达苦乐两灭,忻厌争斗之二心不交战,烦热寝息,初得清凉如是一类圣者,名无烦天。
②无热天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注释】
机括独行:机括,弩上发矢之机,即弓弦上所安的机关,即今所谓的弹簧或机械装置。独行,此弓上的机关之收或放,一时只能作一项,不可能收放二者同时进行。以此比喻阿那含圣者的心念,系独一无二,不杂余念,犹如机括之独行。
研交无地:研,研求。交,交诤。无地,无处,即谓不可得。谓吾人若研求其心中与其当前一念交诤之第二念,则了不可得(其心中,于一切时中,唯有一念,从无第二念生起、或交杂),因此连微烦之热亦无。按:前面的无烦天中,仍有斗心,只是不交;而今无热天中,连能起相斗之第二念亦无。
无热天此天之天寿二千大劫,身长二千由旬。
【义贯】
此天之圣者,其心念之收放,有如弓弩上机括(弹簧)之收放一般,是或收或放、单独运行的,故其心念极其单一,从不间杂余念,吾人若研求其心中交诤之第二念,则无地可求(了不可得);第二念既无,故连微烦之热亦无。如是一类圣者,名无热天。
③善见天
【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一切沉垢。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注释】
十方世界:指此一大千世界之内的十方世界,而非十方佛世界。
妙见圆澄:以其已修得天眼智通(又称天眼通),故其妙见得圆满此大千世界,所见澄清朗彻。
更无尘象:谓其所见更无外境(尘象)之隔障。
一切沉垢:承上文,其所见亦无内心沉垢之留滞,是故于内外皆无障碍。
善见天:此天之天寿四千大劫,身长四千由旬。
【义贯】
此天之圣者,于此大千世界内之十方世界,以其已修得天眼智通故,其妙见圆满大千、澄清明彻,所见更无外境尘象之隔障,亦无内心一切沉垢之留滞,故内外虚融,妙见无碍。如是一类圣者,名善见天。
④善现天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注释】
精见现前:精见,精妙之见,指前之善见天,既已精妙之见现前。
陶铸无碍:陶铸,即修练、证得。无碍,指变现无碍。谓以定慧力,修练成就神境智证通(又称神境通或神足通),而得变现无碍。
善现天:此天之天寿八千大劫,身长八千由旬。
【义贯】
前之善见天既已证天眼智证通而精妙之见现前,此天更以定慧力陶铸修证神境智证通,而得变现无碍;如是一类圣者,名善现天。
⑤色究竟天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注释】
究竟群几:究竟,究竟研穷。群几,群动之几微。群动者,一切有为法、或生灭之法也;以有生灭,故有动相。几微者,极小极小的微妙之相。此谓此天之天人,研穷一切有为法,到了极其微小的生、住、异、灭之相,如刹那刹那之生灭相,亦得其究竟。
穷色性性:谓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即所谓邻虚尘;此亦即所谓析色入空。此是凡小之法门;大乘菩萨则不如是,以了色性本空故,色相非空、非不空,以无为故空,以有为故不空;是故菩萨知空非以析而空,本性空故,无有有无可得,故究竟空。
入无边际:入于无边虚空之边际。
色究竟天:是为色界之最高天,故又称有顶天,梵名阿迦尼吒天,以是色界之极顶,故称色究竟。又以其圣者穷研色法至于究竟,故得色究竟天名。又,色界之魔王,摩醯首罗天,亦在此天中,但与五净居天不同。此天之天寿一万六千大劫,身长一万六千由旬。
【义贯】
此类圣者,究竟研穷群动之几微(一切有为法极微之生住异灭相),推穷诸色法之性至于空性(析色入空),而入于无边虚空境界之边际。如是一类圣者,名色究竟天。
3.结语:五净居天为四禅诸凡夫天所不能知见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
【注释】
彼诸四禅四位天王:谓即使对于凡夫位之第四禅天(福生、福爱、广果、无想)中之四位天王而言。
独有钦闻,不能知见:独有,唯有。钦闻,即听闻;钦表恭敬。不以知见,却不能知、不能见。以五不还天为三果圣人之境,而第四禅天则或为凡夫、或为外道,连初果都尚未达到,故无法知见圣人之境界。
世间粗人:粗,以烦恼具足故名为粗。烦恼粗重之凡夫,以不修无漏业,故不能知见圣人及其道场。
【义贯】
阿难,此圣人所居之五不还天即使对于彼诸第四禅天中之四位天王而言,亦唯独有钦闻其事,而不能知见其依正。犹如今之世间中,于旷野深山中若有圣道之场地,以皆是阿罗汉等圣众之所住持故,世间烦恼粗重之人,所不能见,非其境界故。
4.总结色界天:不出色界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注释】
独行无交:独行,以无情欲,清净无侣,故曰独行。无交,指与五欲无交涉。
未尽形累:指此十八天之天人,以尚有化生之色质故,尚未尽形色之累。
自此已还:此,指五净居天。已还,以下,指从五净居天至于梵众天。
【义贯】
阿难,是十八禅天之天人,无欲、无侣、离爱独行而与五欲无交涉,虽已离欲,以尚有化生之色质(色界天质)故仍未尽形累,自此五净居天已还,下至于梵众天,统名为色界。
C.无色界天
(A)无色界中回心之大阿罗汉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注释】
有顶:即色究竟天,以居色界之顶,故又称有顶天(有者,色界之谓也)。
色边际:色界之边际,即与无色界为邻之处。
二种歧路:二种,指利与钝二种人。歧路,分歧之路,谓利钝二种人所行不同。
发明智慧:开发显现无漏人空之智慧。
回心:回小心(小乘自求度脱之心)向于大心(大菩提心)。
【义贯】
复次,阿难,从是色界之有顶天(色究竟天)与无色界相邻之色界边际中,其间之增上者复有利钝二种人所行分歧之路:其利根者,若于舍定心中开发明了无漏人空之智慧,慧光圆明通达,便超出尘世境界,离分段生死,成阿罗汉,然彼若不以得小果为已足,而更入菩萨乘,进修大菩提。如是一类圣者名为回其小心向于大心之大阿罗汉。
(B)四空天
①空无边处天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注释】
舍厌成就:欲舍质碍之厌离心成就。
觉身为碍:觉有色之身(色界身)仍为挂碍。
销碍入空:销泯色碍之身而入于空。盖此天系于地水火风四大之身生厌患,故销四大而入于空大(第五大)。
名为空处:空处,即空无边处天。此天之天寿二万大劫;以四空天没有业果色,唯有定果色,故其天唯有寿命而不言其身形长短。
【义贯】
在色究竟天中之钝根者,若在舍心之定中,仍欲进而舍其色界质碍身之厌离心成就,以觉有色之身为挂碍,故归坚修空观,而入空处定,从而依彼定力销泯色碍之身,入于空境。如是一类众生名为空无边处天。
②识无边处天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注释】
诸碍既销:碍,质碍,即色法。销,销泯。谓能依之有色质碍皆已销尽。
无碍无灭:第二无字,即空义。谓连所依的无质碍之空亦泯灭。
其中唯留阿赖耶识:以双厌色空,唯依于识,故只留第八阿赖耶识而不灭之。盖此天之天人,于六大中之前五大(地、水、火、风、空)并皆厌患,故唯依于识大(第六大)。
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全,保全。不但不灭阿赖耶识,连第七末那识亦保全其中一半。因为末那系一半向内缘第八识为我,另一半向外缘前六识为我所;今诸色已不存,故六识已灭,因此第七识之半分(向外缘的部分)亦已不存在。且既保留住第八识,故向内缘的半分第七识仍在,因此而仍有微细之我相存在,以末那为我执中心故。
识处:即识无边处天。此天之天寿为四万大劫。
【义贯】
此类天人,诸质碍之色既已销泯,所依之无质碍之无(空)亦已灭,以厌离色空,唯依于识,故于其心中唯留第八阿赖耶识而不灭之,并保全于末那识向内缘之半分(一半)而维持其微细之我相。如是一类天人,名为识无边处天。
③无所有处天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十方寂然,迥无攸往。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注释】
空色既亡:谓于前二无色天中,空与色皆已销亡。
识心都灭:识心,指犹存的半分末那识。谓此天更进而将这残留的半分末那识亦予以伏灭。
十方寂然:寂然,即冥然。此即是印度外道昧为冥谛之处(亦是中土儒道所谓之混沌、或无极),妄以为是一切真理之源,视为究竟之极理。以阿赖耶无分别,而半分之第七末那识既灭,因而此时但觉十方寂然,彼外道人便以为此乃太初之始,万象未兆之处,一切万物之本源。
迥无攸往:迥,远。攸,所。远无所往,谓即不再远去,指不复于修行上更求增进或改善,以其自以为己达诸法之本源究竟。
无所有处:以此天之天人觉色、空、识(身、心、内外)皆无所有,故名为无所有处天。此天之天寿六万大劫。
【义贯】
于前二天中空与色既皆已销亡(初天灭色归空,二天灭空归识),此天则更进而将犹存的半分末那识心都以定伏灭之(以其觉半分向内缘之识仍易启散动,而为苦故);此时第七识既伏灭,唯有第八识仍在,而因为阿赖耶识非有分别之作用故,因此这时但觉十方寂然安稳,而迥无攸往,是故彼即以此天为恒久究竟安身立命之处。如是一类众生,名无所有处天。
④非想非非想处天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注释】
识性不动:识,指阿赖耶识。不动,不可动摇之性,即藏识之性,本来常住,不可动摇。
以灭穷研:灭,灭尽定。谓以灭尽定之力欲穷研第八识之不动性。
于无尽中发宣尽性:谓藏识之性本来无尽,而此天之人却强欲以其定力尽发其性。
如存不存:此天人之阿赖耶识由于受其定力所逼故,虽存而犹如不存,以不再起现行故;此境界即所谓非想。
若尽非尽:且其阿赖耶识又好象已尽,而实非尽,此境界即所谓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处:此天之天寿八万大劫。
【义贯】
此类天人、于阿赖耶识性中之坚固不可动摇之本性、妄以灭尽定之力而穷究研推之,而于本来无尽之藏性中强欲以定力发宣而灭尽其性。其阿赖耶为由其定力所逼故,即显出如存而不存之相(非想之境界),以不起现行故,及若尽而实非尽之状(非非想之境界)。如是一类天人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天。
(C)无色界中不回心钝罗汉入外道天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注释】
此等穷空:此等,指原在不还天,后生于四空天之天人。穷空穷竭心境二者,欲令其空;或亦穷尽诸法,欲令其空。
不尽空理;空理,即真空之理;此真空之理有二层:一、相空之理,指人空与法空。二、性空之理,以如来藏性中,诸法之性本空。此天之天人由于不违此理,更横欲以定力销泯之,强令成空。
从不还天圣道穷者:为此谓天人本居于色界之不还天,修习圣道,然而却妄欲以定力穷空(穷尽诸法,欲令其空),因而令他从五净居天生于无色界之四空天,最后转生无色界之非想非非想处天。
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不回心,有二义:一、不及早回凡作圣;二、不回小向大。钝,钝根。虽是钝且不回心,但以其仍修圣道,故仍在此天证阿罗汉,只不过多经过了四空天的二十万大劫之周折,亦即比利根(于净居天成阿罗汉)者,须多修二十万大劫,方得证阿罗汉,因此多走了许多冤枉路。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无想,指第四禅所摄之无想天。诸外道天指无色界之四空天。
穷空不归:谓只一心修习有漏定,强欲穷尽一切法,令达于空,而不返归于无漏之正道之行。
迷漏无闻:漏,有漏天,有漏境界。闻,多闻,闻慧。谓迷于有漏境界,妄以彼有漏作无为想,以为究竟,而无闻慧,无有正智、正知正见,因而错修而不觉知。
便入轮转:指此四空天之天人于八万大劫报尽之后,便堕入轮回,故令其前多世辛苦所修,尽成泡沫。
【义贯】
此上所说之此等四空天的天人,强欲穷尽一切法,令达于空无,然实不能尽达如实真空之理,其中甚至亦有从五不还天而转生此天者,彼等天人虽本系修习如来圣道然于中途忽迷而强欲穷空,以是因缘而来生于此四空天者,如是一类,最后即在彼天,乘其穷空之力,断四谛惑、三十六品尽,证我空理,成阿罗汉道,此等名不回心钝根之阿罗汉。
其次若有凡外诸天人之天人从第四禅之无想天及四空外之诸外道天,一心修习有漏定,强欲以定力穷空而不归于无漏正智之道,迷于有漏境界以为真实究竟,无有正闻之慧,此辈天人于其八万劫天报受尽之后,便即下坠入于轮转,一切所修尽归泡影。
(D)结语
a.结语一:通于凡圣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地,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注释】
凡夫业果酬答:酬答,报答也。此谓诸天之天人,所受之福报虽然殊胜,但佛言:即使如此殊胜的天福,也不过是依于凡夫所修的有漏善业所得的果报(亦即,那天福不过等于是报答他过去所修的凡夫有漏业之酬偿而已,报终有尽,并非永恒,福报受尽仍须回下界受轮回苦)。
即是菩萨,游三摩提:谓即是菩萨寄位于天王之位,而游于三摩地。故所谓三界寄位诸天,即是菩萨之示现也;言寄位者,即以因缘而暂时寄居其位,非其久住之本位也。又游于三摩地,即是菩萨摩诃萨之游戏神通,或言游戏三昧;所言游戏者,自在之谓也;极言菩萨摩诃萨于三昧神通变化,已得大自在,犹如游戏之毫无挂碍,轻而易举、饶富趣味,自受法乐。
圣伦:伦,类,辈。谓圣人之类,即与圣同伦。
【义贯】
阿难,是诸六欲、四禅诸天上其中各各天人(天众)则是依于凡夫有漏业果之酬答(以其于因地中修有漏之戒定,而得获诸天之胜福,凡此不过是酬答其因地中所修善业之报而已),福报答尽之后,仍须散入诸趣而受轮回生死之苦。然而彼诸天之天王,皆非凡夫,即是大乘菩萨寄于天王之位,而遨游于其三摩地中之变化境界,彼诸天王即以此形相而渐次增进其所修证,终究回向圣伦所共修行之无上菩提路。
b.结语二:不出无色界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注释】
身心灭尽:无色界天之前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身境都空,是身灭尽;后二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则诸识不起,是为心灭尽;然以究竟义而言,其心识非实灭尽,只是以定力压伏之,令之长劫不起现行而已。
无业果色:业果色即由业果所生之色,亦即五蕴色身。四空天之天人虽无业果色,但却有定果色。定果色即唯识宗所说之法处所摄色中之自然所生色,乃业果色之对称;即指由禅定力所变现之色声香味触等色境;此类色法系以胜定力,而得于一切色法变现自在,故又称为定自在所生色,或简称定所生色、定所引色、胜定果色、自在所生色等。这些都是无色界天之天人,在以无色界定之定力灭较粗的业果色后,复依彼定力而产生的较细之定果色,以取代业果色。交光法师之《楞严经正脉》云:身心俱寂、依正皆空,圣眼观之,三尺识神,似中有也。故知,无色界之四空天天人,并非真正完全无色(无物),只是其色质较细、较下界为胜而已。
从此逮终:逮,至,及。从此逮于天寿终了。
无色界:无色界之天人为但凭定力,暂时现出没有明显的依报与正报之细色,并非真正证了五蕴皆空,永脱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永绝一切业果。换言之,乃是有漏戒及有漏定之善业力所持,暂时如是,天报受尽后仍入轮回。
【义贯】
阿难,是四空天之天人,以其定令其身心暂得相似灭尽,且令定果色之性现前,故暂无业果所生之色现出,从此以后便在此天中住于此无色界定,逮于天寿终了,名无色界。
(E)总结三界:迷本积妄而生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注释】
积妄发生:积妄,积聚妄业。发生,发生诸苦报。此谓,众生于一念妄动之后,复积聚诸妄业、趣三细六粗,而发生诸苦报。
妄有三界:妄有者,一、虚妄而有,故非真有;二、本不该有而有,故称妄有。故三界如是,虚妄而有,不应有而有。
中间妄随七趣沉溺:中间,指于虚妄的三界中。妄随,有二义:一、迷迷糊糊地随着。二、本无是事,而现有随,故称为妄随,而实无随。亦即:其随是妄,无随方真;是故《金刚经》云: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因此无法解脱。七趣,即六趣再加上仙趣。
补特伽罗:梵语,义为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于三界中数数(频频,无数次)取着诸趣而受生。又译为众生;所谓众生者,谓遭受众多生死也,故称有情为众生。
各从其类:各从其同类,而受同样之果报。
【义贯】
此三界一切众生皆以不了自己本妙觉性、本明真心,于一念妄动之后复积聚诸妄业(业、转、现、三细六粗等)而发生诸苦报之依正身,爰虚妄而有三界之相,且于三界中间虚妄境地中随着七趣沉溺,各种补特伽罗(数取趣)皆各从其同类而造相同之业、受同样的果报。
第十节四种阿罗汉趣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
【注释】
阿修罗:又译为阿素洛。《瑜伽师地论》中译为非天,古德解释说:以其有天福、但无天德,故称非天。旧译为无端正;《长阿含经》云:修罗生女端正,生男多丑。所以无端正是依其男性之容貌而得名。
四种阿修罗类:阿修罗依其种族,共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而分别属于天、人、鬼、畜四趣。阿修罗之种族虽有四种,但其性是一样多嗔、好斗。
【义贯】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卵、胎、湿、化(分属天、人、鬼、畜四趣之)四种阿修罗类。
①鬼趣摄修罗(卵生)
【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
【注释】
若于鬼道:指此类阿修罗,苦其前生在鬼道中。
以护法力:以护持佛法所得的功德之力。所言护法,如护经、护咒、护戒、护禅,或护如法修法之人。
乘通入空:通,神通。谓当其鬼趣报终之后,以善业力,乘神通入于空界而居。
【义贯】
此类阿修罗若其前生于鬼道中,以善显、善心而护持佛法所得功德之力,其鬼趣报终之后,以善业力,乘神通而入于空界,成阿修罗,此类阿修罗系从卵而生,乃鬼趣所摄之阿修罗。
②人趣摄修罗(胎生)
【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
【注释】
降德贬坠:降德,德行亏损称为降德。如色界天之天人,系以梵行清净持身为德;欲界天则少欲为德。若梵行不够清净,或情欲稍重,都是自降天人之德。贬,贬谪。坠,下坠。若天人之天德不足,来世即被贬谪到下界。
其所卜居:卜,选择;居,居处。他所选择的居处。
从胎而出:胎生者重情;此天人以情重故被贬,从而感为受胎生。
【义贯】
若有众生于天趣中,以降损天德而被贬谪,乃坠于阿修罗道,其所卜择之居处,以其天趣余报而得在须弥山侧邻于日月宫,此类阿修罗以其情重被贬,故感得从胎而出,属人趣所摄。
③天趣摄修罗(化生)
【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
【注释】
修罗王:表示这一类不是阿修罗众。
执持世界:譬如其力能驱役鬼神、施福、降福于人间,因此而左右世界,称为执持世界。
力洞无畏:洞,洞彻。无畏,无所畏。谓此类阿修罗以其神通力,能洞彻诸天,故得无所畏。
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四天,四天王天。《楞严经灌顶疏》云:梵王小千(世界)之主,帝释三十三天中尊,四(天)王(为)四(大)洲(之)都统,(皆)各有专司。修罗不摄,(于此中:无所统领,故)妒心起诤,欲窃其(领导)权,时来与(诸天)战。本(为)与帝释争权(其对象是帝释天),而四(天)王为(帝释之)先锋,四(天)王若战之不胜,方报帝释,帝释又复不胜,于是展转乞力(于)诸天,乃至梵王(亲自)出力助战。
【义贯】
有一类修罗王,能执持世界,其神通力洞彻诸天,故无所畏,乃至能与色界禅天梵王及忉利天主天帝释、四天王争统治天界之权。此类阿修罗以福德力大,故不受胞胎,系因变化而有(乃化生而生),属天趣所摄。
④畜生摄修罗(湿生)
【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趣摄。】
【注释】
别有一分:别,另外。一分,一部分。
下劣修罗:下劣,指其福报。
生大海心:心,中心。生于大海的中心。
沉水穴口:沉在水穴之口。
旦游虚空:白天到空界中供阿修罗王之驱使,故称游于虚空。
【义贯】
阿难,别于前三种阿修罗,另有一部分福力较前下劣之修罗,生于大海中心,沉于水穴之口,旦游于虚空以供修罗王之驱遣,暮则归于海水中而宿,以将息日间之劳役,此类阿修罗乃因湿气而有,属畜生趣所摄。
第十一节总结七趣
1.总结一:七趣虚妄因果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注释】
洎:及。
精研七趣:谓吾人若以智慧观察,精细研究此七趣。
皆是昏沉诸有为相:昏沉,其心昏沉。谓七趣众生皆是其心昏沉之惑,所起的诸有为业相。
妄想受生:随其妄想而受生。
妄想随业:更由妄想而随之造业、受报。
皆如空华,元无所著:元,同原,著着落、落实,亦即归于定实之处,称为着落。此谓,然此等七趣皆如虚空华,以其皆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故,原无有实际的生处或灭处(着落之处所)可得。
但一虚妄:全体只是一个虚妄的名相,并无实体。
更无根绪:根,根本。绪,头绪。谓完全没有真的根本之体或头绪可得。
【义贯】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及)阿修罗,吾人若以正智观察精细研究此七趣之缘由,实皆是众生自心昏沉闇钝之无明惑所起之诸有为业相,随其妄想而受生,更由与妄想相随之业而受报;然基于本妙圆明、无作之本心来看,七趣实皆如空华,乃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元本即无实际所著落的生与灭之处可得,全部但一虚妄名相,无实自体,更无根本亦无头绪可得。
2.总结二:随顺妄恶为因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注释】
不得真净:以三恶趣固然不净,四善道之净亦非真,以其思惑之种子系眠伏于其藏识之中,故仍未得真净也。
有名鬼伦:有,若有此三恶业。鬼伦,与鬼同伦,含鬼、地狱、畜生。此谓:若有杀盗淫三恶业的,便称为鬼类众生。
无名天趣:无,无此三恶业。天趣,含天道,以及与天道相近似之趣,如仙、修罗等。
【义贯】
阿难,此等七趣众生,以不识本心,妄自起惑造业而受此轮回,虽经无量劫,亦不得真正清净,皆由随顺杀、盗、淫三恶业故。反此三种恶业者,又则出生无杀、盗、淫之善趣。若有此三恶即名与鬼同伦(如地狱、鬼、畜),若无此三恶即名与天趣近似之天、仙、修罗等。以有无相倾夺、善恶相代,故起轮回性。
3.总结三:正定能除三妄惑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注释】
三摩提者:正定;此指首楞严三昧。
则妙常寂,有无二无:妙常寂,于本妙常寂之如来藏中。有无,三恶业之有与无。二无,二者俱无;谓不但有三恶业不存,连无三恶业也不存在于如来藏本妙常寂之体中。
尚无不杀、不偷、不淫:谓此等已发三昧之人,其心中凝然寂静,无有一相,连持戒清净的不杀、不盗、不淫之净相尚且不起(接下句云:更何况会犯杀盗淫等染污恶事)。
云何更随杀盗淫事:此句应接上句而言:怎么还会跟着凡夫、外道之人去作杀盗淫的染污恶事呢?(亦即,那是绝对不会有的事!)
【义贯】
若得因缘具足而妙发首楞严三摩提者,则得照见本妙常寂的如来藏中,三恶业之有与无,二者俱无,甚至连无二之性亦灭;如是照了,则悟知真如本性及自净心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等的净相可得,如是之人云何还会更随凡夫、外道而去遂行杀盗淫等染妄之事?
4.总结四:同业别业俱妄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注释】
各各有私:私,私造之别业。谓一切众生各各有私造之别业。
众私同分,非无定处:众,大众。私,个人。在大众与个人私造的同分之中,并非没有受报的定处,故是属别业而同报,以其业虽各自造,但性质同故,感得同分报。
自妄发生:自妄,自心虚妄。此谓,然此一切皆由自心最初一念虚妄而相续发生,并非由心外来。
生妄无因:生妄之因实不可得,若有因可得,即不能名之为虚妄;又且无明本无自体,故妄性本空,犹如空华,起非有因。
无可寻究:故诸妄实不可寻究,以其体本虚妄,若欲寻究其根源、来去,了不可得;一切唯一妄体,了即无妄。
【义贯】
阿难,若众生不断三恶业,则这些众生便各各有私造别业,因各各有私造之别业,在大众与私人的同分之中(同性质的各别罪业之中),并非无定处而同受果报(此即虽别业而同报)。然此一切皆是由于自心最初一念虚妄而相续发生,非从心外而来,然妄性本无自体故生妄实无因可得,是故诸妄无可寻究,以其本不生故。(因此,从最初一念之妄,乃至生起七趣依正及其轮转之妄相,皆本不生,无可寻究。)
5.总结五:正修须除三惑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注释】
勖:勉励。
三惑:杀盗淫之惑。
纵得神通:纵然由禅定力而得发起相似神通。言相似神通者,以其本修非由正因,故不得发起真实神通,但邪外之通,而与真实神通貌似而已。《楞严正脉》指这即是仙天之类。
皆是世间有为功用:彼等相似神通,全只是由世间有漏法所起的作用而已,并非无作妙力。
习气不灭:习气,指三惑之习气,若不除灭。
落于魔道:必定落于魔道。
虽欲除妄,倍加虚伪:谓一旦落入魔道,则虽想藉其本来之修行以除虚妄,只会妄上加妄。因为其修行本自虚妄,而欲想以妄除妄,只在倍加虚妄而已。长水子璇法师言:修禅不持戒,是即魔罗业,以妄修于妄,真实可怜愍。
汝妄自造:你所经历的种种妄境、妄果,都是你自妄心所造。
非菩提咎:并非佛所开示的菩提法之过;或:并非菩提自性之过;谓佛体无过也。
【义贯】
阿难,汝应勖励真修行人,若欲得无上菩提,最要者须断除杀盗淫三种迷惑之行。倘若不除尽此三惑之行,纵由禅定之力而得发相似神通,皆是世间有为有漏之功用,非是无作妙力所成;若三惑之种现习气不灭,终必落于天魔外道;一旦落于天魔外道,虽欲藉其修行以除其所身处之妄相,即倍加虚伪,(以妄除妄,即妄上加妄),如来说此等为可哀怜者;然而汝所经历的种种虚妄皆是你自心所造,非菩提之过咎。
6.总结六:邪正之判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义贯】
若能作是说者(即劝人欲得菩提,要先除杀盗淫惑),此人是代佛宣扬正法,名为正说;若作其他说者(如言杀盗淫不防修行,或赞叹杀盗淫,妄言善恶法皆是清净,不须断除),是人即是宣扬魔王所说。
第三篇五十阴魔(破魔证通)
第一章习禅须知魔事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于师子床,揽七宝几,回紫金山,再来凭倚,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有学缘觉、声闻,今日回心趣大菩提无上妙觉,我今已说真修行法。汝犹未识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或汝阴魔,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又复于中得少为足,如第四禅无闻比丘妄言证圣,天报已毕,衰相现前,谤阿罗汉,身遭后有,堕阿鼻狱。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
【注释】
罢法座:罢,去、离也。谓欲离法座而起。
于师子床:师子,同狮子,表无畏,以如来作无畏说故。床,禅床,即法座。
揽七宝几:揽,持,按也。七宝,即七圣财:信、戒、闻、惭、愧、舍、慧。几,小桌。
回紫金山:紫金山,指如来的丈六金身,以如来全身如紫磨金色故。山,喻如来定慧高深、坚固、不可动摇。
凭倚:凭,同凭,靠也。谓靠着禅床。
真修行法:澫益大师(智旭)于《楞严经文句》言:所谓真修行法只是返闻一门;今有大德亦承此说。至若长水子璇法师于其《首楞严义疏注经》中,则言: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内戒外咒,兼前正解,似较为圆满。再者,依全经脉络言之,所说的真修行法应是:先明心见性、次依于本性(如来密因)而净持禁戒、再修持大佛顶神咒法,以得首楞严三昧(达修证了义之境),复依首楞严三昧力,断惑证真、入五十五位(圆满诸菩萨万行),逮于佛地、于一切事究竟坚固(得首楞严)。如是方顺于佛经,而离一偏之见,亦非一家之言。
奢摩他:止,亦即自性本定不动之性。
毗婆舍那:观,亦即自性本觉能观之慧性。
微细魔事:以修楞严大定者,其心行已细,故所现魔事亦必微细,不易察觉、不易了知。
洗心非正,落于邪见:洗心,指以禅定水洗涤心垢;换言之,即是灭除杂乱心相,而入于灰心泯智之禅定,不以智慧观照。非正,非有正知见。如是则极易为魔所引而落于邪见。
或汝阴魔:阴,五阴。有时或是你自己五阴所起之阴魔,并非外魔。
或复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这些都是外魔。
认贼为子:子,喻自己最宝爱的人。把贼人当作亲子一般地宝爱他。比喻二种:一、以自所证者为圣证,未得言得;此种境界实是贼境,夺功德财故,非可宝爱。二、认魔为圣(为佛、菩萨)愿以身命供养、言听计从;此为另外一种贼境,能劫夺行者之法身。
无闻比丘:义为泛称没有闻慧的比丘,不过这也是一位比丘的名字。《大智度论》云:有一比丘,师心自修,无广闻慧,不识诸禅三界地位,修得初禅,自谓初果;乃至四禅,即谓四果。命欲尽时,见中阴相,便生邪见,谤无涅槃,罗汉有生。以是因缘,即堕泥犁狱中。
衰相:天人之天寿将尽时,有五种衰亡之相出现,即所谓天人五衰:一、花冠枯萎;二、衣垢,三、体臭,四、腋下出汗。五、不乐本座。
谤阿罗汉,身遭后有:谓谤佛如来打妄语,因为佛既说阿罗汉是不受后有的,而他(此天人)现在既已证到四果圣道,为何还会有衰相现前,而再受后身,复堕轮回呢?
【义贯】
即于此时正当如来将欲罢法座,离席而起时,乃于师子床上揽按七宝几(讲经桌),回其如紫金山之身,再来仉倚法席(又再坐下),而普告大众及阿难言:汝等尚未证圣道的有学缘觉及声闻众,今日已经回小乘心趣向大菩提无上妙觉之道,而我今虽已为你们阐说了真修行法,然而汝等犹未能识别修习自性定慧之奢摩他(无止而止)及毗婆舍那(非观而观)中之微细难觉之魔事,故当魔境现前之时,恐汝等仍不能识知。若光欲以禅定水洗涤心垢,灭除心相而入于灰心泯智之定中,此非有正知见,极易为魔所趁而落于邪见,且认邪为正。一切魔事,或是由汝自五阴魔所生,非为外魔,或复天魔所作、或是著鬼神之境,或遭魑魅精怪所弄,然行者若心中不明识究竟是谁造成的境界,便会认贼为子(把有害的人当作可爱的人)。
又复于世间禅中,以得少为满足如,例过去已得第四禅之名为无闻比丘者,便于得四禅后妄言他已证得圣道(阿罗汉道),并谓入第四禅即是入涅槃。后来在他四禅天的天报已毕,五种衰相现前时,方知自己将死,便反而谤佛为妄语,言阿罗汉不受后有,而他今既已得四果之无生,且已入于涅槃,为何却再从涅槃出,而身遭后有将复受轮回?可见实在并无涅槃,而阿罗汉亦非证无生;这位比丘以此谤佛、谤法、谤僧之罪,即堕阿鼻地狱受苦报。
阿难,汝应谛听,吾今为汝仔细分别解说禅定中五十种魔事。
【阿难起立,并其会中,同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慈诲。】
【义贯】
阿难即起立,并其会中,同是有学者,欢喜顶礼,伏听如来慈诲。
【诠论】
本经的基本架构,可说是:从破魔始,至破魔终;因为自阿难示堕、文殊将咒解救(此即是破魔之始)至阿难请示修定(因为光持戒,定力不足,境界现前,便把持不住,因而堕落,成就魔事);佛方便示导,历七处破妄(七处徵心)、十番显见、示十八界皆本如来藏、二十五圣自证境界、重说大咒、开示建坛、结界、修楞严大定之法、详述四种明诲、大乘六十位修证之真菩提路、细述三界十习因、六交报,及四生、七趣种种众生(种种地狱、十种鬼趣、十种畜生趣、十类人趣、十类仙趣、诸天趣欲界六欲天、色界四禅诸天、无色界四空诸天,以及四种修罗趣),至此,圣凡种种境界,以及信、解、悟、修、证、果之真菩提路亦皆开示明白;接下来的五十阴魔,详论五十种禅定中的魔境,及破除之法,可说是达到本经的最高潮处,对修行人或习禅者来讲,也是最最重要、最为实用的地方。
因为本经始自以神咒破魔,中间七处破妄,及四种清净明诲、四加行、乃至详论六道诸趣时,其实也皆是在破斥:或破魔、或破邪、或破妄;而各种邪妄,亦正是魔因。故《大智度论》论云:除诸法实相外,皆是魔事。以不出魔数故。然而以上所破斥之邪妄境界,并未像最后这一节五十阴魔中所说的,那么详尽、实际。修行菩提或习禅者,对于此部分,不可不知,不可不深入解了、奉行,否则习禅必然魔事重重,而菩提必定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