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一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沙门释成观撰注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注释】

楞伽:楞伽是山名,也是城名,以此城在楞伽山顶,故以山名为城名。楞伽为梵语,中文译为不可往、不可到、难入。因为此山城极高,原为夜叉王所据,在此啖食生灵,无路可通,无神通者不可往,故名。又楞伽山在今之锡兰岛上,锡兰古名斯里兰卡(SRILANKA),其中兰卡即为楞伽之今译。再者,以佛在龙宫说法后,自龙宫出,降服夜叉王,即于此山城开演此大乘无上经典,故以楞伽为经名。又,此经乃佛以自证境界,为诸大菩萨开演之无上圆顿法门,非凡愚可入,故名不可入。

阿跋多罗宝:阿跋多罗宝是梵语,中译为无上。阿跋多罗宝即是无上宝。以佛在此经中所开演之五法、三性、二无我、八识,会归于唯心现境界,乃为无上之法宝,故名此经为无上宝。

经:梵语是修多罗(Sutra),中文译为契经,简称为经,义为契合、贯通。谓上契佛心自证境界,下契众生根机。如是佛心与众生心得以贯通,故名为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注释】

宋:为刘宋,非赵匡胤所立之赵宋。刘宋系在晋末南北朝,为南朝之始,乃刘裕所立,故史称刘宋,其年代为从西元四二○年至四七七年。

天竺:印度古译名。

三藏:经、律、论为佛法中之三藏教典。后世乃以通达三藏教典之法师名为三藏,或三藏法师。

求那跋陀罗:汉译为功德贤,中天竺人。因他好学大乘,故号为摩诃衍(摩诃衍汉译即是大乘之义。)求那跋陀罗法师于刘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西元四三六年)时,从海路来广州。广州刺史车朗,表奏文帝,文帝遂遣使迎至京师,深为崇重,京城大臣多师事之,并请讲《华严经》。

法师以不精通华语,引以为憾,便乞求观音菩萨为他增加智力,后夜里梦见有天神替他换头,于是遍通华语,便为众开讲《华严》。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注释】

一切佛语心:一切佛语就是一切诸佛所共说之法门。心是精要之义,以此品乃集一切诸佛所共说之法门之最精要者,故名此品为一切佛语心。

又,诸佛所说法门之最要者,无非心地法门。故《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故心为一切佛法之本,是故名此品为一切佛语心。

又,此经共四品,即是四卷,每品皆名为一切佛语心品,这是本经最大的特色。这表示诸佛所说之法门原无二致,又表示此无上圆顿法门,乃大菩萨顿修、顿证、顿入佛地之不二法门,故各品皆同一名,此不二之义也。

品:即卷、目之义,等于现代所称之章、节。

之一:即第一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

【注释】

如是我闻:我是指阿难尊者,谓此经为我亲从佛闻。佛将入涅槃,阿那律教阿难问佛四件事:佛灭度后,佛弟子依谁而住?以谁为师?结集经典时,一切经首当安何语?恶性比丘如何处之?佛答:依四念处住;以戒为师;当来结集经时,一切经首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大众俱;恶性比丘,默而摈之。

一时:因印度与中国记载年代之方法不一样,故但称一时,亦即:在某一个时候之义。

佛:梵语佛陀,中译为觉或觉者。觉,即是离念、无念之义。故《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此即以达无念,名之为佛;若有念,则不名为觉,故《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无始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又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故知离念方名为觉,有念则不得名为觉者。又觉有三种意义:一、自觉:觉知自心本无生灭,是故心体离念。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是真如,亦以此法令众生觉。三、觉行圆满:以上二觉皆达究竟圆满,故称觉行圆满。

又,以此经言之,所谓觉者,则为觉自心现;以心外无境,一切唯心所现,若于此觉了,则名为觉。

南海滨楞伽山顶:南海滨,以楞伽山所在之锡兰岛位于印度南方之海中,故称南海滨。楞伽,义如前说。

大比丘僧:大是形容名高德著。比丘是梵语,有三个意义:一、怖魔,二、乞士,三、净戒。僧梵语全文是僧伽,简称为僧,意思是和合,或众。因僧团是众所和合,故名僧伽。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之略。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为有情,合称觉有情,意义为:求觉的有情,及欲令有情觉悟之人。此即上求下化之义。

俱:在一起。

从彼种种异佛刹来:从各种不同的佛土来。异是不同。佛刹即佛土。一佛土即是三千大千世界。

【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

【注释】

菩萨摩诃萨:摩诃,梵语,大的意思,合称:大菩萨,通常是指住、行、向三贤或登地以上的菩萨。尤于此经乃专为根熟或地上菩萨所说,故与会当机多是登地之大菩萨。

三昧:梵语三摩地(Samadhi),音译为三昧,乃一音之转。三昧为正受之义,俗称为定。三是正,昧(摩地)为受。正受者,谓一切受不受。一切受者,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或称苦、乐、舍三受。何以一切受不受名为正受?以此一切受皆为依于意识取著分别六尘而有,修定者必须离于六尘之妄想分别取舍,故无所受,其心得于正定,名为三昧正受。

自在:解脱、无碍之义。

神通游戏:其神通变化已达到自在无碍之境,故有如游戏一般;又以其无所著故,故其视神通如游戏。

上首:即是为首之义,亦即居大众中之主位。

一切诸佛手灌其顶:灌顶为等觉或十地菩萨,受佛职位之仪式。有如王子在登基受王位前,由前王以水灌其顶;法王子(菩萨)亦如是,于十地中,由法王(诸佛)亲手以一切智水灌其头顶,令得一切智,与诸佛无二,而得成佛,即授其佛之职位。佛之职者,谓度一切众生;佛之位者,谓佛果菩提。

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此为倒装句,其序为:善解自心现境界之(其)义。自心现,谓一切法唯是自心所现,外境实无,以心执著故有,不执即无,故一切境唯在一心之用,故称自心现。菩萨修行达此境界者,称为通达而善解自心现境界。此实为本经一经最重要之大旨。

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谓:为度种种众生,皆观其种种心色不同,而以无量度化之法门,各随其类,于十方佛土中普遍示现,而度化之。种种即各种之义。心色即是色心;色即是色身,故心色即是身心;以一切法由心所造,众生色身之别亦由其心,故先言心,后言色。种种心色即是《金刚经》所称之四生九有,以六道四生众生之身心皆有所区别故。

【诠论】

此句谓大慧菩萨已得大神通智慧,为度众生,能化身千百亿,化成与其同形同类,然后以无量方便法门度化之,此即菩萨四摄法中之同事摄。此亦即《金刚经》所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此为菩萨之大机大用,亦即《普门品》中所云: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乃至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佛在《大般涅槃经》中亦自说于因地为菩萨修行时,为度某类众生,常示现与其同类,而度化之,如为度鸽子,则示生为鸽身,乃至示生为鹿、牛、羊、猪、蜜蜂、昆虫等,乃至示现生为聋、盲、闇、哑、贫穷、屠夫,以至生于边地、外道,而度化之。然此等示现皆为菩萨以大悲愿力之所成就,非是菩萨有此等罪报也。又,菩萨为何随类现身,以同事摄摄化众生?此有二义:一、以众生皆著我相,若示与其同,则容易摄化;二、此亦菩萨之修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亦是修行随顺众生,即十大愿王普贤菩萨之第九大愿:恒顺众生。

【注释】

五法:即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自性:即三种自性: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亦即唯识学上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识:即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二种无我:即人无我与法无我。

【诠论】

此段赞大慧菩萨于此诸法已究竟通达。上之自心现境界乃一经之总纲,此四类法门乃此一经之别目。佛所说种种法门,不外此一纲四目。

【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注释】

尔时:那时。

摩帝菩萨:摩帝即三摩地,意义为正定;以此菩萨主定,故名摩帝。定与慧乃为一体,而大慧菩萨主智,故摩帝菩萨常与之共行。

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游字非为游玩义,乃现身度生之义,由于此二大菩萨已得自在神通,故视于十方佛土度生有如游戏、或旅游,故云游。

承佛神力:以下大慧菩萨要以偈赞佛,所赞者,为法王之境界,非大慧菩萨所能得知,故须承佛威神方能知而赞叹。

偏袒右肩:偏袒是袒露之义。佛制将袈裟搭在左肩,露出右肩,表示恭敬,称为偏袒右肩。《释氏要览》引《舍利弗问经》云:于何时披袒?佛言:随供养时,应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福田相故。随供养,例如见佛、礼佛、问讯、入众等时候,须偏袒右肩以示恭敬。作福田,如临斋、坐禅、诵经、入聚落、树下坐时,令人见田相端严,故须通披。

右膝着地:又名胡跪。胡是西方人之义,以此礼乃西天之仪。右膝着地为单腿高跪之姿势。

偈:梵语偈陀(Gāthā)为一种文体,译为颂。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且字数有一定,如为三言、四言、五言之偈等。又,偈颂常用来赞美之用,亦有用来说法者。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义贯】

一切世间之法,本离于生灭,其生灭之相犹如虚空华,如来以智照了,不得其有无、来去、生灭等相,究竟远离一切二法之情计。然佛愍众生迷物执妄,故而兴起大悲心而普为济度,令离于此虚妄有无之法,而得证法身。

【诠论】 此偈赞佛离于凡夫妄见。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注释】

一切法:指世出世间、内外、根尘识等诸法。

心识:指心意意识而言。

远离:谓本性即离,当体即离,非作而令离,如二乘之所为。

【义贯】

一切诸法本来如幻如化,不可执取,其性本远离于心意识之分别取著,如来以智照了,故于一切法不得有无、来去等相;然以二乘之人虽离我执,犹未达法空,故执法为实有,是故见有生死可离,有涅槃可证,不得究竟。

又,唯识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虽已达境空,犹执心为有,亦未达究竟。佛以愍此等权小之机,故而兴起大悲心,广为济度,令见实际。

【诠论】 此偈为赞佛离于二乘、权小之谬见。

【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注释】

断常:为外道之邪见。断谓断灭,谓死后即一切皆无,所谓一了百了。常谓一切永远如是,恒常不变:如生为人,生生世世皆为人,如生为猪,生生世世皆为猪。又,执常论者,多执一切皆为大自在天所造,故一切恒常不变。此断、常二见,皆为拨无因果,与一切法因缘生之正理相违,故称邪见。盖若执此二见,则无因无果:若执断见,则计虽造善造恶,亦无来生受果报;然实有果报,因果昭然,故知此断见为非。若执常见,则计一切皆由大自在天所决定,一切法无论如何皆常恒不变,如是则亦同于无因无果;然实有造恶堕生死,修道而出轮回、证圣果者,故知一切皆在众生自心为之,非由大自在天一人所造。此断常二见即所谓拨无因果者,执此二邪见者,其罪甚重,死后当堕地狱,以其坏一切法故,不但坏世间因果,亦坏出世间因果,如是则无人修行;不修行,则众生永无出离生死之期,是为断善根佛种,故学佛人最须远离此二见。

【义贯】

佛已远离于外道之断常二种邪见,观了一切世间恒悉如梦,亦如梦境,乃唯自心所现,本离于断常二相;佛以无上正智照了。故于一切法不得有无断常二相。然而佛以怜愍凡夫外道执断常邪见之人,自害害人,当受大苦,故而兴起大悲心而度化之。

【诠论】 此偈为赞佛离于外道邪见。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注释】

人法无我:即人无我与法无我,亦即人空及法空。此为佛与大菩萨所证之境界,已超乎二乘之人无我,而达法无我,因此人法双空。无我即是空义,亦即不执为我、我所之义。

烦恼及尔焰:烦恼即烦恼障,亦即是事障。尔焰为梵语,即是智障,亦称所知障,此为理障。此理事二障断尽方能证人空、法空:烦恼障尽时,证人空(人无我);所知障断尽时,则证法空(法无我)。

【义贯】

佛如来以智证知人及法二者皆无我;故如实了知烦恼障及尔焰(所知障)之本性常自清净、无相,了无能证所证、能断所断等之能所二相。菩萨于断证虽已造极,然能所之相犹昭然未泯,故仍未达究竟,佛因是而兴起大悲心而教化之,令境空心泯,速入佛地。

【诠论】 此偈为赞佛已离菩萨微细之能所断证二相。

【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

【注释】

一切无涅槃:涅:即是灭度义、谓灭生死、度烦恼;亦即寂灭,离生死、出三界,得解脱之义。一切无涅槃,谓一切法其自性本来涅槃,本来空寂,无有生起,既无生起,则无有灭,因此不用更求寂灭,否则即是头上安头,一切法当体即是涅槃寂静。此是佛所自证之极理,是故能够度而无度,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无有少法可得。

无有涅槃佛:意即无有证入涅槃之佛,或无有在涅槃之佛。第一义:若有证涅槃之佛,则佛有能证、所证,则不得谓为佛,以佛已离一切相故,故《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一切相皆离,更何况能证所证相,因此不可谓有证涅槃之佛,故偈云:无有涅槃佛。第二义,无有在涅槃中之佛:若佛在涅槃之中,则不能大作佛事,度化众生,若不度生,则不得谓为佛,因此说无有涅槃佛,此则赞佛度生无尽也。

无有佛涅槃:从来没有一尊佛是入于涅槃的。因佛已证一切法皆自性涅槃,因此不更须再证入涅槃,否则即如上所言之头上安头,床上架床,而成二乘之颠倒。以此之故,佛不用再入于涅槃,即于生死而见涅槃,此即《大般涅槃经》中所明之无相涅槃,亦即不用取涅槃相而涅槃,以佛已离一切诸相故,连涅槃相亦离。此句之第二层意义为:佛以如是大智,而起大悲度世,是故诸佛皆不究竟涅槃,此即上偈所云: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盖佛已自证一切皆自性涅槃,则不见有众生、烦恼、生死,如是佛亦可入于涅槃矣;如佛初成道时,即因此而思欲入于涅槃,然念众生犹迷诸法自性,枉受辛苦,故不入于涅槃,而由梵天王之劝请,转于正*轮。是故,佛以大悲故,皆不究竟涅槃,故云: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觉所觉是能觉与所觉。能觉即是指佛,所觉即是指涅槃理,亦是泛指一切佛所证之理。此谓:佛已远离能觉与所觉,是为总结佛已离能所之相。盖佛名觉者,今既连能觉、所觉皆离,是故《金刚经》云佛于阿耨菩提为无有少法可得;若有少法可得,乃至少许觉相,皆是能所炽然相待,未能达于自觉圣智法性真身,是故佛名无所著等正觉者,以此。

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无有即是无。若,语助词,亦可当或之义。简之,若有若无有,亦即有与无之义。此二句合谓:佛于有与无两者,悉皆远离。有与无,可指上述之外道所执断常二见,亦可指凡小之见有见无:凡夫见有,是故贪爱生死;二乘见无,是故憎生死爱涅槃。简言之,一切凡愚邪小之断常等见,皆本于有无二法,扩而言之乃至四句及六十二见、一百零八见,皆从见有见无而生。是故宗门谓离四句,绝百非者,以此,以断妄想根本故。

【诠论】 此二句为赞佛于有无等二边之见,悉皆远离。

【义贯】

佛已自证一切法自性本来涅槃,是故一切法无有更须涅槃者:是故无有一法名为涅槃且为佛所证者,亦无有一人名为佛而能证于涅槃者。如是,佛则远离于能觉与所觉,及一切能所相。乃至若有、若无有等,是一切二边之见,悉皆(俱)远离。

【诠论】

此段第一句一切无涅槃是总说,下二句: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是别说,即再分别说明一下佛所自证的一切无涅槃之结果:因佛已证一切无涅槃,是故离能证所证相,而无有证得涅槃之佛,亦无有佛入于涅槃。

复次,一切无涅槃是总说佛已离于能证所证,下二句则分别说离于能证之佛、与所证之涅槃,亦即是谓无有一法名为涅槃而为佛所证者(此明离于所证之涅槃),亦无有佛而能证于涅槃(此明离于能证之佛)。至此一切能所皆悉已离,以连能证之佛都离,又有何物不离!是故接下去说:远离觉所觉。

复次,有恶心邪见愚痴之人,取断灭见,见有实法,而谓佛实入于涅槃,而取灭度而佛实不涅槃,亦不取灭度,以佛已证能所双泯故,若言佛有实涅槃者,是为谤佛。此不但谤佛无有大悲,弃舍众生而取灭度,亦复谤佛犹有能证所证,未达究竟,是则于佛之悲智二者起双谤,是故佛于《大般涅槃经》中云:若有人言佛有涅槃者,为魔伴党,非我弟子。然佛之所以示现入于涅槃者,乃为度化愚痴之人,令见有涅槃可入,而不复乐于生死流转,因此勤修道业,得出离故。而佛实不入于涅槃,以法身常住不灭故。是故六祖大师言: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亦是破斥凡小邪执也。

【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注释】

牟尼寂静观:牟尼即释迦牟尼佛。寂静观,即以寂静无念、无分别之心观于一切法。盖佛已离于能所等一切相,故其心究竟寂静无念,无有作意,而其观于一切法者,则为清净之无功用行。再者,前面最初赞佛离于凡见,最后赞佛离于佛见,如是一切见尽,故其心廓然如虚空,亦如虚空之寂静,故能以此寂静心观于一切。

是则远离生:此谓以如是离于诸相诸见之寂静心观于一切法,如是则能远离生灭等相,而证得无生灭,得无生忍。生即是生灭之略。

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不取是不执取,取,即十二有支中爱取有之取支。今世后世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略称,以顺偈文字数故略。净即清净。此二句承上言:若人能远离于生灭等相,证于无生,是则名为不执取一切法,不得一法,不得五蕴、六尘、乃至十二入、十八界等,如是不取,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悉得清净,而证于清净法身,无有少法可得。

【义贯】

此四句偈合言,则有二义(一),以佛已泯绝能所等相,是故唯有吾佛释迦牟尼如来,能以离一切相之寂静之心而观于一切法,如是虽本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如是则能远离一切虚幻生灭之相,证得无生灭。是亦名为不执取一切法,以见一切无有生起故,故不可取著;以此之故,佛如来今世后世三世皆净,无所著,等虚空。(二)、若世人能如释迦牟尼如来以寂静无所有之心观于一切法,是人则能远离于一切生灭之相,证得不生灭,入无生忍;如是则名为不执取一法,以不取故不有,于是今世后世常得法身清净,无有染著。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谘尊中上。】

【注释】

自说姓名:因大慧菩萨为从他方佛土来,非释迦佛常随之众,故于以第一义谛偈赞佛之后,恐海众有疑:此何人斯?而能作如是狮子吼!是故自说姓名。

百八义:为一百零八个问题,此为求其整数,并非正好一百零八个问题。又,百八,通常指其数之多之义。又,一切众生之迷情,皆由百八烦恼而起,而百八烦恼则由于心中有百八之疑惑,若此百八之惑得解,则烦恼自然寝息,故大慧菩萨以百八疑为问,请世尊决疑解惑。

仰谘尊中上:仰为敬仰之义,谘(zī动①同咨。征询;商议【consult】国有大政,必议之于前训,谘之于故老(《后汉书》)。又如:谘事(询问政事);谘析(商讨辨析);谘谋(商议谋划)②通资。供给【provide】。如:谘酒(敬酒))为咨询,请教之义,仰谘即为恭敬地请教。尊中上即一切尊贵人中之最上者。

【义贯】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为欲通达于大乘之理,今以一百零八问题(义),恭问(仰谘)于一切尊贵人中之最上者。

【世间解之士,闻彼所说偈,观察一切众,告诸佛子言: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

【注释】

世间解:为佛十号之一。佛之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间解谓佛于世间之一切法性、法相、因缘、果报等,无不解了。

佛子:有二义:一、泛指一切佛弟子,以佛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故。二、特指菩萨而言,盖佛如父、菩萨如其子,以菩萨为能绍隆佛种,故名佛子。又《法华经譬喻品》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故称佛子。

咨所问:咨,任也。咨所问即随你问。

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即我当为汝说佛如来所证之自觉圣智之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注释】

承佛所听:承,蒙也。听,许也。谓承蒙佛之听许他发问一百零八个大问题。

顶礼佛足:顶礼即五轮着地。前面大慧菩萨在开始以偈赞佛时,仅是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现在却顶礼佛足,为什么?因此时佛已应许他发问一百零八问题,且佛说他将以自觉圣趣之境界回答这些问题。佛自说自证境界,这是稀有殊胜的因缘,大慧菩萨为感激佛之悲怀,故顶礼以谢。又,诸佛皆在楞伽山说自证境界,今释迦佛亦如前佛所行而于此说自证境界。

【云何净其念?云何念增长(1)?】

【注释】

云何净其念:云何即如何。念,即是意,或心,或心念。此第一个问题为最紧要者。盖一切修行最主要者为如何净其心,《维摩诘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又,念亦可作妄念解,若妄念净,则法身清净,此即是问如何以定水洗涤妄念。复次,若能净念,则得离念,离念无念,则与佛等,而名为觉,以无念心体即是法身,以法身离念故。是故若知如何净其念,即是知如何达于无念,入于佛地。是故六祖言: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是故大慧菩萨百八问中,以此为第一问,以上通佛地故。

云何念增长:增长为相续不断之义,有如枝桠蔓延,绵绵不绝,众生心念亦复如是,与日增长念念相继,无有间断。前面问菩萨如何修行自净其心念,以达无念,而证佛法身。然菩萨修行,为度众生故,是故第二问即问众生之心念或妄念,为何念念增长,不见减少,以致心不得清净解脱?此即六祖所云: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若得知众生心念为何相续不断,则不但可为度生之资,亦兼以自利也。

【云何见痴惑?云何惑增长(2)?】

【注释】

云何见痴惑:即是洞视,照见。痴惑即是无名惑。见痴惑亦即是断无明惑,然此为大机者言,故非如小根机者之制之令断,而是照见透达其体非有无,是故言:了知而已,不必更断,即是此意。

【诠论】

云何见痴惑,乃是问菩萨修行时如何断惑,盖以断惑方能证真。下一句云何惑增长乃是问众生因何会起无明惑,而念念增长,无有尽期?此句魏译本作:何因有迷惑,则是问一切众生无明惑之起因。

综合而言,此四句偈,则前两句言:云何众生于其本来无念之心体中,而有妄念产生、增长?及如何净此妄念?接下来两句言:此最初一念之妄动,又如何发展成无明妄惑,及如何断此惑?

【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3)?】

【义贯】

佛如何于诸刹土(佛土)中,化现种种相,度化众生及诸外道?

【云何无受次(4)?何故名无受(5)?】

【注释】

无受次:即是无觉无受亦无次第之真空理定,此为佛定,故无有次第之相可言,故除佛外无有能入者,亦无觉受之相,以凡小之定皆仍有喜、乐、舍等相,以依于心意识故。

无受:即是灭受,亦即二乘之灭受想定,或称灭尽定,亦名第九次第定。此定名为第九次第者,盖为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定)之上,此九种定为有一个接一个,次第而上之序,故名九次第定。此处无受而不如上句之言无次第者,即说是无受且依次第而得之定,亦即是凡小之灭受想定,非如上句之佛定。

【义贯】

如何是佛之无有觉受之相,亦无有次第之真空理定?又如何方是二乘之灭受(无受)想之第九次第定?

【诠论】

此为问佛定与二乘定之差别。

【何故名佛子(6)?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7)?】

【义贯】

菩萨何故而名为佛子,菩萨依教修行便能得解脱,解脱以后,到哪里去了呢(至何所)?既有解脱,一定有系缚,则迷时谁受缚?悟时又是谁得解脱?

【何等禅境界(8)?云何有三乘(9)?唯愿为解说。】

【注释】

何等禅境界:境与界须分开讲。禅境,为禅观所缘之境;界为界限,指此等所缘境之界限、范围。盖修习禅定必须作禅观,而禅观又必须有所缘之境:如修四念处观,其所缘境为身、受、心、法;修十一切处则缘青、黄、赤、白四种颜色;修四空定则缘空、识等;其它如白骨观缘骨相及其白色,九想观缘死尸变异坏灭相,以及慈悲观、净土十六观等。此等观境必须有界限,不可漫无止境,是故此句魏译本作:禅者观何法?简述此句之义为:修禅定应观何等境?其界限、范围为何?

云何有三乘: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乃为欲令众生入于一佛乘,为何又说有三乘?为何不直说唯一佛乘,唯此为真,无若二若三?

【诠论】 此问究竟与方便,权与实如何相融?

【缘起何所生(10)?云何作所作(11)?】

【注释】

缘起何所生:佛说一切法因缘生,是名为缘起。然此能生一切诸法之因缘,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云何作所作:作所作即能作与所作。谓一切法既然因缘所起,为何还有能作与所作。

【诠论】 此二句问善恶缘起,及所作业果。

【云何俱异说?云何为增长(12)?】

【注释】

俱异说:外道之妄执多端,然不出于有无四句。四句者为: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俱即是亦有亦无之双亦,异即非有非无之双非,然此四句皆以有无为本。

增长:外道以四句为本,展转增长而成百非,故称增长。

【义贯】

外道之有、无、双亦(俱)双非(异)四句为从何而来,又此四句又如何增长发展成百非,及一切邪见,令人增长痴惑?

【云何无色定(13)?,及与灭正受(14)?】

【注释】

无色定:为无色界之四空定,为凡夫之最高定。

灭正受:灭为小乘之灭尽定;正受为三昧正受,义为正定,以其为小乘圣人所修,故为正定,以别于凡外所修四空定之为邪定。

【义贯】

凡外所修之无色界四空定,与小乘圣者所修之灭尽定之三昧正受,有何差别?

【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15)?】

【注释】

想灭:为凡外所修之无想定,此定抑制意识,令不起现行,而现出无想之状态,故称想灭。

何因从定觉:凡外修无想定,灰心泯智,命终后,可感生无想天,寿五百劫;其寿将尽时,又于定中有觉想生。此问:既然已灭了想,而入于无想之定,为何于寿将尽时,又会从定中生出觉想?

【义贯】

凡外所修之无想定(想灭),其行相如何?又,无想天之天人于寿将尽时,何因又令其从无想定中生出觉想?

【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16)?】

【注释】

所作生:所作即禅定所起之神通妙用;生即生起。

进去:即往来。

持身:即持身不动。有二义:一、谓恒于定中;二、谓菩萨能身不离本处,而于各恒沙刹土现身度生,此乃得意生身之谓也。

【义贯】

为何从禅定中,有种种神通妙用(所作)生起?又为何此神通能令菩萨往来(进去)诸佛刹土,且又能令之持身不动,不离本处?

【诠论】

此二句为问从禅定所起之神通妙用之行相。

【云何现分别(17)?云何生诸地(18)?】

【注释】

云何现分别:此问如来如何现身说法,而分别诸法之种种性相差别?

云何生诸地:诸地即菩萨之十地。此问:菩萨云何而得悟入于诸地?此句唐译作:云何入诸地?

【义贯】

如何现身说法,而分别诸法之种种性相差别?菩萨如何而得悟入(生)于诸地?

【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往生何所至(19)?】

【注释】

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亦即三界。

何处身云何:应作何处、身、云何,亦即何处?(以何)身(及)云何?。义为:此佛子破三有时,是在何处破?以何身破?及如何(云何)破?

往生何所至:谓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后,又往何处去受生?

【义贯】

能破三有而出三界的人是谁?此佛子在破三有之时,是在何处破?以何身破?又如何破法?且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后,又到何处去受生?

【云何最胜子(20)?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21)?最胜为我说。】

【注释】

云何最胜子:最胜为佛,最胜子为佛子,亦即菩萨。此问:如何才能入菩萨位,为法王子?

【义贯】

如何才能入菩萨位,堪称为最胜子?如何才能得神通,及身心自在之三昧?三昧之心相为何?希望最殊胜之法王为我解说。

【云何名为藏(22)?云何意及识(23)?云何生与灭?云何见已还(24)?】

【注释】

藏:即藏识,亦即第八识,阿赖耶识;以阿赖耶为我爱执藏,故名藏识。又此识亦是贮藏一切善恶业习之体,故名为藏。

意及识:意即第七末那识,又名第七意识,故简称意。识,即第六意识,以其功能为以了别为主,故简称识;识者,识别也。

云何生与灭:此问七识为何有生灭?

云何见已还:见是指七识缘自心与外境诸法,而生起诸见。见已还,是指既起诸见之后,如何此诸见又于刹那之间还归无有?还,亦即灭之义。此末二句,魏译作:何因见诸法?何因断所见?唐译作:云何起诸见?云何退诸见?

【义贯】

为何第八识名为藏识?为何第七识称为意识,而第六识称为识?

为何前七识缘自心、外缘六尘之境,而现有生与灭,而起种种见(亦见自心、外境有生灭之相)?又为何此种种见生起之后,又于刹那间还灭无余,是何道理?

【云何为种性,非种及心量(25)?】

【注释】

种性:三乘共有五种性。

非种:指一阐提,一阐提为不信三宝之人,以其信不具,不在三乘之内,故称非种性。

心量:即唯心现量,谓一切法唯心现也。

【义贯】

众生为何会有三乘五种性及一阐提(非种)之种种差别?既然有各种种性之别,为何又说一切法为唯心现量?

【云何建立相,及与非我义(26)?云何无众生?云何世俗说(27)?】

【注释】

云何建立相:建立相即如来所建立施设之种种法相。此句问:为何如来建立种种法相?

及与非我义:及与,迭词,即是及、或与之义。非我,即无我。义,即理。此句问:又为何建立无我之义理?

云何无众生:无众生即是一切法空,以第一义谛中,不见有一法生起,亦不见有众生生灭。又,一切法依众生而生,既无众生,则无一切法,是故一切法空。因此,无众生即是第一义谛一切法空之代词。

云何世俗说:世俗说唐译作随俗说。此即世谛。盖世谛乃如来随众生心所乐者而说,令其易入故。

【义贯】

为何如来建立施设种种法而显现有相?又同时亦建立诸法无我(非我)的道理(义)?为何如来开示无有众生生灭,无生无灭、一切法空之第一义谛,而同时又随世俗而开演世谛(世俗说)?(如是,真俗二谛如何并立?如何融通?)

【云何为断见,及常见不生(28)?】

【注释】

不生:为不起,即是不起断常二见。

【义贯】

如何是断见、及常见,以及如何方能远离、不生起此二邪见?此二句唐译作:云何得不起,常见及断见?魏译作:何因不见常?何因不见断?大意与宋译相同,然似乎宋译于意义上稍胜,虽然于文字上比较难了解一点。盖若依宋译,则为先问明什么是常见与断见,然后再问如何远离,于理较明。

【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违(29)?】

【义贯】

为何佛与外道,其行相上,多有不相违之处?如外道有苦行,而佛亦曾示现行苦行;外道亦有仿效佛行者。如是邪与正如何分辨?

【云何当来世,种种诸异部(30)?】

【注释】

当来世:即未来之世。

异部:即不同之部派。

【义贯】

为何如来灭后,于未来世中,佛法中会产生种种不同之部派(异部)?

【云何空何因(31)?云何刹那坏(32)?】

【注释】

刹那:梵语,中文译为一念,或念顷,为极短促之时间。《探玄记》云: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大藏法数》曰: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

坏:即变异与灭之义,亦即生住异灭四相中之异灭二相。

【义贯】

云何名为空?又,何因名为空?云何一切法生起之后,又于刹那间便变异坏灭?此问既然一切法性空,为何又有刹那变坏?

【云何胎藏生(33)?云何世不动(34)?】

【注释】

胎藏:因含藏在胎中,故称胎藏。人、畜、龙、仙都是胎生。

世不动:世指世间。依理言,出世间方有不动者,世间而有不动者,指四禅天,因四禅天不受坏劫之三灾所及,故名世间之不动者。(三灾:为坏劫中最后一增减劫即第二十增减劫所起之火灾、水灾与风灾,此三灾为坏器世间。)

【义贯】

为何众生有从胎藏而生的?为何世间有不为坏劫之三灾所动之四禅天?(盖胎生即有动,以相对于四禅天之不动。)

【何因如幻梦,及揵闼婆城?世间热时焰,及与水月光(35)?】

【注释】

如幻梦:即如幻亦如梦。

揵闼婆城:即海市蜃楼。

热时焰:又称阳焰,亦即庄子所谓之野马尘埃。此为初春时,于原野上,由阳光照射空气中之浮尘,产生折射、反射等作用,而造成有如水波形相之幻象。因此渴鹿或其它动物见了,便会去趋向它。本经中佛说: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水月光:为水中之月光。

【义贯】

为何世间如梦似幻,如海市辱楼,如阳光与浮尘所产生的虚幻水影?及如水中之月,皆非实有而现有相?众生因此迷其表相,执以为实,趋之不舍。

【何因说觉支,及与菩提分(36)?】

【注释】

觉支:为七觉支(一、择法觉支,二、精进觉支,三、喜觉支,四、轻安觉支,五、念觉支,六、定觉支,七、行舍觉支)。

菩提分:即是三十七助菩提法,又称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义贯】

佛因何说七觉支及三十七助道品法?

【云何国土乱(37)?云何作有见(38)?】

【注释】

国土:即世间。

乱:即战乱。

作有见:即于空无一法中作有法之见。

【义贯】

为何世间(国土)会有战乱?为何众生会于空无一法中执有诸法之见?(此作有见实为一切争执,及国土有战乱之主因,以见有法可执取、可争,故兴战而争,若不见一法,见法实相,则国土无争无乱矣。)

【云何不生灭,世如虚空华(39)?】

【注释】

虚空华:谓生翳眼病之人,妄见空中有花,称为虚空花,翳眼比喻众生智眼本净,为妄想所迷覆,故于一真法界中妄见有诸法生起,此诸法犹如虚空华,本自无生,以翳眼故见有生,诸法亦如是,以众生迷真故见妄。故若言见虚空华,即知有翳眼,亦知空华为自心妄见之相,本无所有。

【义贯】

云何证悟不生灭之人,便可观一切世间犹如虚空华,无体无相?(因唯有悟无生者,始能解了空华相,非凡小境界,故问云何。)

【云何觉世间?云何说离字(40)?】

【注释】

觉世间:谓说法令世间人觉悟。

离字:谓离文字语言相也。

【义贯】

为何世尊自以说种种法而令世间之人觉悟,然却又说:若欲自觉觉他,必须离于文字相,不著文字相?(言与无言,如何调合?)

【离妄想者谁?云何虚空譬(41)?】

【义贯】

能离妄想之人是谁?离于妄想,即是离念,若离念,即等虚空界;故问:为何以虚空譬喻离念之心相?

【如实有几种(42)?几波罗蜜心(43)?】

【注释】

如实有几种:此句唐译与魏译皆作:真如有几种?如实,即如实之理,亦即真如之理。

波罗蜜心:即发心修行波罗蜜(到彼岸)之心,亦即自度度他之心。波罗蜜即是度。

【义贯】

真如实在之理在几种?欲自度度他,而修六波罗蜜之心有几种?(真如为理,波罗蜜为行,理与行必须调配,故问有几种,以便应用。)

【何因度诸地(44)?谁至无所受(45)?】

【注释】

度诸地:度是超越,诸地之地是地位,即十信以上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总名为地位,在此称诸地。度诸地即是不由阶次,顿超诸地之义。

无所受:即是无所得,此为佛果之极证。

【义贯】

以何原因具圆顿根机之人能不由阶次,而顿超诸地?又,能达无所得之极证者为谁?

【何等二无我?云何尔焰净(46)?】

【注释】

二无我:即人无我(人空),与法无我(法空)。

尔焰:即智障,或理障。

【义贯】

如何即是达人法二空之境界?如何方能净除智障?

【诸智有几种(47)?几戒众生性(48)?】

【注释】

几戒众生性:众生之根性欲乐各不同,如来制戒为适合众生根性,故问戒及众生根性各有几种。

【义贯】

圣智共有几种?佛所制戒共有几种以适应众生之根性?

【谁生诸宝性,摩尼真珠等(49)?谁生诸语言(50)?众生种种性(51)?】

【注释】

宝:为珠宝。

摩尼:即摩尼珠;为如意宝珠。

【义贯】

世间之一切珍宝如摩尼珠等,以及世间语言,众生种种根性,究竟是谁生起的?

【明处及伎术,谁之所显示(52)?】

【注释】

明处:即五明,为印度最主要的五种学术。称为明处是指此五者为学术中人所必须明了之处。五明(或五明处)为:一、声明,即文字音韵学;二、工巧明,即工技学;三、医方明,即医学;四、因明,即逻辑学;五、内明,亦即各家学者的专长,如婆罗门以四吠陀为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经为内明。

伎术:伎同技字。伎术即种种世间方外之技艺学术。

【义贯】

五种学术(五明处)及世间种种技艺方术,最先是由谁所传授的?

【伽陀有几种?长颂及短句,成为有几种?(53)云何名为论?(54)】

【注释】

伽陀:亦即偈颂,亦称孤起,与重颂不同。孤起颂为单有颂,没有长行;重颂则为在长行后,再以偈颂重宣一次长行所说之大义。

成为有几种?云何名为论:成,为成就之义,亦即如来所成就之理。论为解释如来所成就之理者。

【义贯】

孤起的偈颂(伽陀)共有几种?长颂及短句颂各有几种?如来所成就的法有几种?解释这些法的论又有几种?最后这两句,魏译作:法复有几种,解义复有几?唐译作:道理几不同,解释几差别?

【云何生饮食(55),及生诸爱欲(56)?】

【义贯】

为何有饮食产生?众生为何会有种种爱欲产生?此为问饮食、男女。盖经云:一切众生依食而住;又云: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正为得之义。义为众生皆因淫欲而得性命)。

因此,饮食与爱欲为众生性命之最要者:饮食以维持此一期报身之性命,得以延续,淫欲为延续后代之性命,而实亦为众生生死流转之关键也?故问从何而生?

【云何名为王,转轮及小王(57)?】

【注释】

转轮:即转轮圣王,略称转轮王,或轮王。转轮王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其轮宝而降伏四方,故曰转轮王。转轮王出世之时为在增劫,人寿至二万岁以上时,及在减劫,人寿自无量岁至八万岁之间时。转轮王之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金轮王统领四大洲;银轮王统三大洲,铜轮王统二大洲,铁轮王统一大洲。《俱舍论》曰:《契经》云: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斋戒时,沐浴首身,升高台殿,臣僚辅佐,东方忽有金轮宝现,其轮千辐,毂辋具足。

小王:为臣属于轮王,为轮王所封之地方之王。

【诠论】 此为问人间之帝王。

【云何守护国(58)?诸天有几种(59)?】

【义贯】

为何世间之国土有许多人、神守护?及三界之天人共有几种?

【云何名为地,星宿及日月(60)?】

【诠论】 此问欲界诸天、大地及日月星辰之相。

【解脱修行者,是各有几种(61)?弟子有几种(62)?云何阿闍黎(63)?】

【注释】

解脱:为已证解脱之无学人,亦即四果阿罗汉。

修行:即未证第四果者,仍须有所修学,亦即是有学人,以四果以下,诸漏未断故。

阿闍黎:为轨范师,亦名教授师。

【义贯】

已证解脱之无学人,与未证解脱而仍须有所修行之有学人,各有几种?佛弟子有几种?如何才能称为佛法中之教授师(阿闍黎)?

【佛复有几种(64)?复有几种生(65)?】

【注释】

生:即本生之义。

【义贯】

佛有几种?以佛有法佛、报佛、化佛三种之别,故问。又问佛有多少本生之事,亦即宿世所行事。

【魔及诸异学,彼各有几种(66)?】

【注释】

魔:梵语魔罗(Mara),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以其能害人命,障碍人之善事,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天主为魔王,其眷属为魔民。魔共有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大智度论》曰: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

异学:九十六种外道皆称异学。

【义贯】

坏人功德善事之魔,及诸外道异学各有几种?

【自性及与心,彼复各几种(67)?】

【义贯】

心与性各有几种?(佛于此经中言有三种自性。)

【云何施设量(68),唯愿最胜说。】

【注释】

施设量:量为凡是有名、有相之事、理等皆称为量,以其可以称量、比度、思量,故称为量。(如现量、比量、非量之量,亦是此义)。施设,为建立、设立、缔造、创设、及成就之义,亦含假设之义,故此第一句,魏译作:云何施假名?唐译作:云何唯假设?如来所以施设有名、有相、可称量、思量之量者,盖以法本无言、无相、不可言说,唯可顿契;然众生根器欲望种种不同,非皆是上上圆顿之根,故无法当下皆直趋第一义无相门,以无相门为无门故;于是如来以大悲愿力,方便设教,于不可说示之中,强而为说为示,以无住本立一切法,普令众生得悟得入,此为如来设教之本怀,即是以指指月之义也,非以指代月,行者当善思念之。

最胜:即是佛,诸参见前注。

【义贯】

为何佛设立(施设)此一切可以比度思量、有名有相之事、理、法?(义含:为何不称理单说无相?)请佛为我解脱。

【云何空风云(69)?】

【义贯】

为何空中有风、云产生?

【云何念聪明(70)?】

【注释】

念:即心念。

聪明:即智慧。

【义贯】

为何有情的心念能生出智慧?

【云何为林树?云何为蔓草?(71)】

【义贯】

为何有林树与蔓草之生长?此为问无情之生起之由,及其差别。

【云何象马鹿(72)?云何而捕取(73)?】

【义贯】

为何有象马鹿等种种傍生之出生?为何人欲捕取而杀之?

【云何而卑陋?何因而卑陋(74)?】

【义贯】

为何有人生而卑陋下贱?(如为淫人、盗贼等);及他们是造作何业而今生感此卑陋之果报?

【云何六节摄(75)?】

【注释】

六节:印度以两个月为一时,一年分为六节。

【义贯】

何以用一年六个时节来含摄岁月?

【云何一阐提(76)?】

【注释】

一阐提:梵语,义为信不具,亦即不具备信根,不信受三宝之人。以不信三宝故,不能修集善根,修出世道;又,以信根为一切善根之本,故一阐提人称为断善根者。

【义贯】

为何会有不信三宝的一阐提之人?

【男女及不男,斯皆云何生(77)?】

【注释】

不男:即不男不女之阴阳人。

【义贯】

众生为何会有男女,及不男不女之阴阳人之别?他们各以何业而感生?

【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78)?】

【注释】

修行生:生即是进之义。魏、唐二译皆作:修行进。

【义贯】

为何修行有退、有进(生)?盖修行之进退都因为勤与堕所致:精进,则修行进;懈怠,则修行退步。

【禅师以何法,建立何等人(79)?】

【注释】

禅师:《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天子问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文殊曰: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者,得名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后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名禅师。无少取,非取不取,于一切法悉无所得,故无忆念;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彼则不证,故名禅师。简言之,所谓禅师者,即为已悟无生、无少法可取、无所得、无忆无念、无修无证之境界者,方得名为禅师。又,《楞伽科解》云:禅乃佛祖相授,本源自性情净妙心,以此示人,故称为师。然禅乃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

【义贯】

禅乃诸佛祖师代代亲授者,何等人方配称为禅师?及禅师以何等法建立成就何等人?

【众生生诸趣,何相何像类(80)?】

【注释】

诸趣:即六趣,亦称六道。趣是趣向、或往之义。因众生以所造善恶业,即由此善恶业力之牵引、趣向、往生于某道之中,故名趣。六道即:天、人、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称为道者,以此六者为众生生死往来之处,有如道路,行人不休,故称为道。

【义贯】

众生于六道中受生,其形相及类别各如何?

【云何为财富?何因致财富(81)?】

【义贯】

如何才能称为真有财富?世间人以何因缘方能获得财富?

【云何为释种?何因有释种?云何甘蔗种(82)?无上尊愿说。】

【注释】

释种:即释迦种,盖佛为释迦种所生。

甘蔗种:即古代甘蔗王之种,释迦种,甘蔗王之后裔。甘蔗王之事,语出《本行经》:今略述其事:古时有一转轮王,名大自在,其子孙相传,共有八万四千王,最后一王名为大茅草,老而无子,便将政权交与其大臣,自剃发出家,人皆号之为王仙。王仙极老时不能行走,其弟子辈欲去行乞时,便用草编成笼子,将王仙装在笼中,然后把笼子吊在树上,因怕虎狼来害他。后来有一猎人看到了,以为是白鸟,便一箭把他射死,血滴在地上。后其弟子回来见师被害,便把他埋葬。后来他血滴之处,突然生出两根甘蔗,此二甘蔗由于日晒而裂开,其中出生一童男、一童女。大臣闻说,便迎取此童男童女回宫,养育成长,因为他们是王种,于是立之为王,以甘蔗为姓氏,这是甘蔗氏及甘蔗种之来源。

【义贯】

此问:为何称为释迦种?释迦种以何因缘而来?及释迦种之远祖甘蔗氏,及其宗族是怎么来的?请世尊解说。

【云何长苦仙?彼云何教授(83)?】

【注释】

长苦仙:仙,为修道人之义。长即常之义。长苦仙即是常修苦行之外道修行人。外道之苦行有多种,如赤身、涂灰、浸水、倒吊、拔发、刺身等,谓以此苦行,来世可生梵天,此为外道邪见,盖生梵天,实与苦行不相干,故佛屡斥之。

【义贯】

为何会有长(常)修苦行之外道修行人(仙)?他们如何教授弟子,亦即教何法门?

【如来云何于,一切时刹现,种种名色类,最胜子围绕(84)?】

【义贯】

如来如何能于一切时,一切刹土,同时化现,具有种种不同之名字,色相各别,且有诸菩萨(最胜子)眷属围绕?

【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断肉?食肉诸种类,何因故食肉(85)?】

【义贯】

为何佛弟子不食肉?为何如来制佛子皆应断肉食?食肉之人有多少种类?他们以何因缘而好食众生之肉?(盖众生长劫以来,于六道中生死流转,常改头换面,互为父母兄弟姊妹六亲;以改头换面故,故不相知,若因不相知而杀食,安知你所杀食者不是你前世之父母兄弟六亲呢?若如是因不知而相杀者,则至为惨酷,因此如来大慈,教令断肉,俾不互杀互食。此以慈悲、止杀故断肉。)

【云何日月形,须弥及莲华,师子胜相刹,侧住覆世界,如因陀罗网,或悉诸珍宝,箜篌细腰鼓,状种种诸华?或离日月光,如是等无量(86)?】

【注释】

须弥:即须弥山,义为妙高山,统一四天下,为一日一月之所围绕。

莲华:即华藏世界。

师子胜相刹:此世界之名为师子世界,是为一切世界中最殊胜者,故说为胜相之刹土。

侧住覆世界:谓世界之形如器皿,或侧立,或覆盖。

因陀罗网:因陀罗为帝释之名,因陀罗网为帝释天宫殿上一宝网之名,其网由宝珠贯串而成,每一宝珠皆可发光,各宝珠之光互照互摄,不相为碍,比喻世界重重无尽,且互摄互入不相为碍也。

箜篌:一种形状像瑟的弦乐器,出自西域,二十三弦,抱于怀中,两手齐奏之,或用木拨弹奏。

【义贯】

为何有些世界的形状像日、月?有的像须弥山?为何华藏世界之形像一朵莲花?为何师子世界为一切世界中,形相最殊胜的刹土?为何有的世界有如器皿侧立、或覆盖着的?又为何有的世界如帝释天宫中的因陀罗宝网上之宝珠,相辉相映、互摄互入、重重无尽呢?又有的世界全由珍宝构成,有的状如箜篌或细腰鼓,有的像种种花(华),有的虽无(离)日月光亦可自己发光,如是等无量差别究竟因何而有?

【诠论】

此段唐译作:何故诸国土,犹如日月形,须弥及莲华、卍字师子像?何故诸国土,如因陀罗网、覆住或侧住,一切宝所成?何故诸国土,无垢日月光,或如花果形,箜篌细腰鼓?

【云何为化佛(87)?云何报生佛(88)?云可如如佛(89)?云何智慧佛(90)?】

【注释】

化佛:即是应身佛,随机示现故称为化,化亦是变化之义。

报生佛:即是报佛,由其往昔修因所得,故称报。

如如佛:如如即是真如,体性不二称为如如佛。

智慧佛:智慧是本觉;本觉显照称智慧佛。

【义贯】

觉体本离名,而为何会有化佛、报佛、如如佛、智慧佛之别?(若合如如佛与智慧佛为法身,则有三身、四佛之别。)

【云何于欲界,不成等正觉(91)?何故色究竟,离欲得菩提(92)?】

【注释】

等正觉:即正等正觉,亦即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汉译。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为正,藐为等;三菩提,正觉。成等正觉,即是成佛之义。等正觉之等,为平等、普遍之义,故等正觉又译为正遍知,或正遍知觉。

色究竟:为色界之最高天,色究竟天,又称无顶天,以其为色界之顶,于色界天与欲界天中,更无高乎其上者,故称无顶、或究竟。

【义贯】

为何报身佛庐舍那佛,不在欲界成佛?而在离于欲界之色界无顶天(色究竟天)成正觉?(经中说十地菩萨当寄住于色究竟天,由诸佛灌顶而成佛。)

【善逝般涅槃,谁当持正法(93)?天师住久如(94)?正法几时住(95)?】

【注释】

善逝:佛十号之一,善是好,逝是去,故又称好去,因佛乘如实之道而去,故称好去。又,善逝与如来二号正好成一对,以如来为乘如实之道而来,善逝则为乘如实之道而去,正好彰显佛来去自在之义。

天师:亦是佛十号之一,天人师之略。谓佛是诸天与人之师。佛应为三界六道之导师,为何只说天道与人道?因六道之中,唯有天与人易发菩提心,障较少,易修行证圣果,故称天人师。

【义贯】

佛涅槃后,由谁住持正法?佛将住世多久?如来正法将住世多久?

【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96)?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97)?】

【注释】

悉檀:为成就或遍施之义。有四种悉檀,谓佛以四法成就一切众生,或谓以四法遍施一切世间。以第二义,遍施而言,悉檀为华梵并立,悉是中文,普遍之义;檀是梵语,即檀那之略,布施之义,故合称为遍施。又,佛布教度生之法,不出此四悉檀。四悉檀为:一、世界悉檀:佛对根未熟之世间人,随顺其心之所好乐,而说种种法,以利益之,令其易得信受,易入、易行,如持戒、生天之法等,称为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世界悉檀为针对一全体之人,各各为人悉檀则为成就个人而言,因每个人根性欲望皆不同,故其所需之法亦各异,故佛为不同情况之个人,开示不同之法门,以适合之,令其修习,各各成就,故称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前二者为以人而言,对治悉檀为以法性为着眼点,如贪欲多,则以不净观为对治之方;瞋恚多,则以慈悲观为对治;愚痴不明因果正理,则以十二因缘观为对治。此悉檀为如医师为人看病开药,什么病开什么药,不因为人而有差别,只要病况同,便服同一种药以为对治,故此悉檀为以法性,亦即以众生病种类不同,而示设之种种对治之方,故称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以上三种悉檀皆为方便示导根未熟之众生,或群体,或个人,或依病不同,而设种种教法,是故皆为权教,以成熟之,待其善根成熟之后,便开示其第一义谛无相真如之法门,令入唯心现、如来自觉圣智。又,亦可说:世界悉檀令欢喜,对治悉檀令灭恶,为人悉檀令生善,第一义悉檀令悟理。

见:即解脱知见,为五分法身之一。(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解脱知见谓:依戒定慧得解脱之后,更进一步知见自他能以何法而得解脱,以及依法修行后,是否已得解脱,皆能了了知见,故名解脱知见。

毗尼比丘分:毗尼,即佛所制之戒律。比丘分,为令诸比丘皆分分得解脱。分分,为全部义。

【义贯】

佛之四种悉檀及解脱知见,各有几种?又,佛为何立毗尼律藏,令诸比丘弟子分分得解脱,其立法之因缘为何?

【彼诸最胜子,缘觉及声闻(98),何因百变易?云何百无受(99)?云何世俗通(100)?云何出世间(101)?云何为七地(102)?唯愿为演说。】

【注释】

最胜子:在此指佛之一切三乘弟子。

缘觉:为修十二因缘而觉悟,故称缘觉。又称为独觉,此为修行者于无佛之世,自观十二因缘而得开悟,故称独觉。又,此类行人,以观十二因缘,了生死轮回之可畏,故常不能起利他之行,而独取寂静远离之行,故称独觉。

声闻:为佛弟子中,直接闻佛说法之声而得证道果者,故称声闻。

百变易:变异即变异生死,为二乘所共证之离于三界凡夫之分段生死,以其智障未尽,故仍受殊胜微细之无漏道因缘所感之生死,且以其已改变六道凡夫粗陋之身,故其所得之形色殊妙,异于凡夫,且其生死不可思议,故亦称不可思议变异生死。又,分段生死为三乘共亡,变异生死,唯佛永尽。(附及,分段生死,为三界六道众生,依其所造之有漏善恶业因,所感之异熟果报,以众生自无始来所造之业因无量,故其受报不可能一次受完,故须依其业果成熟,分段而受,一期一期地受,故称分段生死。)

云何百无受:此句魏译作何因百寂静。百者,一切也。无受,谓入涅槃,不受后有也。不受后有,为不再来三界受生,或受生死。有即是生,或生死。此为二乘所证之涅槃。

世俗通:谓第五地,极难胜地菩萨,通达世谛,涉俗利生,故称世俗通。

出世间:指菩萨第七远行地,情境高超,将作远行至如来地,究竟超出世间垢染,故称出世间。

【义贯】

那些佛最殊胜之三乘弟子,声闻乘及缘觉乘行人,为何能离分段生死,而证得变异生死?为何能证入涅槃,而不再来三界受后有?如何是五地极难胜地菩萨所现通达世谛、涉俗利生之境界?如何为第七远行地菩萨,究竟超出世间之境界?唯愿世尊为我解说。

【诠论】 此八句偈问三

相关文章

照光法师:明心颂通解

释迦座下形象沙门照光愧撰序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之间,如今已是两仟零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呀!回想起十年前时,我还是一个二十多岁未懂世事的青年,现在已经三十有二了。回首往事犹在昨日一样,历历在目。..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沙门释成观撰注一切佛语心品之三【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当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四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沙门释成观撰注一切佛语心品之四【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目次 序言 自序

佛海枢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沙门释成观法师撰注佛语谛实决定不虚——金刚法宝赞目次《楞伽经义贯》第三版序言初版自序谢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一楞伽阿跋多罗宝..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十

卷十第三节想阴魔境一、想阴区宇相(定中初相)【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一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沙门释成观撰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释】楞伽:楞伽是山名,也是城名,以此城在楞伽山顶,故以山名为城名。楞伽为梵语,中文译为不可往、不可到、难入。因为此..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九

卷九B.色界天四禅天(A)初禅三天1.三天名义①梵众天【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注..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第二篇悟后依体起修第一章前方便:四种清净明诲【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

明证法师:地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她?

明证法师,地球只有一个,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应该倾全力保护它?明证法师开示:是,但是如果你全力都放在这上面,佛法的修学就完了,全力放在戒定慧上,保护环境的事情自然你就做了,因为我们坚决不吃,这就做了我们这一份,另..

明证法师:请问师父在念佛时同时提醒自己不要有妄念,它本身算不算妄念?..

请问师父在念佛时同时提醒自己不要有妄念,它本身算不算妄念?明证法师开示:这个就是你弄错了,如果这样肯定是妄念,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你要知道念佛的念也是妄念,你要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就坏了,所有的念只要能够起心动念..

热门推荐

北京户口拿香港身份需要什么条件?详解香港落户的途径和注意事项

北京户口拿香港身份需要什么条件?一文详解内地人落户香港的途径及注意事项!想要办理香港身份,必须要符合特定条件才能申请。需要注意的是,香港身份确实对于某些国籍的人群限制了申请,比如阿富汗、古巴和朝鲜,其..

生肖猴,划走就是你的损失,2024健康幸福美梦成真,有大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还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亲爱的生肖猴朋友们,作为你们年度的转运年、本命年——兔年即将来临,会带给你们许多好运和机遇。..

从零开始学八字五十八--简单的看八字入手

今天是最后一课,我们就说一下简单的看八字的入手方法,当然,这种方法只能是入门级的,想达到专业的,大师级的预测水平,那是要经历长期的学习以及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才行。所以,学八字和学历真的没有关..

注定会嫁给穷人的女人面相

对人嫁人一直都是非常大的事情,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也都清楚,女人下半生的幸福往往都是和婚姻挂钩的。因此嫁得好的女人往往也比较幸福,那么在面相学中,注定嫁穷人的女人面相什么特征?注定嫁穷人的女人面相特征&mda..

哪些形象风水影响下一代运势

形象风水指的是人的外表以及行为特征,因此大家多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好运自然会来。今天由小编为大家揭晓一些能让你改运的形象风水学,希望大家从此改掉坏习惯好运伴随一生。哪些形象风水影响下一代运势1、祖坟风..

​大门风水禁忌大门朝向选择

中国古代对方位是比较讲究的,并且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四方守护神为东方是青龙,西方是白虎,南方是朱雀,北方是玄武。这四方的守护神在五行都有各自的属性,东方的青龙是属木,西方的白虎是属金,南方的朱雀是属火,..

梦虎三年旺见虎穷三年是什么意思

民间流传着梦虎三年见虎穷三年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梦见老虎,我们会很幸运。如果我们看到老虎,我们会幸运的。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老虎在不同的梦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梦虎三年旺怎么了?民间有..

九星化煞钱的作用

化煞钱是一只大蝙蝠下有一个大圆钱,而圆钱并非一般圆钱,一面为洛书九星,最主要是化解太岁,只要打开《同胜》,便会知道太岁方在哪里。接下来由易学网来介绍,九星化煞钱的作用以及用法?九星化煞钱的作用九星化煞..

走到哪都有“贵人”相随的八字

走到哪都有“贵人”相随的八字网络转载,本文仅供娱乐参考。走到哪里都有“贵人”相助,自是“可遇而不可求”,不可多得的命格。但也不是没有,下面说说这类命格的八字特征:1、日柱干支与喜用贵人相合的人;八字中..

未来两个月,贵人相助,桃花朵朵开的三个星座

导语:在生活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经历不同的挑战和机遇。而在未来的两个月里,有三个星座将迎来命运的转折点——贵人相助、桃花盛开。这不仅仅是幸运的降临,更是你内心能量的回响,是你所播种的爱的果实开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