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杨庭光在司空山会见了本净禅师,问道: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一心一意的求道,请禅师慈悲开示我吧!
本净禅师:你是从京城来的,帝王所在之地有很多禅者,你就在那里问道好了,我对你所说的『道』一概不知。
当杨庭光再作发问时,本净禅师说:你到底是要求佛还是要问道?求佛的话,即心是佛;问道的话,无心是道。但杨庭光并不懂话中含意,于是再度求教。
本净禅师:所谓即心即佛,就是佛由心得,若再悟无心的话,便连佛也没有了,而无心不外乎是真正的道。
听了这句话的杨庭光便说:都城的大德们多说以布施、持戒、忍辱、苦行等来求佛,但是禅师你却说无秽的般若之智能本来就具备着,不须经由修行来获得。若果如此,则以前我所作的布施、持戒等修行,原来都是白费的。
本净禅师斩钉削铁的说道:白费的!
禅门达摩祖师初来我国,梁武帝问曰:朕建寺安僧,宣扬佛法,功德多少?答曰:并无功德。实则并非无功德,只是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不假世求,故曰无功德。但吾人如何见性成佛?彼岸虽有,如无实筏,焉能得度?故布施持戒的功德庄严,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