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阴阳与地支属性; 地支藏人元用事之神,具有较为复杂的关系。一般而言,就人事关系来论,藏元阳干者则为阳支,藏元阴干者,则为阴支。
比如:“寅、辰、巳、申、戌、亥”,则为阳;“子、丑、卯、午、未、酉”,则为阴支。
地支就是地域空间,“子”为北方,“午”为南方。五行气场在不同的空间,各有不同的强弱表现。
比如,北方“子”地,癸水最旺,故子中藏癸。南方“午“地,丁火最旺,故午中藏丁。
水最旺之时,也是火最弱的时候,故子水冲克午火,实际上就是地支藏干相克,地域上两地相对。 地支中包含天干之气,最旺的就是本气,以及上月休息的余气和本气能生的生气。
寅中藏甲为阳木,阳木为木之本气,具有气化火之功能,火土同源,故藏阳气丙火与戊土。
卯中藏乙木为阴木,阴木为木之质,其形成质坚。同为春月木地,寅藏甲、丙、戊气而能生火,卯藏乙木之质不可为火之强根。
“申、酉”之生水,亦可同论。申中藏庚为阳金,阳为气,得金气则可以化水,故藏壬水阳水。酉中藏辛,为阴金,成形之金,生水力弱。
亥中藏壬为阳水,有气化木之功能,故为木之长生,所以亥中藏壬、甲。亥中壬水克土之原神火,甲木克土,寒凉之至,故无土之余气。
子藏癸水为阴水,为水之帝旺,具有水质,生木则要见丙火,或燥土。巳藏丙火阳火,为火之临官,金之长生,火土同宫,故巳中藏丙火、戊土、庚金之气。
午藏丁,为阴火,成火之质,火土同源,故午中藏火土之质丁、己。土有生养、受纳万物之德,故土中所藏之其余四行各得其所。
辰为水归宿,戌为火之归宿、丑为金之归宿、未为木之归宿。辰戌丑未为四库,亦为四墓。
入墓库之行,强则为库,库则蓄藏待用;弱则为墓,墓则收敛逢藏,发挥不了作用。
比如,子水太弱,见辰则为水墓,子水强旺,辰则为水库,可以蓄水。局中水弱,壬辰则自坐墓,被入墓受克;
局中水旺,壬辰则自坐库,辰为帮水之能。 除子午卯酉四个地支,藏水、火、木、金四行之质外,其余各支,皆有上月余气,故辰中藏乙木,戌中藏酉金,丑中藏子水,未中藏丁火。
寅申巳藏土之之戊,亥中壬克土之原神,甲木克土之本体,故亥中无土。辰戌为阳土,故藏本气戊;
丑未为阴土,故藏本气为己土。
五行之中,木、火、金、水为四时,土居中央,其本义是:前面四行为天,阳气运行之消长,土为地,为阴气成形之地球实体。
天地之间,虽然五行之气的流行而生万物,但人立足于地球,土就另有其特性与重要性;
故地支有辰戌丑未,并分别藏金、木、水、火四行。但五行之气的输布,土也在其中,故天干有戊己之土。
另外,天干五合,地支六合,三合,三会,刑冲等各种关系影响,情况发生变化,也需要灵活对待。 比如,地支卯戌六合化火,比如寅午戌会火局,卯土成形之木,不藏火,今被戌土和局中旺火催化,所藏乙木被焚,并非吉兆,不似寅木藏火而化之能。
其六、阴阳与干支作用; 天干为阳,在天掌权,地支为阴,静以待用。故天干主事,代表人事变化,地支司令,为空间变化,势必影响天干力量。
天干主事,有生克权,如:甲木流年,则可以生火助木克土,地支得地,五行气质所得,逢藏干主事即可印反生克吉凶。
单柱干支相依,直论生克。柱与柱之间,天干以生克合冲为影响方式,地支则以生克、刑冲合害为影响方式。
干支一体,天地交泰,天干作用,必然在某干空间之内,任何空间亦必有五气流行,故单柱是一个小太极,小信息体,故戌结合干支同时分析。
比如,月柱庚戌,被流年戊辰冲戌,不仅要考虑辰戌相同之像,同时,也应站在庚的角度,分析庚坐下被冲动支应事。
辰戌冲,是否导致水弱入墓,即庚的食伤为水,食伤入墓,必然不吉。因此,需要全面分析八字整体结构。
其七、阴阳与动静隐显; 人事变更千变万化,无非阴阳二气的消长交替,体现出动静、隐显等不同的性质。天地万物,无处不动,动必变,静只是相对的静。
天干为阳主动,地支为阴主静。天干得地通根,如果引动合冲,则变化迅速、势头猛烈,吉凶应验很是明显。
地支透干,或者当值,遇到刑冲合害则相对迟缓、为人所不易知,多为内部纷争、或者本质变化。 五行之间,主要论生克制化,干支之间的作用方式,不仅包含了生克制化,亥另外有本身的作用方式,即:刑、冲、克、合、害。
天干主要以生克、冲合为主要作用方式,地支则主要以刑、冲、合、害为主要作用方式,生克常常只是一种量变。
事物有表面现象与隐暗私藏。天干在外,主众人皆知,地支在里,为外人不易知,其中,以暗合、暗冲为隐秘。
干支属性为阳者,动且迅疾,难得停留;属性为阴者,静且缓,包藏酝酿、发生、转折、变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阴阳、主要是就干支地位的阴阳关系。即以:“子、寅、辰、午、申、戌”为阳;而“丑、卯、巳、未、酉、亥”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