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母仙又名何野云,原是一名生于元末、活动于明初的道人,本名叫邹普胜,他精通玄学,善卜天机。元末时他下山参加了红巾军陈友谅的队伍,和朱元璋率领的、刘伯温当军师的起义军,互相争夺天下。后陈友谅兵败之后,邹普胜就看淡仕途,云游各地。他隐姓埋名,取野鹤云之意,自名为何野云,以其青年时期所习天文、地理、土木建筑技术谋生。
明洪武年间,何野云从江西徒步到潮汕,隐居海阳县、揭阳县、潮阳县一带。流传为民做了许多好事,还替人看风水,治病,惩治"地方恶霸、神棍",戏弄俗僧……何野云虽然技术高超,在民间做了许多好事,但因其性格乖僻,师傅不随主人意,所以有时主顾不多,衣食难保,穷困潦倒地在潮汕各处流浪。因外人见其衣上虱母跳, 且屡有灵异事件出现,便称他为"虱母仙"。羽化后世人尊称其为何野云仙师、龙尾圣王、龙尾爷、龙爷。
潮人为纪念何野云,建庙供奉。认为供奉龙尾爷能够镇宅保风水。泰国万佛岁府攀通县本头妈埠清峰洞供奉着何野云的金身。现潮汕祭何野云的庙宇达50余座,义社(父母会)龙尾圣王神坛更是无法统计,仅汕头龙湖区下蓬镇各义社(父母会)会所供奉龙尾圣王就多达近百座。

在潮汕,一些乡里的建筑和墓葬,有许多是虱母仙所建,虱母仙是实有其人的。虱母仙怎样从人而变成仙,民间有许多传奇性的传说。
传说元末,蒙古的野蛮统治已不得人心,也即天运已尽。各处农民纷纷起义、造反。道人邹普胜也下山参加了南方红巾军陈友谅的队伍,当上了军师,和朱元璋率领、刘伯温当军师的起义军,互相争夺天下。
两军相争,邹普胜为陈友谅出谋划策,打了九十九次胜仗,但最后一仗,陈友谅却战败中箭身亡。这个战役就是1363年4月至7月的历时85天的“鄱阳湖大战”。

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当时刘伯温曾在朱元璋面前极力推荐邹普胜,召请他来共治天下。但邹普胜自友谅兵败之后,惭愧得无地自容,就隐姓埋名,取野鹤闲云之意,自名为何野云,以其青年时期所习天文、地理、土木建筑技术谋生。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何野云避祸至河南省南部淮河北的正阳县,至今其后人已发展到几十个村落,计有大邹寨、小邹寨、邹楼等万余人。其族人皆知其祖先来自湖北麻城。
明洪武年间,何野云(一说其后人)从北向南流落到了潮汕——主要是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流传许多为民做好事,还替人看风水、治病、惩治“地方恶霸、神棍”,戏弄寺庙俗僧的故事。

桑浦山上的“野云岩”
何野云本领高强,又形骸放浪,所以在民间生出许多的传说。关于他身上常披的破衣,也是有一段小故事。
据传,何野云一日在山野中漫游,骤然乌云密布,雷声霹雳,只好闪进山边破庙避雨,又饥又渴又遭雨淋,进庙后蹲在神坛之下,思绪万千。

何野云想着,当初下山之时,师父曾嘱咐,有光者,可辅助之。他投友谅时就误把友谅理解为月亮(即光)。
直至朱元璋树起大明旗号,他才知“明”是日月齐辉,才是真正的光。他知道投错了主,但为时已晚,悔之莫及了。
想着,想着,此时,仿佛有一仙女冉冉从天而降,何野云便将心中之事对她诉起苦衷来: “何某自幼攻天文,观得元室气息奄奄,江浙上空,紫微星亮,正应在陈友谅身上,故投奔于他,孰料天下为朱元璋所得,陈友谅失败,何某落魄,上苍何其不公!”
那仙女却回答道:“何野云,你言道差了,枉你熟习天文,陈友谅虽是紫微星君降世,你却不晓得帝王之星轮转之中,六十回中有一遭是天犬星犯紫徽星君,此番却正是天狗星得正位呢!”“啊,原来如此!”“再说,陈友谅得胜之后,只思荣华,你身为军师未能谏阻,也是失职。这哪能说是天道不公!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你难道不懂么?”

说着,就将仙衣一件,披于何野云身上,并说:“这一仙衣上的虱母,是为你护卫的兵士,你穿在身上,可隐变形骸,饿时可从衣上取物充饥。”何野云欢喜得不得了,睁开眼来,方知是南柯一梦。坐起定神之后,果然身上有一破衣,衣上虱子争跃,伸手一抓,却是芝麻一把,急送口中充饥,抬头一望,神坛上有“九天玄女”一位,正如梦中仙女模样。
从此,何野云披上仙衣,继续他的道家营生,且屡有灵异传说。外人见其衣上虱母跳, 便称他为"虱母仙"。据说虱母仙逝后,被玉皇上帝封为水神、管理潮州江河。就这样,从邹普胜到何野云,再到虱母仙——一个由人到仙的过程就完整形成了。这就是潮汕民间崇拜"虱母仙"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