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冠肺炎,蝙蝠出名了——“罪魁祸首”的嫌疑。科技部发文:“初步排除新冠肺炎来源与已知家禽家畜的关系,蝙蝠是最可能的源头”。不论最终结论如何,它们还是挺无辜的,招谁惹谁了,没有人的无知无畏,“源”自己不会“流”散。我们从传统的、中医的视角,重新认识一下蝙蝠。
蝙蝠在中药学中,名为“伏翼”,也叫飞鼠、天鼠。另外,蝙蝠的粪便也入药,名“夜明砂”。二者,都做药用。
蝙蝠,象长了翅膀的老鼠,有人用“丑”“难看”“怪异”“诡异”等词来评价它的长相。尽管,它形象不佳,但因为“蝠”与“福”谐音,被寄寓了吉祥之意。另外,古人认为蝙蝠寿命长,也寓有长寿之意。因此,蝙蝠的形象却甚得人们的喜爱,被制成各种吉祥装饰图案,用以寄托美好的愿望和祝福。如果去逛颐和园,稍微留意,就会发现不少的蝙蝠图饰——匾额、门窗、影壁等等。“五福捧寿”图案也不鲜见。

“仁以山悦”匾额 ‖ 颐和园·乐寿堂
“五福捧寿”的传统吉祥图案,由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围着桃子构成,寓意多福多寿。这个图案流传很广,皇家和民间都喜用。

掐丝珐琅五福捧寿捧盒 ‖ 清晚期
蝙蝠不可貌相。蝙蝠(伏翼)和它的粪便(夜明砂)都是治病的中药。
它们有哪些功效?我们从蝙蝠的习性和特点说起。
我们先抛开“科学”的思维方式,就用传统的“象”思维去看它。

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黑夜,它是怎么发现“猎物”的呢?它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视力”。现在我们知道,不同种类的蝙蝠视力各有不同,有的视力很好,有些小蝙蝠视力比较差,但是它们都有着强大的回声定位系统。

夜明砂
夜明砂,为什么能治眼疾?古人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蝙蝠因为吃蚊子,粪里有很多没有消化不掉的蚊子眼。仍然是“象”思维——“以脏补脏”,以目达目。
辽宁中医学院针灸科李墨林在《辽宁中医杂志》(1979年02期 )发表论文“用夜明砂为主药治疗青光眼经验介绍”:
蝙蝠的习性是昼伏夜出,它有一双奇怪的眼睛,白天看不见泰山,夜间能察秋毫。它的主食是蚊虫,但偏偏不能消化蚊子的眼睛,因此,蚊子的眼睛都大量地积存于他的粪便之中,抓一把蝙蝠屎,一眼就可看到它那黑褐色比砂粒还小的晶莹小体,就是未被消化的蚊子眼睛。也就是夜明砂的主要成分。夜明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但就其性能来说,可以体认为眼科的活血化瘀药和引经药,……。在过去,曾用夜明砂合四物汤治疗夜盲症,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近年来,用本药合桃红四物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青光眼数例,均获治愈。
质疑之声随之而出。杨春成随后也在《辽宁中医杂志》(1979年05期 )发表文章:“读‘用夜明砂为主药治疗青光眼经验介绍’一文后提出与李墨林同志商榷”。言:
将蝙蝠屎用蒸馏水稀释,用150倍低倍显微镜观察,其结果为:连续观察十张片子,皆为未消化的蚊子翅膀、腿、嘴和一些躯体的残渣,以破碎翅膀和腿为主要成分,而眼睛则只发现一个,并混在一个破碎的残体中(大家认为可能是头的残骸)。从我们这次观察来看,蚊子的眼睛并不是蝙蝠屎的主要成分。再用肉眼观察,夜明砂其质疏松、揉碎之后,晶亮小体皆为翅膀残骸。所以,我们认为夜明砂是以蚊子眼睛为主要成分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至于夜明砂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如何,尚需再研究。
这两位学者的思维路径是不一样的:前者走的是传统的“象”思维的路径,从现象层面寻找和发现规律;后者走的是现代的“体”科学的思维路径,用现代技术方法从实体中寻找物质实证。
70年代用的是放大镜,现在分析和测定药物有效成分的方法已经十分丰富了,证明蚊子眼睛并不是夜明砂的主要成分更是相当容易了。但是,寻找物质实证去说明它确实存在的明目的功效,还是困难。因为,它含的尿素、尿酸、胆甾醇、少量维生素A及磷、钾、锌、锰等微量元素,不足以说明问题。
道(理)不同,不能相通,只能互补。
后面,讲到的其它功效仍然会遇到类似问题。
我们暂时抛开“科学”思维,回归传统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