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从去年开始的生猪去产能后,也就是大量淘汰母猪,去年年底母猪存栏量减少到3900万头,同时专家分析认为今年6月份就要进入下的猪价格周期,养猪将进入黄金时期,从今年生猪价格从5月份开始缓慢回升,端午节后大涨价后,从每斤7元左右涨价突破了10元,猪肉价格每斤超过20元,端午节热身一次,然后生猪价格回落几天又开始第二轮的上涨,从8月11日开始缓慢下降,17日已由每斤10.6元降至10.48元,现在仍然处于下降状况。我们这里的猪肉价已经从每斤19元左右下降到17元。端午节后,生猪价格反反复复进行波动,这次生猪价格回落能够维持多久,能回落到多少钱1斤,多久能够止跌回升呢?
一、今年生猪突然持续涨价的根本原因,涨价的主要原因一是专家分析认为今年4月份,也就是端午节前后进入新的猪价格周期,在猪价格周期的初期是猪价上行时期,通常情况生猪和猪肉价格都是以涨价为主。二是从2023年就开始加速去产能化,也就是大量淘汰母猪,根据统计今年年初能繁母猪存栏为3992万头,母猪存栏减少。三是大量的散养户在激烈竞争中退出养猪业,规模养殖企业初步形成了养猪业的垄断。
鉴于上述三个因素,因此在今年5月下旬开始,规模养殖场就采取与2022年7月份相同的方法,大量囤积本应该出栏的肥猪来进行二次育肥,其目的就是减少肥猪的上市量,人为造成肥猪供不应求的状况,导致生猪价格大涨,以便获得更多的养殖利润。同时屠宰场和猪肉零售商这些垄断企业共同哄抬物价,造成猪肉价大涨。猪肉价格从每斤10元左右大涨超过22元,已经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今年消费者的钱袋子很紧张,只能唉声叹气,减少猪肉的消费量,转向鸡肉和鱼类等价格稍低的肉食品,条件好的转向消费牛肉、羊肉和土猪肉。另外在猪肉价格大涨时没有投放中央储备猪肉来抑制猪肉价格的持续大涨。
二、这一轮生猪价格下降能够维持多久,今年6月份进入新的猪价格周期,在猪价格周期初期是养猪红利时期,属于生猪价格上行时期,涨价很正常,生猪和猪肉价格以上涨为主流,根据近期生猪价格运行来看,基本是微调,也就是今天下跌几角,明天又回升几角,下降幅度比较小。我认为今年8月25日出伏,气温逐渐下降就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猪肉消费旺季,同时各个学校开学以及随着高考录取、家长送学生去学校报到读书附带旅游,宴请答谢辅导老师等促进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传统节日中秋节、国庆节的到来都是带动猪肉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因此8月底就开始进入一年中的猪肉消费旺季,生猪价格将会止跌回升,但是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不会大起大落,而是缓慢回升,如果政府猪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投放储备猪肉,市场生猪和猪肉价格回升幅度不大,每斤肥猪价在10元内波动,很难突破11元,每斤猪肉价也减少恢复到20元左右。今年猪肉价格将会持续上涨,最高值将出现在11月底至12月份,年底猪肉价格可能维持在每斤18—22元,各个地方的价格不一样,有高有低。
三、抑制生猪、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因素,
1、政府的调控,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物价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如果上市生猪数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生猪和猪肉价就要上涨,如果上市的生猪数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生猪和猪肉价格就会下跌。近年来,每逢过节,由于生猪屠宰与猪肉销售是垄断经营,逢年过节,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们就要共同哄抬猪肉价格,常年形成了“猪肉逢节必涨”的规律.
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调控市场生猪与猪肉价格是采用收储和放储来实现的。如果猪价上涨过快过高,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政府就通过投放中央储备猪肉来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多年的调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政府出手干预,肥猪价低可以回升,高价猪肉可以下跌。今年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没有投放储备猪肉,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度涨价,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政府就会投放低价的猪肉来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因此猪肉价格很难大幅度上涨的。
2、休渔期结束,大量的水产品将上市替代部分猪肉,8月份后主要江河和海洋休渔期陆陆续续结束,大量的水产品将上市,猪肉的消费量又将减少。黄海、东海和南海每年实行3个月左右的休渔。8月份后休渔期陆陆续续结束,大量的水产品将上市。由于农村散养户大多数离开了养猪业,农村土猪肉或者喂粮食的猪肉大幅度减少,现在国内规模养猪场饲养的都是国外瘦肉型品种猪,又是饲喂配合饲料,这种猪肉味道差,肉质比较柴,并且有一股腥臭味,导致许多消费者都转向消费牛羊肉、鸡肉和鱼类.
根据相关数据汇总显示,猪肉消费占比显著下降,从2010年的64.2%降至2023年的57.9%,而牛肉消费比例则从7.8%攀升至10.0%。现在的消费者是比较理性的,猪肉价格提高,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消费者就会减少猪肉的消费,而转向牛、羊肉、鸡肉和鱼类。同时,近年来传统的家庭制作腌腊肉食品的数量逐年减少,由于腊肉是经过腌熏的,咸肉是含有大量食盐,腌腊肉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为了追求健康食品,现在吃腌腊肉食品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村寨中过去每年冬季每家每年要制作腊肉、香肠几十上百斤,从2019年猪肉暴涨后家庭制作腊肉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因此冬、腊月猪肉消费量也越来越少。
3、肥猪资源是充足的。现在有的自媒体认为今年生猪价格上涨是由于肥猪严重缺乏造成的,实际上现在存栏的肥猪是超量的,造成今年猪肉价格的大涨主要原因是今年进入新的猪价格周期,在每次猪的价格周期出现的初期,时间大约1—1.5年,这个阶段是养猪的红利时期,养猪红利时期结束后猪价就进入了下行阶段,也就是进入了深度亏损时期,就会出现养猪一年赚钱二年亏本的说法。生猪价格的上涨主要是资本的炒作而产生的。
养猪人都知道在猪价格周期初期是养猪最赚钱的黄金时期,因此在今年5月下旬开始,许多养猪人就大量囤积本应该出栏的肥猪进行二次育肥,减少肥猪的上市量,造成肥猪供不应求的状况,导致生猪价格大涨,以便获得更多的养殖利润,同时屠宰场和猪肉零售商这些垄断商共同哄抬物价,造成猪肉价大涨。从5月份以来许多养殖场大量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几个月过去了,这些养殖场积累了大量的大肥猪,但是标猪仍然源源不断被育肥出来。
我认为二次肥育是养猪人自己害自己,那些率先进行二次育肥的养殖企业和在生猪高价时及时出栏的养殖场是赚大钱,而那些跟风二次育肥的养猪人赚钱是不多的甚至是亏本的。因为二次育肥利润低甚至亏本,一般是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油,生产2.5斤瘦肉的饲料只能生产1公斤肥肉。其次经过二次育肥的肥猪二头出肉量相当于三头标猪的产肉量,因此现在是生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现在有的养殖场扛不住了就出栏肥猪,现在大多数地方的生猪价格呈现回落的趋势,其他养猪人担心生猪下跌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就会大量出栏积累这么久这么多的肥猪,这次生猪价格回落可能持续到8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