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已经进入腊月了,老话说“进入腊月门,转眼就是年”,进入腊月意味着过年越来越近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们的心情是既高兴又紧张。腊月初一又叫“咬灾节”,人们在这一天要炒爆米花,噼噼啪啪的意味着年终岁末的来临,辞旧迎新开始了;而到了腊八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到了腊八要喝腊八粥,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而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年味就很足了,家家都在为过年做准备。
腊月是岁末十二月的别称,由于这个月的天气很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所以有腊月之称。腊月也是我国祭祀比较多的月份,《风俗通义》说:“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祖先也”,到了腊月人们要举行“腊祭”,向祖先贡献祭品,报告一年人寿年丰,天上人间分享丰收的喜悦。
腊月的氛围是以祭祀为主,在农村有“进了腊月门,五事莫问人”的说法,说的就是腊月不欠债、腊月不定亲、腊月不搬家、腊月不建房、腊月不搬家,当然这都是古代的说法,如今时代变了,很多习俗和禁忌都没了。
“生”和“死”向来是人们看得最重的问题,在农村有句老话叫“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这句话的意思说得很直白了,说的就是在腊月里出生或者死亡不是好事,“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每个月都有无数的人出生或者离世,为什么我们老祖宗说在腊月不好呢?
一、人怕腊月死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死亡是人们无法预料的事,那么为什么会说“人怕腊月死”呢?在农村有句老话叫“一人不上两年坟”,说的就是人去世后要在当年安葬,如果拖到来年才安葬是不吉利的,而在我国丧葬文化中人去后礼节持续的时间很长,有头七、三七、七七等说法,而且下葬也要挑选个好日子,如果人恰逢在腊月底去世,那么就意味着要来年才能安葬,跨了年还要打理丧事会显得不吉利,因此忌讳老人在年底去世。
其次,腊月虽然是祭祀比较多的月份,但是多数人都沉浸在为过年做准备的喜庆之中,而丧葬是一个繁琐而悲伤的过程,当喜庆与悲痛相遇时,那么人就会感到更加悲伤,想要过个好年自然不可能了。尤其是当看到别人家在欢声笑语中过大年时,一联想到家里有亲人去世,就会显得更加悲痛。
再次,腊月往往天会下大雪,而丧葬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如果遇到暴雪天气,那么就会干扰葬礼的顺利进行,要知道延误下葬可是不吉利。腊月很多人要为过年做准备,可以说家家都有忙不完的活,有的人要靠着过年这几天做生意,因此腊月请人帮忙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算请到人帮忙也会欠个大人情。
最后还有一点,到了腊月也是还债、缴纳地租或者房租的时间,再加上过年也要花费一大笔资金,因此手头会比较紧,如果再遇上家里有丧事,那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会让贫穷的生活雪上加霜。
二、更忌腊月生
腊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老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寒天中最冷的三九时间段和四九时间段就处于腊月。古代物质匮乏,对于穷人来说生活会比较艰苦,很多人在冬天没有厚实的棉被和厚实的棉衣,如果孩子在腊月出生,那么就可能受冻,婴儿本身抵抗力就弱,受寒受冻后很可能因为生病而夭折,因此腊月对婴儿和孕妇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如今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要知道在古代冬天可是非常冷的,记得小时候老家每年都会下大雪,但是如今很难看到雪了。在古代冬天本身就寒冷,再加上没有暖气和空调,一些贫穷的人可能会被冻死。
其次,腊月正是青黄不接得时候,要知道古代的粮食产量低,很多农民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如果遇到天灾,那么粮食就会大减产,而且古代还要上税,因此到了腊月的时候家里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了。对于母亲来说,要想有充足的奶水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如果连大人都吃不饱,那么小孩就容易挨饿,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在农村有句老话叫“有福之人六月生,无福之人腊月生”,在古人看来腊月出生的小孩福气不好。
“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这句老话还有道理吗?老话是我们老祖宗生活经验的总结,古代物质匮乏、生产力不足,再加上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因此这句老话在古代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如今人们的生活变好了,不再为吃不饱、穿不暖发愁了,而老人去世后也可以送殡仪馆,人们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精神的需求,可以说老话已经没有根据了。
你认为老话还有道理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