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著名媒体人、文化人、散文家伍松乔老师的《千古一梦大雅堂》在经历了数年的田野调查、论证与书写后,于2017年9月正式出版,首发式在丹棱大雅堂举行,25天后伍老师撒手人寰。
写书和去世两件事情合在一起引发出四川散文界内外诸多话题。大雅堂是怎么回事?伍松乔老师与大雅堂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写大雅堂?《千古一梦大雅堂》是怎样的一本书?
一
大雅之堂——一个早已存在的形容词,我们并不生疏。若追溯起来应该来自两方面:一是个体微观层面,指个人学问进展程度即所谓升堂入室,二是宏观层面,指中国大雅文化的精神内涵。前者有《论语》为证,后者出自《诗经》,无论哪一种原因,都与儒学相关,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已衍变成为中国人精神层面的主流意识。
唐诗之所以成为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原因之一就是追求大雅,追求至善至美。如大诗人李白的诗作:“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再看孟郊:“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还有方干:“残篇续大雅,稚子托诸生。”
从儒学的基本要求来看,几乎是带着悲悯情怀降临人世的杜甫,屡屡叹息于大雅内涵的失落: “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刑。交期余潦倒,材力尔精灵” 诗圣关爱天下、干预时政、为恢复弘扬中国文化真精神殚精竭虑的心情每每跃然纸上。他这种忠君爱国的人格力量和实践价值,后人直接为其戴了顶最直接传承并弘扬大雅精神者的帽子。
随着人们对杜诗精神内涵理解的深入,杜甫的地位亦愈见崇高,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杜诗学,就是源于对其博大精深文化内涵的研究,他自己也因此成为独一无二的诗中圣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他的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其意义已远非文学能够表达尽。
历代评论者的赞语不计其数,愚以为以闻一多先生的评价最为凝练精确: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诗圣杜甫作为真善美的化身,具有“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的艺术震撼力,可以担当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也”的历史重任,无愧真正大雅的代表。
到了宋代,文化人对杜甫精神理解更进一步。如王安石,“吾观少陵诗,为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只恨自己不能与杜甫生于同时。
宋代文化的杰出代表苏东坡,一句“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对宋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与苏轼相似的政见和遭际使黄庭坚对杜甫尤其敬仰。
二
北宋绍圣初年,一生崇拜杜甫诗才的黄庭坚贬谪到了四川,有机会亲历杜甫两川夔峡诗的诗境,对杜诗有了最新、最全面的解读,“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为文,夫无意而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耶” 蜀地算是遇到了一位杜甫的异代知交。
黄庭坚虽然被贬,但与苏东坡具诸多相似性的他只能愈贬愈具豪情壮志。为了帮助青年学子不走弯路就能体味杜诗的内涵,打算将杜甫在川时的九百首诗全部书写刻石,目的是让学子们通过对碑刻的反复观摩找到杜诗的意旨。
丹棱县一乡村土财主杨素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这一消息。他从丹棱出发,水陆兼程,风尘仆仆赶到宜宾,两颗真诚的心在长江上游经过一番真诚的碰撞,约定:黄庭坚书写诗篇,杨素负责刻石造屋。
黄庭坚、杜甫与杨素
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全部诗作陆续被带回丹棱,期间二人不断有书信往来。杨素没有食言,募集善工良匠若干,很快便刻成三百方诗碑,“使大雅之音久湮没而复盈三巴之耳”。复又出巨资修建堂宇,黄庭坚将该建筑命为大雅堂,先后作序、记刻《杜子美巴蜀诗序》《大雅堂记》。
如伍老师所说,一个志向高远的中国文化巨人与一位自告奋勇的丹棱义士,在长江源头宜宾的会面,开启了中国文化史上传奇的一幕。至此,登大雅堂已不再是一个比喻性词语,因为黄庭坚,它与一座气势恢弘的建筑联系在了一起,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登上这座大雅之堂了。
奇怪的是,大雅堂一问世,随即便是一片苍茫……至今没有人看到过大雅堂和那三百方的碑刻,甚至残片。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有人开始怀疑当年是否真的在丹棱建有大雅堂?对此,学界也是争论不休,丹棱大雅堂具体什么时间完成?诗碑是否完全刻成?什么时间被毁?碑刻的下落?
怀疑归怀疑,黄庭坚留下的《杜子美巴蜀诗序》《大雅堂记》这两篇与大雅堂直接有关的文章和黄庭坚学杜甫本身及其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容置疑的,当然还有黄庭坚和杨素二人往来的书信。因此学术界坚持历史上丹棱不仅存在大雅堂、且该建筑是唯一以真正中国大雅文化为内涵的人依然居多数。尤其在丹棱,大雅堂就建在人们的心中。
丹棱大雅堂湮没于历史的烟云,但大雅堂早已变成了丹棱人民的文化守望。2011年,丹棱县委和政府以极大的胆识和魄力,启动了大雅堂重建工程。
作为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特聘研究员的伍松乔老师,得知此讯后喜出望外,他手握大笔,在丹棱县委和政府重建大雅堂的同时,开始了另一座丰碑《千古一梦大雅堂》的写作。
确切地说,《千古一梦大雅堂》就是一部中国大雅文化溯源和将大雅文化在四川落地生根、将其变得伸手可触的一段鲜为人知历史的钩沉。作家通过自己的观测和分析,在我们面前全方位呈现出一幅历史画卷与登大雅之堂一语有关却又并非仅止于此的丹棱大雅堂的前世与今生。这项工作的意义,正如他自己所言:大雅堂并非一座,而是三座:物质建筑、文化形象和人心丰碑。
拿到书那天,伍老师离开我们已是半年有余。手捧这部等待已久的大书,因伍老师去世被撕裂的内心再次被拉开一道血口。袁瑞珍和李林雅两位文友和我一起将这本书翻了一遍又一遍,一致认为伍老师这是累的,伍老师长期关注大雅堂,多年研读文献、考察田野、探访民间、爬梳、钩沉、拼图……
当看到伍老师在这本书最后所附的一张在田野考察中汗透衣衫的照片时,三个人的眼眶里几乎同时蓄满了泪水。伍老师在书中说,不好说呕心沥血,但汗水实实在在流了不少。我则想说,如果没有流血,不是殚精竭虑,伍老师怎会毫无征兆地、饭桌前用餐时突然离世?
三
2018年一个深秋的日子,大雅堂敞开怀抱迎来了一群省内散文作家。
大雅堂就在作家们下榻的丹棱锦江饭店旁边。去的时间正好遇到下雨,一滴一滴,颇似作家们蔓延的心绪。主办方十分细心,似乎他们早就知道作家们会和这雨水一起光顾大雅堂,为每位作家准备了一把白色的透明伞。打着伞的队伍似一条白色长龙,慢慢向大雅堂门前蠕动。我忽然觉得这是在祭奠伍老师,继而又想,千百年来,人们到达他心中的大雅堂时,该都是这样慢慢地走吧。
走进大雅堂需要爬一条长长的天梯。天梯尽头是一青色照壁,照壁上是徐康老师为重建大雅堂写的《重建大雅堂记》,待我将天梯步完,映入眼帘的又是清一色的白色透明伞,一群围着徐康老师问问题的作家们,全然没有注意到雨水已经漫过雨伞逐渐在脚下聚集。
转过头是一大殿,上方大雅堂的匾额应该是沿袭当年杨素建大雅堂时的旧名,光看那如长枪大戟、左突右冲的笔划就知是黄庭坚在那里。似乎又明白了些,大雅堂永远都是高大的,因为这里的一切都需要你屏气敛神去仰视。
大殿进门处,是杜甫、黄庭坚、杨素三人的塑像。未见两川夔峡的诗碑,但大雅堂的陈设还是透露出当年建馆前后一些珍贵的信息。居中的杜甫神色凝重,似在构思新篇;左侧的黄庭坚手举一管毛笔,正待挥毫;右边的杨素双手拱起,对诗圣、文星的崇敬尽在其中。既是阅读的导引,也是无时不刻的提醒:这里是大雅堂,这里是杜甫、黄庭坚和杨素三人聚汇的地方。
大雅堂的幕布灯光,静悄而又暗影浮动,眼光所触,尽是北宋时期人们醉心于文化的用件。如藏雅阁里仿制的李焘“木橱”。东道主周闻道老师见我在“木橱”前伫立时间太久,便跟我打趣:雁子,李焘“木橱”就等于是杨素“木橱”,赶快写作业,写完了争取栝(四川方言:放)到这里。
遥远年代的一切其实和现代意义上的声光电不搭,但换到这里,却非常能烘托出北宋时期文人们那种超越喜悦和悲痛,感伤与温暖并存的心境,由不得你不迷离。
陈列馆里,黄庭坚手书杜甫的诗碑不多,都在醒目处。如杜、黄、杨三人塑像右边开阔一角就是“寄贺兰铦”: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结字如奇峰危耸,节奏变化强烈,我也像伍老师一样禁不住在脑子里勾画起黄庭坚的样子:饱满的脸庞犀利的目光是不是就像他节奏变化强烈的书法一样?正想着呢,前边又现一黄庭坚的书法帖子,不过是在电子触摸屏上,帖子在屏幕上方,下方是留给临帖者的模板。
马上有一女作家煞有其事地站了上去……一笔一划,还真有黄庭坚那绵劲迟涩的功夫呢。写毕,屏幕显示78分,大家纷纷为这位女作家鼓掌叫好,您已经触到山谷的书法精髓啦,继续努力,终有一天您就是黄庭坚第二。
出得馆外,见雨停了,一颗心才渐渐舒缓起来。这时环视周围,似乎领略到些大雅堂所处之幽林的妙处。只见院内曲廊缦回。亭台楼阁处,遍植芍药、蔷薇等花草,水池秋波荡漾,草木石径和谐呼应,颇有点苏州园林的味道,馆和馆中间,随意安放了些云彩石,石上是当代不同书法家用不同风格书写的杜甫诗歌,可谓举步芬芳、且行且读、且赏且思。眼前浮现一个细眉丹凤眼,看似文质彬彬男人面孔,对,那就是把自己活成传奇的黄庭坚。
园内错落的银杏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落下一地金黄。女士们见状选准一棵最大的银杏树,纷纷涌到树下摆起了poss,男士们则举起了相机。
四
没有见到杜甫的两川夔峡诗300碑刻的遗憾,早已被另一种思绪所代替:如今的大雅堂,因她的多种面向已被更多人所认知,删繁就简,堂里没有更多的论断与评价,反而更能让人遥想当年建造大雅堂时的一切情形,无形间又像是重回昔日时空。尤其当我拿着伍松乔老师的《千古一梦大雅堂》做比对时,犹能感觉出时空转变带来的差异。
和杜甫两川夔峡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诗学与中国大雅文化精神使其早已超越文学史范畴一样,黄庭坚和杨素建大雅堂之举也早已超越了最初登大雅之堂之意。
第一个将厅堂以大雅命名的人是黄庭坚和杨素,更重要的是大雅堂这一建筑形体本身承载了异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因为大雅堂,中国文化史要专门为四川丹棱重重地书写一笔。丹棱大雅堂,它具有中国大雅文化乃至主流中国文化标志的特质。
伍老师写《千古一梦大雅堂》那几年里常来德阳,他对我关于大雅堂的兴趣和认识感到十分惊异,我跟他的学习也因此多了一个话题——大雅堂。他常常是跳出概念进行言说:每一件事都是复杂的。但冥冥中自有其缘,也有其源。
有一次我们在围绕着与丹棱大雅堂有关历史中人的是非做反复掰扯时,他总是申说着这样一个态度。而这样一个态度,也直接用在了《千古一梦大雅堂》中。我个人未必都同意他在书中的每一个分析,比如他关于三百方诗碑下落的分析:
大雅堂建成时恰逢朝廷上下党争最激烈的时候,为了碑刻的安全一定是被杨素掩埋了。
我曾反问他,再秘密的掩埋也多少会留下些痕迹,比如大雅堂建筑,总不能也掩埋了吧,就算是将其拆除,也会残存些瓦块什么的。伍老师则回我说,心诚则灵,也许哪天真就找到了。
我很钦佩他这个态度。无论什么论断,我们作为身外人的认知局限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我觉得伍老师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他其实是把杜甫、黄庭坚和杨素中的每个人,都放在中国大雅文化的轴线上、并融合了时代背景来做解读。
而黄庭坚赋予杜甫那把“雅的律尺”,他自己心中同样是有的。同时这律尺标准的确立,又和这些年他在巴蜀文化研究中对中国大雅文化研究的经历有关。
我尤为喜欢他笔下的杨素。据伍老师说史志中关于他的资料很少,身世不详、生卒时间不详……伍老师对此也是惜墨如金,整本书对杨素的描写不足千字,评价均来自黄庭坚“奇士而有力者”“磊落人”“英伟人”“有侠气”“以礼义不以财力称雄长也”。足够了,一位高大英俊、财力雄厚而又乐善好施者的形象已经呼之欲出。
这里更多让我感受到的是伍老师将自己的情感深寄其中,还能看出,这情感的基础,来自于对一位豪侠义士的敬意。以我的粗浅理解,一个人如果对儒家思想深厚的文化传统有内心的敬意的话,他一定也会从心里去尊敬用实际行动践行儒家文化的人。尤其在眉山,又是与苏东坡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丹棱县,所以这中间,出于敬意的研究与思考,肯定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五
离开丹棱的那一日,我想再去大雅堂看看。用过早餐之后,我们就开始往大雅堂走。没有下雨,也不必打伞,那天在大雅堂内外看到的白压压的透明伞不见了踪影,但脑子中闪回的,还是一路去到大雅堂的种种。
我知道这个秋天,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丹棱,而伍老师这本书,连接了大雅堂与我。但愿伍老师有关大雅堂的血和汗没有白流,通过这本书唤起世人对大雅堂的关注,并意识到我们曾经历了怎样一次次的失去。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