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10月8日,汉丞相诸葛亮将星陨落,三国几乎失去了颜色。
诸葛亮雕像
司马懿是最先料到诸葛亮活不长的人,据《魏氏春秋》《晋书》等史料记载,司马懿问诸葛亮“食可几米?”使者回答“三四升”,司马懿由此判断诸葛亮命不久矣。
可见这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事迹,不是《三国演义》的编造,而是确有其事。
那么,为什么每日“三四升”就活不长了?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三四升是多少
“升”不是一个重量单位,而是容量单位。
秦汉容量单位从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通常认为斛与石相通,也就是说:1石=10斗=100升。
在古代,想要精确的称出质量很难,但用容量来计算就容易多了,尤其是对于粮食谷物。
根据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1升为200毫升;1斗禾重2.7斤(换算为现代的斤),这是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1斗禾是2.7斤,那么1升就是0.27斤,三四升就是0.81-1.08斤。
所以诸葛亮每天吃的“三四升米”相当于现在的一斤米左右。
诸葛亮影视形象(王洛勇版)
可能有人说,我一天也吃不了一斤米啊,一碗饭也就三两,一天吃个六两米饭差不多了。
这话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好像没错,但不能放在古代去说。
第一,诸葛亮吃的“米”应该不是大米。
秦汉时期人们的主食是“粟菽”——粟(sù)指小米,菽(shū)指大豆,如果再往前推一点,商周的主食是“黍稷”(黍shǔ指黄米,稷jì同粟,指小米)。
小米
三国时代,水稻小麦并不像今天这么普及,就像曹植的七步诗写的是“煮豆燃豆萁”,而不是煮饭烧秸秆。
水稻在汉之后才开始逐步增多,宋代才大规模普及。小米和豆类是秦汉主流,诸葛亮吃的米很可能是小米。
第二,诸葛亮一天吃的净含量没有一斤。
我们现在吃的都是脱壳后无杂质的精米,但古代不是,粮食谷物加工之后会有一些流失,诸葛亮一天吃到嘴里的净含量没有一斤米。
古代所说的粮食含量,例如多少石、多少升粮,是煮熟前,不会煮熟后再去称量。确实煮熟后“饭”会更多,但多的是水,粮食净含量不会增多。
而且,纯小米饭煮熟后不像大米饭那样膨胀,没有大米那么多脂肪,拿今天吃的大米饭和古代的小米饭比是不合适的。
第三,诸葛亮没有太多副食补充。
今天我们吃米饭少是因为有大量的肉蛋、蔬菜、水果等补充营养,还有很多油。每天就让你吃点咸菜试试?你的饭量绝对要增加好几倍。
在三国时期肉蛋蔬菜等副食是很缺乏的,虽然诸葛亮身居高位,但行军在外也没有太好的伙食。况且蜀军经常缺粮,诸葛亮不可能大鱼大肉,没那个条件。
诸葛亮可吃不上我们现在各种肉蛋蔬菜
无论怎么说,一天只吃一斤小米,就算加点肉和菜,也真是少。
当年廉颇为了显示自己没老,“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换算成现在相当于2.7斤小米,5斤肉),还是一顿的饭量。尽管诸葛亮是文官不是武将,但怎么看,每天三四升小米的确太少了。
司马懿认定诸葛亮活不长的原因,除了吃得少还有“事多”。
诸葛亮处理军政事务,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如此大的工作量,如此少的饮食,再加上睡眠不好经常熬夜处理公务,人的精力总要耗光。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点不假。诸葛亮比司马懿小两岁,去世的时候仅54岁。如果丞相多活几年,司马家未必能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