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弘一法师:磨难是在逼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教材_佛说磨难

弘一法师:经历痛苦是成长的最好教材!

弘一法师说: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唤醒你。如果不能唤醒你,那就用痛苦唤醒你;如果痛苦不能唤醒你,那就用更大的痛苦唤醒你;如果更大的痛苦都不能唤醒你,那就用失去唤醒你;如果失去也不能唤醒你,那就用生命唤醒你。

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充满了艰辛苦涩,只有经历了痛苦的洗礼才会有新的人生。磨难是在逼一个人成长!所以周围环境和所遇到的人不管好坏,他们都是来渡你的。好的环境让你愉悦,不好的环境磨你的心智;对你好的人让你幸福,对你不好的人逼你成长。

我们应该感恩所有遇见,不管遇见好或坏,他们都是唤醒一个人心灵的一束光!生命的唤醒并非总是和风细雨般的温柔,它有时如狂风骤雨,有时如晨曦微露,但每一次的唤醒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体悟。

人生难免会遇到坎坷、悲伤、愧疚、迷茫、无奈等等不如意,不要指望别人的救赎,所有的一切只有你自己才能够把它解除。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一次重生的机会,每一次的痛苦都是一次心灵的觉醒。

弘一法师还说: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世人只知道凤凰可以重生,却忽略了它在烈火炼狱中挣扎的环节。所有大彻大悟的人都曾无药可救过,心不死则道不生,人的末路就是神的开端。可见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这些苦难和挫折都是有意义的,它们都是我们以后福禄的积累、智慧开启的过程。

人经历了苦难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之后,注定你已不是原来的你。生命在苦难中修行,在生活中历练,经过不断地努力,然后塑造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莫言就说: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都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自然就会成长,吃一堑就会长一智,吃了亏碰了壁以后,不用别人讲道理你就会从中汲取教训。让自己成长起来。

人生能够不劳而获的只有贫穷、懒惰、疾病、绝望,能够让你大彻大悟的就是物极必反。苦尽甘来之后,你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只要信念不死,奋斗就是另一种风景,失败就是另一种辉煌。

人只有在岁月中得到洗礼,让生命接受考验,你才会明白人生所有的苦难都不会白受,它会撑大你的格局,开阔你的视野,让你拥有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万千,世事无常,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每一次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泪水都有一次醒悟;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每一次伤痛都是成长的支柱。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的唤醒,无论它是以温柔的还是以残酷的姿态出现。我们即使不能像凤凰般重生,也应该历练出一个和往日不同的自己,一个自信坚强而又热爱生活的自己。

弘一法师:磨难是在逼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教材

相关文章

寂静法师:见事见人,见人见心,见心见命,见命见一生

寂静法师:见事见人,见人见心,见心见命,见命见一生

寂静法师:见事见人,见人见心,见心见命,见命见一生◆◆◆财富篇富有与否,在于我们给予世界多少,而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活在感恩中,会增长福报;不活在感恩和满足中,有多少钱都等于零。通过一个人的外在就能看..

崇慈法师:《六祖坛经》第七讲

《六祖坛经》第七讲我们上一讲讲到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接下来六祖大师开示: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这段话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是指导修行的关键。口莫终日..

印光法师:学佛法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因果是以身谤法吗?(195)

195、学佛法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因果是以身谤法吗?此种人虽聪明学佛法,但因执理废事,不修因果,为偏邪狂妄之人。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故为以身谤法,罪过无量。学佛之人应深信因果,理事并修。纵在暗..

寂静法师:单纯地去拥抱生命,此刻的你便是快乐的

寂静法师:单纯地去拥抱生命,此刻的你便是快乐的没有人能单独完成宽恕,它必须透过双方的互动,去迈出第一步,主动向伤害过自己的人表示友好,或向自己伤害过的人道歉忏悔。无论这种互动会带来多深的痛苦,都有助于..

寂静法师:佛弟子该如何去积累福德?

寂静法师:佛弟子该如何去积累福德?我们该如何去积累福德,积累能量呢?第一个方法叫种福田。佛家有三大福田,第一个叫报恩福田,又称“恩田”;第二个叫做功德福田,又称“净田”;第三个叫做慈悲福田,又称“悲田”..

慧深法师:现代因果报应录:历劫残生,屠夫回首

三十、历劫残生屠夫回首慧深法师左营有位以杀猪为业的屠夫,已经杀猪好几年了,最近每杀猪时,当他拿起尖刀刺入猪的喉咙,猪发出挨杀时痛楚难忍的好叫声,血喷溅四处,待猪身血流得差不多了,猪抬高头精疲力竭深深的..

道坚法师: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

道坚法师:道信大师的生平及其思想浅说

道信大师的生平及其思想浅说道坚研究道信大师现存主要的史料有:道宣(695667)《续高僧传》卷二十的《道信传》,[1]净觉(683--?)撰于712716间的《楞伽师资记》,杜朏约撰于716720年之间的《传法宝记》[2],作者不详..

道坚法师:禅学思想及其实践

禅学思想及其实践道坚绪论破山海明禅师(1597~1666)开始传法于浙江嘉禾东塔广福禅寺,后来在巴蜀辗转弘法三十余年,历兴寺庵十四处,传法弟子八十七人,使西南地区的佛教在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再度勃兴。最为难得的..

道坚法师:禅宗公案:商那和修尊者的付法因缘

禅宗公案:商那和修尊者的付法因缘道坚法师商那和修尊者的付法因缘佛法在初期的流布,多以传法的形式确立佛教的精神领袖。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一代大法,似水长流不息,经二祖阿难传到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时候,佛教已是..

宏圆法师:佛在法华会上畅宣本怀,说真实佛法

宏圆法师:佛在法华会上畅宣本怀,说真实佛法初学妙法,大家可能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佛法清净、无有憎爱、无有取舍。其实我们看世间法,世间法看似巧到极处,但是也是拙到极处;佛法看似拙到极处,我们刚才说了,没..

宏圆法师:不孝顺父母,是堕黑绳地狱的果报

宏圆法师:不孝顺父母,是堕黑绳地狱的果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悖逆父母,就是不但不孝顺父母,反而以语言或者行为去伤害父母。这样的人我们说,绝对不会有善终的,一点点的孝心都没有,一点点的感恩之心..

道坚法师: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五——佛教对忠州人文景观的缔造

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五——佛教对忠州人文景观的缔造道坚法师古人有云:“世上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近来佛教界每每比较反对“僧占多”的说法,认为应该改为“僧建多”。佛教讲究解行并进,即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宏圆法师:一心受持无住生心妙义,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宏圆法师:一心受持无住生心妙义,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是讲持经的功德。当来之世,..

道坚法师:禅宗公案:集体皈依的仙人

禅宗公案:集体皈依的仙人道坚法师集体皈依的仙人中印度有一个宗教首领名叫弥遮迦的,得五种神通,领导八千徒众,密传往劫阿私陀仙人的修行法门。在盛夏当午,仙人们围着一大堆柴火,火上熏着一些腐化的动物尸体,那种难以..

宏圆法师:为什么有的人被鬼神所扰乱?

宏圆法师:为什么有的人被鬼神所扰乱?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这是说明鬼的行业,有的利益人,有的损害人,千差万别,所行不同。《长阿含经》中说:“佛告比丘,设有外道梵志问言,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

宏海法师:情急之下如何守住口业

宏海法师:情急之下如何守住口业问:平时还好,但急了时很难守住口业。请问法师,您是怎么做到守住口业的,教教我们吧。宏海法师答:口业的确比较难守,我们说身口意业,那么我看得出你提的问题是,你很想守,可是在..

道坚法师:父母亲的信念——苦谛思维修之四

父母亲的信念——苦谛思维修之四道坚法师童年的记忆是清纯而美妙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使我明白生活的艰辛和父母及众生的恩,珍惜当下每一刻光阴,构建内心的法悦,并以此感恩的心,回向法界有情。想起我的生活,经历过许多..

宏圆法师: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宏圆法师: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说如果以三十二相能观如来,我们这个世间转轮圣王也有三..

道坚法师:苦难的童年——苦谛思维修之三

苦难的童年——苦谛思维修之三道坚法师苦,是没有值得炫耀的;乐,是没有值得沉醉的。过去的归于过去,我们所拥有的,只有当下和未来。如果沉浸在过去痛苦或幸福的回忆中,久久萦绕心怀,不得解脱,就是放不下,就是执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