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磨难是在逼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教材_佛说磨难
弘一法师:经历痛苦是成长的最好教材!
弘一法师说: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唤醒你。如果不能唤醒你,那就用痛苦唤醒你;如果痛苦不能唤醒你,那就用更大的痛苦唤醒你;如果更大的痛苦都不能唤醒你,那就用失去唤醒你;如果失去也不能唤醒你,那就用生命唤醒你。
人们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充满了艰辛苦涩,只有经历了痛苦的洗礼才会有新的人生。磨难是在逼一个人成长!所以周围环境和所遇到的人不管好坏,他们都是来渡你的。好的环境让你愉悦,不好的环境磨你的心智;对你好的人让你幸福,对你不好的人逼你成长。

我们应该感恩所有遇见,不管遇见好或坏,他们都是唤醒一个人心灵的一束光!生命的唤醒并非总是和风细雨般的温柔,它有时如狂风骤雨,有时如晨曦微露,但每一次的唤醒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体悟。
人生难免会遇到坎坷、悲伤、愧疚、迷茫、无奈等等不如意,不要指望别人的救赎,所有的一切只有你自己才能够把它解除。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一次重生的机会,每一次的痛苦都是一次心灵的觉醒。

弘一法师还说: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世人只知道凤凰可以重生,却忽略了它在烈火炼狱中挣扎的环节。所有大彻大悟的人都曾无药可救过,心不死则道不生,人的末路就是神的开端。可见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这些苦难和挫折都是有意义的,它们都是我们以后福禄的积累、智慧开启的过程。
人经历了苦难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之后,注定你已不是原来的你。生命在苦难中修行,在生活中历练,经过不断地努力,然后塑造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莫言就说: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都不是道理,而是南墙;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磨难。

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自然就会成长,吃一堑就会长一智,吃了亏碰了壁以后,不用别人讲道理你就会从中汲取教训。让自己成长起来。
人生能够不劳而获的只有贫穷、懒惰、疾病、绝望,能够让你大彻大悟的就是物极必反。苦尽甘来之后,你对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只要信念不死,奋斗就是另一种风景,失败就是另一种辉煌。
人只有在岁月中得到洗礼,让生命接受考验,你才会明白人生所有的苦难都不会白受,它会撑大你的格局,开阔你的视野,让你拥有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万千,世事无常,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每一次考验都有一份收获;每一次泪水都有一次醒悟;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每一次伤痛都是成长的支柱。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的唤醒,无论它是以温柔的还是以残酷的姿态出现。我们即使不能像凤凰般重生,也应该历练出一个和往日不同的自己,一个自信坚强而又热爱生活的自己。

相关文章
第九节小乘二宗之略要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法。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世亲造《俱舍论》,又九百年中,河梨跋摩造《成实论》。因这二部论典的传播,而形成俱会成实二宗。一、俱舍宗俱舍宗是依俱舍..
第七节律宗一、住流从第一次结集,代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后二次三次四次的结集。自此以后,边叶、阿难、商那和修、优婆调多五师传持。佛灭后一百年间,纯是一味和合,一百年后产生异见,部派分裂,因着律仪上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⑸内容概要:释经名。地藏菩萨的名号中,『地』是呵护,住持,生长万物的意义,这位菩萨行菩萨道能忍如地,所以他含藏着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地藏菩萨』的本义。——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⑴——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界诠法师弘法视频整理而成)内容概要:欲生净土,先读地藏经了解世间极苦,才易生起欣求极乐的出离心。各位比丘,各位比丘尼,居士男,居士女,大家晚上好,阿弥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⑵内容概要:一、真修行不怕饿死,自有龙天护持,若贪名闻利养而修行,易入歧途,龙天不佑。二、众生性识无定,调服己心颇难,度众生更是难上加难。三、短时用功不见效,累世所积业障深厚故。..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⑵——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界诠法师弘法视频整理而成)内容概要:现代社会孝道没落,地藏菩萨亲身作典范,佛子如何孝敬父母。《地藏经》再一个大家都知道是一部孝经。地藏之所以发大愿,..
大愿法师:如何处理好人与自心的关系佛说,当一个人开始懂得过心灵的生活,这个人离道很近了;当一个人还是贪著于物质生活沉醉于其中的时候呢?这个人离道尚远。所以我们要从纷扰的世界之中转过身来觉照自己的心。我..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⑴内容概要:一、修正“学佛只要心到就行”的片面观点。二、民间许愿与佛教发愿的本质区别。三、地藏经的分章:1-2品地藏菩萨是能化之主;3-5品地藏菩萨所化之机,即菩萨度化什么根机的众..
出家修学生涯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16151629)破山十九岁出家,三十三岁开法嘉禾东塔广福禅寺,其间有漫漫十五年的求学生涯。在这漫长的修学历程中,破山排除一切困难,精勤不息,遍参诸方善知识,最终成..
传喜法师:如何看待给阴间烧纸钱问题?信众:师父,如何看待给阴间烧纸钱问题?师父:在民间常常有这种现象,有好处。对于一般性人产生不了观想的,就五分钱打一个(纸钱),这也是对无形众生的一种关怀。对他们来说..
道坚法师认为时下流行的素食观念有三大来源:一是西方素食主义,二是中国传统食素观念,三是佛教素食传统。西方素食主义肇始者为公元前六世纪末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旨在倡导一种包括禁止杀..
幸运儿的胎教——苦谛思维修之一“人多就是力量”,英明领袖毛主席一句话,天下涌现了无数英雄母亲。我的伟大的父亲母亲,在生活极度困苦的环境中,坚决执行党的英明决策,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我前面共有..
我的降生——苦谛思维修之二道坚法师上文提到“幸运儿的胎教”,有的朋友希望我能写一写关于我降生的情况。普贤十大愿中有恒顺众生愿,那我就写写关于我的降生吧。在猴年腊月(非猴年马月)的暗夜里,父亲烧石灰去了,母亲..
雾里看花更美丽——为某患忧郁症朋友说道坚法师人的健康是身心的和谐状态,生理和心理同时拥有健康,这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几乎世界上就不存在身心绝对健康的人(就像世间也没有从性能到零部件都没有任何缺陷的跑车一样)..
佛陀为什么非常重视讲堂?佛陀时代讲堂化佛教能否在今日重现当我们利用电子《大藏经》进行检索,发现“讲堂”二字竟出现了1024次之多,尤其是在《阿含经》中,佛陀于各处讲堂弘法的记载比比皆是,根据佛陀时期的讲堂建设,..
远离黑暗的提示(大悲法师)远离黑暗的提示大悲法师开示不要让,情感乱了心智,在“假相、妄想”中“求不得”,喜、怒、悲、欢,常左右,要习惯,保持清静的心。心清静了,才有灵感!心清静了,才有智慧!心清静了,..
生平及其思想渊源道坚法师破山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尤其是少年时期父母双亡,在丧亲之痛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破山渐渐生起无常厌世的情结,经过一番内心的苦苦挣扎后,他毅然选择了出家弘法之路。下面将介绍破山在家..
释尊在拘尸那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前,谆谆地教诲弟子:我成佛来所说经戒(法),即是汝护,为汝等(怙)恃。不要以为世尊入于涅槃,就没有依怙了,佛说的法,就是众生的依怙。诸行是坏法,精进莫放逸,这是如来最后的说教。诸行是..
法堂有什么作用佛教非常重视佛法的宣扬,法堂是禅宗对讲堂的称谓,即禅门演说佛法的地方,名为法堂。法堂的建立,在经文中处处明示,如《华严经》卷五云:“世尊凝睟处法堂,炳然照曜宫殿中。”说明佛陀在世时,为了给众生演..
禅宗公案: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道坚法师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饭王的王太子,跟佛陀是堂兄弟,古籍中说他“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他出生在佛陀成道的夜晚,因号阿难,译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