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说学篆刻,其实入门方法很简单,就是:1、找来汉印500方,一方一方地临下去;2、找来名家流派印500方,一方一方地临下去。如此1000方印临完,大致就成点样子了。
汉印不说了,写了至少有五篇文章说汉印的重要性了,先缓缓,回头再说,今天说说流派印。而提到流派印,一般就是我们说的文人篆刻,其实也是我们现在说的篆刻艺术,因为文人篆刻之前的印章还大都是实用印章。流派印自明代文彭始,因此,一般后人称文彭是篆刻的鼻祖。而他的两个弟子何震和苏宣,也均是大宗匠,开山祖师,因此不得不提。
提到文人篆刻,极少不提及这三个人的,因此,今天着重把这两个重要弟子合起来说一下。
我们说了,文彭是鼻祖,前面的文章写得的内容很多,今天主要说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大致三人,何震、苏宣、王伯钦,而王伯钦基本没有再传弟子,而且风格也尽中庸,故停止在他本人,而何震、苏宣都成了开山立派的大宗师。
一、先说何震(类似篆刻界的少林派)
何震的派别叫雪渔派,这是因为他的号叫雪渔,雪里垂钓,独钓寒江雪的意境的确不错。这位大神是安徽人,当然,也因为婺源现在归属江西, 关于何震是哪个省的人,不知道两个省的旅游局会不会打笔墨官司。何震大神自小时候就出游在外,凭借谋生的本事就是刻印,因此,我们看何震的印,总觉像商品,就是这个原因。
20岁左右,何震到苏州,拜文彭为师,传说“国博究心六书,主臣(何震的字)从之讨论尽日夜不休”,文彭研究六书,何震跟着他讨论,日夜不休息。这使何震真正认识到了“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也说是说,何震是在文彭的影响之下,真正意识到了,要想学好篆刻,六书是必须精通的学术。
赶上顾从德《顾氏集古印谱》印行,何震在顾氏印行的印谱里大量汲取汉印影响,何震由此成为仿汉印革时弊的首位获益者,注意,这个印谱印行时,文彭已经去世,而何震正当盛年,这使得何震真正成为一位文人篆刻历史上首位集大成者。
拟汉玉印、法急就章、仿汉满白,师先秦古玺,取元朱文,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这跟后人创作篆刻作品的方法极其近似,所谓“若拟非拟,若创非创,化腐朽为神奇”。
笑谈间气吐霓虹,何等气魄,何等豪情!这方印,我专门写过文章介绍过。
这一方:兴酣落笔摇五岳,没有点武林宗主的气质,敢这样说?
何震最大的特点是猛利,这跟文彭不一样,文彭是和平中正,笔笔中锋,何震侧笔取势,正锋深入,偏锋浅行,当然,也正因为浅行,所以篆刻韵味体现的更为丰富,浅行则走刀受到的阻力小,出来的效果就真正是“驱刀如笔”,因此,得出的风格就是猛利爽健。
于是,何震声名鹊起,天下印人跟风者甚多。据他的弟子韩霖记载:“于今人中见其篆刻之技近千人,与之把臂而游,上下其议论近百人……”看过他刻印的近千人,有过交往的近百人,影响有多大,可见一斑。
周亮工的《印人传》里评价更高,他的记载说“自何主臣继文国博起,而印章一道遂归黄山,久而黄山无印,非无印也,夫人而能为印也;又久之而黄山无主臣,非无主臣也,夫人而能为主臣也",打从何震跟了文彭,印章就看安徽(黄山代安徽,何震是安徽人)了,时间长了,黄山没有著名的印人了,并不是真的无印人了,而是人人都能刻印了;又过了一段时间,黄山没有何震了,并不是没有何震了,而是人人都成了何震了。
何震影响之大,由此可见。
二、再说苏宣(类似于篆刻界的武当派)
苏宣的门派叫泗水派,同样,这也是因为苏宣的号叫泗水,他也是安徽人,跟山东那个泗水县没有半毛钱关系。苏宣的经历也传奇,他比何震小了将近20岁,但在文彭之下,跟何震是同一辈份的人物。这有点像神剑仙猿穆人清的下面既有人到中年的神拳无敌归辛树,又有青年才俊袁承志。何震的弟子,年纪跟苏宣都相仿,但没办法,喊师叔吧。
苏宣生活的年代,各出版商都忙着出版印谱,于是苏宣大得其利,因为他有机会摹刻印谱,于是,刻印的数量多到成百上千,我们可以想见,要把古印玺的风格毫发毕现地展现在印谱上,就必须有一位善于摹印的人,苏宣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已经很厉害,而这样的综合训练,更使他的篆刻水平,突飞猛进。
苏宣最重要的印学理论是他在《印略》自序里说的:“世不相沿,人自为政。如诗非不法魏晋也,而非复魏晋;书非不法锺、王也,而非复锺、王。始于摹拟,终于变化。变者愈变,化者愈化,而所谓摹拟者逾工巧焉。”这其实是各种艺术的综合创作论,讲出了创作也临摹的关系,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创作,创作一般发源于临摹,创新是一切艺术发展的动力。
能有这样的认识,苏宣当然是在临刻之余潜心思考过的,也正是因为思考,他才认识到不管如何变化,印风最终会归于浑朴典雅,这也最终使苏宣的风格回归到平和的路子上来。
汉留侯裔,这简直就是说,我是汉印风格,我是汉印风格,有没有感觉到浓重的儒雅之气?
看似汉印格局,却让人想起浙派的丁敬老头,这刀法,古朴雅致,莽莽苍苍,像下了大雪的树林。
还看周亮工的评价,《印人传》里说:“印章汉以下推文国博为正灯矣,近人惟参此一灯。以猛利参者何雪渔,至苏泗水而猛利尽矣。”啥意思,到了苏宣这里,不猛利了,苏宣的篆刻复归于平和淳正。
是不是类似于,张三丰出自于少林,但最终终于成了独立于武林的武当派的创派祖师,原因正在于创造了武当功,所谓太极以弱搏强。
苏宣像一位得到的宗师,表面上不露声色,出手就是大家气象。
这二人,真是印林里的泰山北斗。他们的风格与他们的师父文彭形成三足鼎立局势,三人之行,震动古今。
至于明清流派印,都是在二人的基础上向不同的方向突破发展的后人。不管是程邃、丁敬、邓石如、吴昌硕、黄士陵,甚至于再后来的赵古泥,齐白石,莫不出于两大流派的风格影响。
(【老李刻堂】之42,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