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普工作来说,热点是一个重要的时机,借助热点话题开展科普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为在热点发生后,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望处于“饥渴”状态,利用热点话题开展的科普能够抓住公众急于获取科学知识的有利时机,更好地实现科普的效果,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公众获取知识的效果也是最好的。而在热点话题的加持下,一大批网络科普达人也成功出圈。
但是,如果热点话题发生后,科普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可能会出现盲从的现象;一个恰当的例子可能就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出现的抢盐风波,这一方面反映了科普力度不够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科学理性的不足。
在热点话题发生后,如果科普人员不能及时发声,那么就一定会有非科普人员假借科普的名义传播不实的信息,这就是“把我们的舞台让给我们鄙视的人”,就像约翰·伯纳姆所言的那样,“科普所放弃的空间,很快就会被伪科学占领。”B站知名UP主鬼谷藏龙也在一次科普分享中谈到过类似的观点,他说“民众的认识是个‘生态位’,科班出身的人不去占领,就会有骗子去占领。”因而我们有必要利用热点话题积极发出科普的声音,不给伪科学及骗子留下空间。
在这方面还有一个例子。
2010年11月1日,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韩启德院士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谈到这样一个话题。
“我看过一组数据:以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在政治性媒体上只占到3.5%,在公共网络论坛上只有3.2%,在新闻媒体上占的比例稍高,但也仅为13.3%,全社会为之轰动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在公共网络论坛上,自然科学家作为消息来源的竟然为0!也就是说,当最需要科学家讲话的时候,在媒体上缺乏我们的声音,这样的情形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主动加强与大众媒体的沟通合作,及时在媒体上用科学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理解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关的科学道理。”
这也是在呼吁我们的科普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热点话题积极发声,及时准确地将科学内容传递到公众的身边。
当然,我们说利用热点话题做科普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如何看待热点话题这个问题。
在一些国外从业者看来,尤其是科学媒介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的工作人员认为,任何新闻都可以是科学新闻,关键在于你能否找到与科学相关的点,或者说从科学相关的层面及视角去解释。各位如果在某些平台上看到过热点话题的科普,那么不妨想一下,这些科普内容是如何把科学与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结合起来。因为直接与科学相关的热点话题也许可遇不可求,但是社会热点话题可谓层出不穷,如果不信的话,那么可以浏览一下微博热搜。
当然,可能在有些人看来,这有点蹭热点的意思,科普可以而且应该借助于热点话题,其理由在前文已经有所涉及,关键在于这种“蹭”必须“蹭”出关联,从热点话题中找到科学的切入口,不可强蹭。
因为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对一些内容的关注也是有时间窗口的,而过了特定的窗口,他们的注意力可能会发生转移,因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科普的时机的重要性。
实际上,对于各个领域的科普工作者来说,热点话题有时候也是可以自行生产的,这其实涉及了传播学上的议程设置的问题。比如,各个领域一定有很多的纪念日,知名人物的诞辰日期,某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日期等等,比如每年春季的花粉过敏,每年3月14日的π日,这些(历史上的今天)都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时间节点,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热点话题。当然这些话题还是需要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着眼于公众的特定需求以及所关心的特定问题,用与公众相关的场景讲好科学的故事,毕竟走心的不是文案,而是与己相关的场景。
之所以要强调热点话题的科普,是因为借助于热度,科普也可以收获关注,公众之所以会关注,一定是因为科普引发了他们的共情,而因为共情,所以共鸣;因为共鸣,所以分享;因为分享,所以共振,进而推动科普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大鹏,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