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十分底下。各种限制女性自由的条条框框异常繁多,“女子无才便是德”便是其中的一条,这个规矩无情的剥夺了大多数古代女子受教育的权利,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女子不需学习文化,作为一个附属品,在家听父母的话,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婚后孝顺公婆,伺候丈夫,照顾孩子这就是古人眼中的“贤良淑德”,也是女人最大最优的“品德”。婚后的女性受到的约束就更加多了,“三从四德”几乎限制了古代女性的所有社会活动。
古话“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更是封建社会中,男性择偶标准和对女性充满歧视的一种提现。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
我们知道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几乎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婚后孝顺公婆,相夫教子就成了女人一辈子的工作。
“寡妇”是指那些丈夫不幸去世的女子。这类女人在古代生活异常清苦。由于“三从四德”的束缚,很多“寡居”的女人都孤独的终其一生,没有再嫁。不是她们不想嫁,而是当时的社会“寡妇”一般都被人们认为“命硬克夫”,人们有所忌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寡妇门前是非多”,丧了丈夫的女人很容易遭到一些游手好闲的光棍的骚扰,所以很多人都是忌讳娶寡妇为妻的。
那么“生妻”又是指的什么人呢?为什么古人会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呢?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生妻”,“生妻”原本指的是年轻的妻子。但这里指的是被丈夫休掉的妻子,所谓“休妻”和现在的离婚差不多。所以“生妻”的意思就是离了婚的女人。不过和现在有所不同的是,“生妻”是丈夫休掉的,也就是说是由丈夫提出的离婚。而现在的离婚,只要双方感觉过不到一块去,无论男女都可以提出离婚。
为什么古人要说,宁肯娶个寡妇,也不娶被夫家休掉的女人当老婆呢?这就要从被休的原因说起了。
古时候人们休妻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条条框框规定的,这就是所谓的“七出”,也就是七种原因可以休妻。第一条就是不孝顺公婆,不能生育也是被休的一个理由,不管是谁的原因,只要女人婚后没有子嗣,随时都有可能被夫家休掉。另外品行不端,水性杨花,多嘴多舌,身患重病还有偷鸡摸狗等都是被休的原因。所以总而言之,所谓生妻,就是指那些因各种原因被离婚的女人。
之所以古人认为“宁娶寡妇,不娶生妻”,是因为寡妇的丈夫不幸去世而单身,并非不守妇道,不是寡妇个人品质的原因。而生妻是因为自己行为不端,没有恪守妇道,被夫家休出家门的。两者之间一比较,自然前者更优秀。
当然,时至今日古人的这番言论,早已不合时宜。且不说“生妻”理论的霸道和荒缪,就是寡妇也有了重新选择再婚和重组家庭的自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