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关注我的都发财了!想体验躺赢人生吗?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点个赞,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今日中元节,老话:就怕七月半水”,下雨不好吗?农谚有说法
七月半,谁在怕水?
2024年8月18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朋友圈里除了祭奠先人的照片,还飘着“七月半,鬼乱窜”的玩笑话。但老人们常说:“不怕七月半的鬼,就怕七月半的水。” 这句话,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也许只是一句玩笑,但在广袤的田野上,却是祖祖辈辈对自然的敬畏,对丰收的期盼。
为什么怕水?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毁灭之剑。
七月半,正值秋粮生长关键期,水稻扬花灌浆,玉米抽穗结实,正是需要阳光雨露滋润的时候。过犹不及,一场倾盆大雨,就可能成为灭顶之灾。农田积水,根系呼吸不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2023年7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国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强降雨,河北涿州更是遭遇特大洪水,大量农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0.96亿元。
“七月半落一沟,毛毛细雨滴到秋”,这句农谚,道出了农民对连绵阴雨的担忧。持续的降雨,不仅影响作物生长,还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让农民的心血付诸东流。
水是宝贵的资源,适度的降雨是农民的期盼。“春雨贵如油,夏雨值千金”,说的都是及时雨的珍贵。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干旱、洪涝交替出现,让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202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数已连续四年增加。极端天气事件是导致粮食产量波动和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七月半水”的担忧,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方面,要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报信息,引导农民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另一方面,要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抗旱、抗涝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古至今,人类与自然都在相互依存中不断发展。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七月半,我们怕的不是水,而是对自然的漠视,对规律的无知。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极端天气,守护好我们的“粮袋子”?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本文致力于传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协商处理。